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如图是某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小刘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 _________(选填“完全相同”或“可以不相同”),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得到像与物 _________这个结论;
(2)用玻璃板代替不透明的平面镜,目的是 _____________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小刘在桌面上移动后面的蜡烛B,发现蜡烛A的像有重影__________
(4)寻求老师帮助后得知,玻璃板两面,有一面是有反光涂层而另一面没有反光涂层。做实验时将 _____(选填“有”或“无”)涂层的一面朝向物体就可以避免(3)中出现的困扰;
(5)实验中记录数据如图乙所示,测量了物距和像距发现像距总是比物距少0.5cm,小组激烈讨论后得到结果:_______________
2024-03-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有些同学喜欢用保温杯带热水到校饮用。

(1)使用过程中发现杯内装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杯内装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同学们猜想: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杯内;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杯,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

方案二:利用同一保温杯(容积为2L)分五天进行实验,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杯内;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杯,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上述两套方案都能控制实验时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方案二不能保证每天的_________完全相同。所以,兴趣小组选择了方案一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保温杯编号

1

2

3

4

5

水的体积/L

1.8

1.7

1.6

1.5

1.4

水温t/℃

83.0

81.5

79.0

78.0

76.5

(3)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_________来反映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法。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_____

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探究物体动能大小时,用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物体动能的大小

(4)实验过程中,水温下降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的体积越大,保温效果越_________(选填“好”或“差”)。

2024-03-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一模物理试题
3 . 小明观察发现,在玻璃窗中可看到室内物体的影像,在将玻璃窗外推的过程中,可看到窗里影像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如图甲。为了搞清楚原因,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如图乙,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 _________
(2)如图丙:①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完全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按照眼睛 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位置观察光屏,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等大;
②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按照眼睛 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位置观察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丁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k2,则像k1的像距为 _______(选填“v1或“v2”)。若在图丙中k1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的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 __________;(选填“只有k1、“只有k2”或“k1k2”);
(4)如图戊所示,保持蜡烛A不动,将图乙中玻璃板绕竖直边CD垂直纸面逆时针(俯视)转动一个小角度至虚线处,如图戊所示,则蜡烛∧的像应是在图中的 _______(选填“A1”、“A2”或A3)位置;
(5)小明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己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在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2024-03-13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4 . 小明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做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1)他用多支激光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 可见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小明依照平面镜成像研究方法,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
①器材:透明弧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_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 与像的位置___________;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缩小

正立

较远

缩小

正立

很远

缩小

正立

(3)小明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正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经常用在:___________。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___________
2024-03-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益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评价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能够确定____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只棋子A,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出现棋子A的像,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用大小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_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如果棋子B与看到的像重合,则B所在位置即为____________的位置;并可以初步判断像和物的____________相同。
2024-02-29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西安航天菁英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诊断物理试题
6 . 小林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中小林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此时人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A的像,不断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在纸上记录下物与像的位置A
(3)在处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没有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实验中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5)如图-2所示,用笔连接,发现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且测得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6)小林想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他应该选取图-3中序号为______形状的物体进行实验。
2024-02-28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的位置,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厚的”或“薄的”);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4-0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评物理试题
8 . 如图-1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小芳同学应在______(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如图-2所示,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ACD对应的位置,并量取三次对应的物距与像距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在图-3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024-0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本实验中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_________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_____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在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
答:___________;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024-02-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架在纸上。实验中选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
(2)点燃玻璃板前方的蜡烛,把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来回移动,直到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有无像。若光屏上不能看见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024-02-18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爱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