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元素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A

D

E

G

I

B

C

F

H

(1)上述元素中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是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这些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
2020-02-24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说明书中建议“本品与维生素C同服”。为探究其原理,用放置7天的溶液(pH略大于3)进行下列实验。
资料: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将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
Ⅰ.检验铁元素的价态

实验序号

试管中的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2mL放置后的溶液

滴加5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

2mL放置后的溶液,0.1g维生素C维生素C溶解,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后,溶液近乎无色
(1)ⅰ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溶液中存在。由ⅱ中溶液近乎无色可以推测维生素C与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
(2)ⅰ中与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变浅红色相关的2个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经分析ⅱ中检验方案不严谨,应考虑pH对反应的影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pH对ⅱ中反应的影响
补充实验如下,继续探究pH对ⅱ中反应的影响。

实验序号

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滴加5滴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浅红色比ⅰ中加深
(4)试剂a为___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可得结论:pH对与SCN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5)分析实验ⅰ~ⅲ,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和酸性
b.同服维生素C可减缓补铁剂中被氧化
c.使用KSCN检验时,宜先将溶液酸化
3 . 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锌)是常用的蒸杀虫剂。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不超过0.050mg:kg-1时,粮食质量方达标。现设计测定粮食中残留磷化物含量的实验如下
【资料查阅】磷化锌易水解产生PH3;PH3沸点为-88℃,有剧毒性、强还原性、易自然。
   
【用量标准]如图:装置A、B、E中盛有的试剂均足量;C中装有100原粮;D中盛有40.00mL6.0×10-5mol・L-1KMnO4溶液(H2SO4酸化)。
【操作流程】安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PH3的产生与吸收一转移KMnO4吸收溶液→用Na2SO3标准溶液滴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仪器B、D中进气管下端设计成多孔球泡形状,目的是______
(2)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O2,防止______
(3)下列操作中,不利于精确测定出实验结果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实验前,将C中原粮预先磨碎成粉末
b.将蒸馏水预先煮沸、迅速冷却并注入E中
c.实验过程中,用抽气泵尽可能加快抽气速率
(4)磷化锌发生水解反应时除产生PH3外,还生成______(填化学式)。
(5)D中PH3被氧化成H3P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把D中吸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250.0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 5.0×10-5mol・L-1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0.00mL.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______mg・kg-1,该原粮质量______(填“达标”或“不达标“)。
4 . 为了探究NO2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情况,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装置如图。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入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生成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通过检验得知气体产物中含有较多氧气。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NO2具有氧化性,据此甲同学判断NO2与过氧化钠反应可得到氧气,而乙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为验证自己的想法,乙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5)改进装置后,再进行实验,两位同学发现过氧化钠的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成白色,且检验不出氧气的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 . (1)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黄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的FeCl2溶液。则在Cl2、Cl、H中,具有氧化性的是__,其中氧化性最强的是___
(2)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三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三个反应中,分别起何种作用:
①Zn+2HCl=ZnCl2+H2__
②2HClH2↑+Cl2__
(3)化学实验中,如使其步骤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骤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图中:

①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__,需用氧化剂的是___。(填编号)
②完成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2Cr2O7+6KI+14HCl=2CrCl3+2NaCl+6KCl+3I2______
2019-12-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
2016-12-09更新 | 2300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主要的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十六烷可发生如下反应,反应式已配平:C16H34C8H18+甲,甲4乙,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
(2)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
(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填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5)通过题述实验探究可知,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装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6)分别燃烧乙烯和甲烷,乙烯产生黑烟,原因是_____
10 . 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SO2+2Fe3++2H2O=SO+2Fe2++4H+;Cr2O+6Fe2++14H+ =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SO2> Fe2+> Cr3+B.氧化性:Cr2O> SO>Fe3+
C.Cr2O能将Na2SO3还原成Na2SO4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刘
2020-12-04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