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将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硝酸体积/mL100200300400
剩余金属/g18.69.600
NO体积/L2.244.486.72V
A.①中溶液存在B.
C.硝酸的浓度为D.④中
2 . 向mg由铁粉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NO的体积[V(NO)](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m(固体剩余质量)随加入的稀硝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硝酸的浓度为0.4mol·L-1
B.a点时,100mL稀硝酸中溶解了Fe和Cu共8.4g
C.b点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2+、Fe3+、Cu2+
D.加入稀硝酸至400mL时,收集到的V(NO)约为6.91L
3 . 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向0.1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SO2或加入Na2SO3溶液,均得到红色溶液。
已知:溶液中+4价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I.推测Fe3+与溶液中的某种+4价含硫微粒形成了红色的配离子。设计如下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
实验溶液1(1mL)溶液2(10mL)现象
A0.1mol·L-1 FeCl3溶液SO2的饱和溶液溶液1与溶液2混合后,实验A、B、C所得溶液红色依次加深
B0.1mol·L-1 FeCl3溶液SO2的饱和溶液,用NaOH固体调
pH=5.0
C0.1mol·L-1 FeCl3溶液_______
(1)将上述实验补充完整________
(2)配离子的配体为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II.探究pH对FeCl3和Na2SO3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a实验b
方案
5mL酸化的0.1mol·L-1 FeCl3与2mL 0.1mol·L-1 Na2SO3混合得红色溶液,测得pH=1.7
5mL酸化的0.1mol·L-1 FeCl3与2mL 0.1mol·L-1 Na2SO3混合得红色溶液,加几滴浓盐酸,调pH=1.3
现象放置10分钟后,溶液红色均褪去,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经检验,褪色后的溶液中均存在Fe2+
(3)探究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的原因:
i.甲认为pH降低,有利于Fe3+氧化,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
①从电极反应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还原反应为:Fe3++e-=Fe2+氧化反应为:_______
②已知上述实验条件下pH对Fe3+的氧化性几乎没有影响。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判断pH对还原性的影响是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③通过理论分析,甲认为其猜测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并进一步实验,获得了证据。实验方案为:反应相同时间,分别取实验a和b中的溶液,检测_______浓度(填离子符号),比较其大小关系。
ii.乙猜测pH降低,有利于_______氧化,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
④将乙的假设补充完整_______(填化学式)。
⑤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取10mL 0.1mol·L-1 Na2SO3溶液加硫酸调pH=1.7,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1。另取一份相同的溶液放置10分钟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V2.前后差值(V1-V2)为ΔVa。用同样的方法对10mL 0.1mol·L-1 Na2SO3(含H2SO4)pH=1.3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前后体积差值为ΔVb
经对比可知,ΔVa>△Vb,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4)综合上述分析,pH降低,有利于_______反应的发生,导致实验b中溶液褪色更快。
2022-04-29更新 | 180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生10月测试化学试题
4 . 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化合形成甲、乙、丙三种分子,均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单质与甲、乙、丁三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丁与C的常见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B、C、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B的单质+乙→甲+C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 . 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H2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和H2SO4
C.原混合酸中NO和SO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6 . X、Y、Z、M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J均由该四种元素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
已知:①A、B、C、G都是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其中A、G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0e-,B、C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8e-;D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②另取16.8gJ在真空条件下,控制温度350~400oC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F和8.96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两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D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金属单质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作用___________
(3)写出次氯酸钠与过量气体A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B在制备过程中,气体A需要过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
(4)写出F和G反应生成H和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B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气体D和金属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B与CuO反应后固体的成分(不考虑其他反应)___________
(6)写出J在已知②条件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1-11-05更新 | 109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生10月测试化学试题
7 .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人们在对烷烃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发现某一系列的烷烃分子只有一种一卤取代物。如:

这一系列烷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一种烃分子的一H全部被-CH3取代后,它的一卤代物异构体数目不变。
①请写出这一系列烷烃分子式的通式_______
②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另系列烷烃分子也只有一种一卤取代物,请写出它们分子的通式_______
(2)化合物A、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的元素分析数据为:碳92.3%,氢7.7%。1mol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179.2LCO2(标准状况)。A是芳香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B是具有两个支链的链状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偶极矩等于零;C是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①A、B和C的分子式为_______
②画出A、B和C的结构简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021-08-0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届(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湖北赛区)预赛试题
8 . 下列化合物与NaHCO3反应最容易的是
A.B.C.D.
2021-07-15更新 | 10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2届(2019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北赛区预赛试题()
9 . NH3和O2混合气100 mL通过红热的铂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气再通过足量水最终收集到10mL残留气体,则原混合气中O2体积不可能是(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A.12.5 mLB.21.5 mLC.64.2 mLD.70.0 mL
2021-07-15更新 | 58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届(2019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北赛区预赛试题()
10 .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的是
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如图)
B.苯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1、-3747 kJ·mol-1和-3265 kJ·mol-1
2021-07-15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届(2019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北赛区预赛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