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5 道试题
1 . 某同学欲探究H2O2的氧化还原性:
(1)该同学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探究H2O2的氧化性可以选取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淀粉KI溶液(酸性)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Cl2 ④HNO3溶液
任选一个你所选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证明H2O2有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继续探究:
资料: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①制备H2O2:将Na2O2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
向A中加入过量稀H2SO4,得溶液B。
②检验H2O2: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KMnO4溶液。
Ⅰ.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MnO2,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猜想1.KMnO4,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MnO2
猜想2.Mn2+___________性,能与H2O2反应产生MnO2
猜想3……
③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Ⅰ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实验试剂现象
i   a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iib有少量气泡
iiiH2O2溶液有少量气泡
iii是ii和i的对照实验。
①X是___________
②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③取i中棕褐色固体,实验证明是MnO2
综上所述,H2O2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与反应对象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2024-01-31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氧化
假设2:氧化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则产物是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图一的一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不反应;
②氯元素形成物质的二维价类图如下所示:

(1)根据二维图中信息,写出氯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
(2)将通入水中,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该反应制备,该反应中盐酸体现_______ (填字母),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4)图一中,通入_______后,从集气瓶A、B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5)图二中三组实验,不会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图二B装置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
4 .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对SO2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①学生甲用如图E装置制备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硫酸体现的的性质有____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②学生乙以粉末和为原料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现欲收集一瓶干燥的SO2,选用下图中的A、B、C、D装置,其连接顺序(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可重复选用)为:___________

(2)学生丙用浓H2SO4和蔗糖反应,得到的气体中含有SO2、CO2。现选择下图中的装置,验证混合气体中存在CO2和SO2,A和C中盛放的是品红溶液,B中盛放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中,能证明存在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学生甲实验中,大试管内产生了大量黑色固体。查阅资料知:
①黑色固体可能含有CuO、CuS、
②CuS和不溶于稀盐酸、稀硫酸,但加热下可溶于稀硝酸。
③向含微量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
现取少量黑色沉淀,加入稀硫酸,充分振荡以后,再滴加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由此所得结论是___________。另取少量黑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并加热,发现黑色固体最终完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生成,管口处出现红棕色。试写出CuS溶于足量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为测定黑色沉淀中的百分含量,取0.2000g黑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用0.1000mol/L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恰好用去KMnO4溶液23.50mL。则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NO2、NO与Na2O2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Na2O2氧化NO2
假设2:NO2氧化Na2O2
(1)甲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仪器C兼有防倒吸的作用,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1正确,则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2NO+Na2O2=2NaNO2;2NaNO2+2HCl=2NaCl+NO2↑+NO↑+H2O;酸性条件下,NO能与反应生成和Mn2+
(3)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F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⑤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
2020-07-22更新 | 4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绿色)、(紫色);Mn(OH)2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ii.酸性条件下,可被Cl-还原为Mn2+;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
i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Cl2与碱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O,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A中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
(3)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____
(5)根据资料ii,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NaClO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使溶液碱性减弱后,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3-11-03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Ⅰ.有资料显示过量的氨气和氯气在常温下可合成岩脑砂主要成分为NH4Cl,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的装置来制备岩脑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制取实验所需的氨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该实验中用浓盐酸与反应来制取所需氯气,则装置中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
(3)为了使氨气和氯气在中充分反应,请补全上述装置中仪器接口的合理连接顺序:(填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_______
(4)证明氨气和氯气反应有岩脑砂生成,需要的检验试剂中除了蒸馏水、稀、红色石蕊试纸外,还需要的主要试剂有_______
Ⅱ.下图为制备二氧化硫并探究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的部分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5)请写出上述装置中用来制备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打开、关闭,验证碳、硅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试管中所装的试剂为______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7)打开、关闭,验证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022-04-1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加热仪器已略去)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C为制备装置,写出次氯酸钾与氢氧化铁在碱性环境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探究的性质。取C中浅紫红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是氧化而产生,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反应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该同学由此认为氧化而产生,请分析他的判断是否准确,说明理由_______
(3)测定高铁酸钾的纯度。已知:(式量为198)与硫酸溶液的反应如下:

取C中洗涤并干燥后样品的质量10.0g,加入稀硫酸,收集到0.672L气体(标准状况)。则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9 . I.有反应:
(1)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在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_____,该元素的原子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3)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填化学式)。
II.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氯气。其变化可表示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
(4)请将上述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
(5)浓盐酸在反应中体现出来的性质有_____(填序号)。
①还原性②酸性③氧化性④碱性
2024-04-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10高一下·云南曲靖·期末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10 .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
2024-03-06更新 | 214次组卷 | 238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