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
②将除杂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发生的反应有,另外还有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
(2)探究的性质
①取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取少量,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滴加盐酸,有产生。
i.由方案中溶液变红可知中含有_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方案可证明氧化了。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方案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证明氧化性,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检测化学试卷
2 .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很多有用的物质。
Ⅰ.提溴工业。用海水晒盐之后的盐卤可提取溴,提取流程如图:
   
(1)用热空气能将溴单质吹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写出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某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变为4:3:2,那么通入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的___________
Ⅱ.提取碘。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资料显示:
ⅰ.pH=2时,溶液只能将氧化为,同时生成NO
ⅱ.;氧化性:
ⅲ.
(4)请列举除蒸馏法外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方案甲中,根据的特性,分离操作X应为___________、冷凝结晶。
(7)、酸性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8)方案乙中,已知反应③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为了检验滤液中的,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淀粉溶液、溶液、
a.将滤液用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b.从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
3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锰被还原为)。
②请在B方框内将除杂装置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探究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产生。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氧化,该离子还可能由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滴入和足量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_____
2020-05-08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4 . Ⅰ.等称之为卤素互化物,等称之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种碘的氧化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溴化碘()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溶液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①已知某些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现将几滴溶液滴入到含少量的溶液中,溶液立即变红,向其中逐滴滴入酸性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褪去,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使该溶液红色褪去的是_______
A 新制氯水          B 碘水          C           D 盐酸
(4)为剧毒物质,处理含有的废水常用的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用溶液将氧化为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的电离平衡常数,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____________
A           B
C           D
Ⅱ.如下图转化关系:
(6)若B为白色胶状不溶物,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7)若向B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020-08-31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202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的溶解度为11.1g。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进行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实验(二)探究性质及应用。
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
(3)实验完毕后,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等于___________(用最简分数比表示)时,黑色固体为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稳定性(用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根据稳定性与pH关系图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可知,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2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案1: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粉末,溶液呈紫红色。
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方案__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T15-实验综合题
6 . Ⅰ、蔗糖与浓硫酸的碳化实验会产生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环境产生污染。为此,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玻璃管中①②③分别为CO检测试纸(遇到CO变黑色)、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滴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a和b分别为两个小气球。

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好试剂,夹紧止水夹K,向A瓶中的蔗糖上小心滴加浓硫酸,片刻后可观察到A瓶内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有白雾产生,气球a鼓起,玻璃管中①号滤纸白色变黑色,②号和③号滤纸均褪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中盛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
(2)根据实验中滤纸的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分别是:②号_______;③号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通性
(3)B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打开止水夹K,使气球a内气体缓慢通过B瓶和C瓶,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此现象并不能证明该反应生成了CO2,为了证明有CO2生成并简化实验装置,可在④号装置放上滴有_______的滤纸。
A.品红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C.溴水D.澄清石灰水

Ⅱ、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污染大气的部分非金属氧化物进行探究,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用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查资料得知HCOOHCO+H2O,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写一种气体的分子式)。
(7)查资料得知,利用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氮氧化物大部分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实验前,关闭旋塞K,先通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
②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③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补充_______装置。
2018-12-16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静海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化学试题
7 . 硝酸是氧化性酸,其本质是NO有氧化性,某课外实验小组进行了下列有关NO氧化性的探究(实验均在通风橱中完成)。
实验装置编号溶液X实验现象
实验Ⅰ6mol·L-1稀硝酸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铜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实验Ⅱ15mol·L-1浓硝酸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转,很快又偏向左边,铝片和铜片表面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实验Ⅰ中,铝片作___(填“正”或“负”)极。液面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实验Ⅱ中电流计指针先偏向右边后偏向左边的原因是___
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1mol·L-1稀硝酸反应有H2和NH生成,NH生成的原理是产生H2的过程中NO被还原。
(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Ⅲ:溶液X为1mol·L-1稀硝酸溶液,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反应后的溶液中含NH。生成NH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5)进一步探究碱性条件下NO的氧化性,进行实验Ⅳ(如图):

①观察到A中有NH3生成,B中无明显现象。A、B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
②A中生成NH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2021-05-01更新 | 58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强酸一般能制取弱酸。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所给试剂,用如上图装置来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不考虑硝酸的挥发性)
A、B、C中盛装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上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A中盛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实验时C中溶液变成蓝色,则:C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C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该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中盛装饱和氢硫酸(H2S饱和水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如果将SO2气体通入到饱和氢硫酸溶液中,也会产生淡黄色沉淀,该过程体现SO2_______(填序号)。
A.漂白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酸性
2017-02-17更新 | 7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13-14高三上·天津南开·阶段练习
9 . 加碘食盐中通常加入的是KIO3,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和碘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
(1)写出KIO3与KI在稀硫酸介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菜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某学生甲设计了如下实验:
A.准确称取wg食盐,使其完全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C.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指示剂,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的硫代硫酸钠溶液10.0mL,恰好完全反应,判断反应完全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加碘盐样品中碘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mg/kg(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已知:
(3)某学生乙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A.准确称取1.0g纯净的NaCl,加3mL蒸馏水配成溶液,溶液为无色;
B.滴入5滴指示剂和1mL 0.lmol/L Kl溶液,充分振荡,溶液不变化;
C.继续滴加l滴1mol/L的硫酸溶液,充分振荡,溶液变蓝色
推测实验中产生蓝色现象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进行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正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4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10 . 高铁酸钾(K2FeO4)为高效净水剂,紫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完全、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某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性质。
(1)制备K2FeO4 (夹持装置略)

①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
②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
③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
④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溶液充分洗涤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i.由方案1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有__产生(用化学式表示)。
ii.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FeO(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FeO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MnO,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FeO>MnO,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理由或方案:__
2020-12-17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