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学品。实验室利用苯甲醛和乙酸酐无水环境下合成肉桂酸的原理及部分试剂物理常数如下。

++CH3COOH

名称性状比重熔点℃沸点℃溶解度
苯甲醛无色油状液体1.044-26179微溶于水
乙酸酐无色透明液体1.082-73140与水缓慢反应生成乙酸
肉桂酸白色晶体1.248135300难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下装置制备肉桂酸,实验步骤如下,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装置1三颈烧瓶中放入1.5mL(0.015mol)新蒸馏过的苯甲醛、4mL(0.036mol)新蒸馏过的乙酸酐以及2.2g(0.016mol)研细的无水碳酸钾,160~170℃回流30min。
②反应结束稍冷,加入10mL温水,改用装置2利用水蒸气蒸馏出未反应完的苯甲醛。
③将烧瓶冷却,加入10mL10%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肉桂酸,加热煮沸后加入少量活性炭脱色,趁热抽滤。
④将滤液冷却后,搅拌并用浓盐酸酸化,冷却后抽滤,洗涤沉淀,抽干获得粗产品1.5g。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与仪器b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互换。
(2)步骤①中加热方式可以采用___________;a的上口连接盛有CaCl2固体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__
(3)装置2中水蒸气发生器为___________(填“1”或“2”),判断水蒸气蒸馏操作结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可采用___________洗涤沉淀,加入浓盐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中肉桂酸的产率约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 硫脲[CS(NH2)2]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80℃,易溶于水和乙醇,受热时部分发生异构化反应而生成硫氰化铵。回答下列问题:
Ⅰ.硫脲的制备:
将石灰氮(CaCN2)溶液加热至80℃时,通入气体反应可生成溶液和石灰乳。某小组同学连接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①___________,在装置F中加水至浸没导管末端;②微热装置A处三颈烧瓶,观察到装置F处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移走酒精灯;③一段时间后,装置F处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高度不变。
(2)装置A中的试剂最佳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固体浓硫酸             B.固体稀硝酸     C.固体稀盐酸
(3)装置B中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装置D中反应温度控制在80℃,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硫脲的分离及产品含量的测定:
(5)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液体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当有______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即可得到产品。
(6)称取mg产品,加水溶解配成溶液,量取于锥形瓶中,滴加一定量的酸化,用标准溶液滴定,初始读数为,当滴入最后半滴溶液时,溶液颜色___________,且半分钟无变化时达到滴定终点,标准溶液读数为。已知:。(硫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c、的式子表示)。
2024-03-14更新 | 771次组卷 | 5卷引用:大题预测卷(黑龙江、吉林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3 . 废旧锌锰电池中的黑锰粉含有和少量及炭黑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锰资源,通过如图流程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a”的主要成分为,另外还含有少量等。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滤液a“呈酸性的原因:______
②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将“滤液a”______、洗涤、干燥,得固体。

(2)“熔炒”的目的是除炭、氧化等。空气中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探究“酸浸”中溶解的适宜操作。
实验Ⅰ.向中加入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再加入稀,固体未明显溶解。
实验Ⅱ.向中加入稀,固体未溶解;再加入溶液,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完全溶解。
实验Ⅰ中的作用是____,实验Ⅱ中的作用是______
(4)证明溶液中沉淀完全:取少量溶液,滴加______(填试剂),观察到______(填现象)。
2024-01-1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工业流程题
4 . 乙酰苯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和染料中间体。
已知:
物质苯胺冰醋酸乙酰苯胺
熔点-6.2℃16.6℃113℃
沸点184℃117.9℃304℃
其他性质微溶于水,易被氧化而变色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Ⅰ.粗乙酰苯胺的制备:
制备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夹持装置略)

实验步骤:
①向仪器a中加入11.4mL(约0.2mol)冰醋酸、9.1mL(约0.1mol)无水苯胺、0.1g锌粉;
②组装好仪器,对仪器a加热,当温度计读数达到100℃左右时有液体馏出,维持温度在100~105℃之间反应60min;
③反应结束后,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析出固体,将混合物抽滤得到乙酰苯胺粗品。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a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25mL       b.50mL       c.150mL       d.200mL
(2)步骤②中锥形瓶中的馏出液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锥形瓶中实际收集的液体远多于理论量,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为探究锌粉用量对乙酰苯胺产率的影响,实验小组做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试合理推测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第二组实验中锌粉用量最多但乙酰苯胺产率反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苯胺(mL)9.19.19.1
冰醋酸(mL)15.615.615.6
锌粉(g)1.6253.250
产量(g)3.42.261.27
产率(%)4130.117.1

Ⅱ.乙酰苯胺的提纯:
将上述制得的粗乙酰苯胺粗产品移入500mL烧杯中,加入100mL热水,加热至沸腾,待粗乙酰苯胺完全溶解后,再补加少量蒸馏水。稍冷后,加入少量活性炭吸附色素等杂质,在搅拌下微沸5min,趁热过滤。待滤液冷却至室温,有晶体析出,称量产品为10.8g。
(4)上述提纯乙酰苯胺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该实验中乙酰苯胺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 烟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23) 是 B 族维生素中的一种,大量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中间体,实验室通过3-甲基吡啶(,相对分子质量为93) 的氧化来制取烟酸。
已知:烟酸为无色针状晶体。烟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0℃80℃100℃
溶解度 (g/100mL)0. 100.821.27
实验原理:


操作步骤:
Ⅰ. 氧化制备:在图(a) 反应装置中,加入5.0g3-甲基吡啶、200mL水,分次加入高锰酸钾共21.0g,加热控制温度在85~90℃,搅拌反应1小时后停止,反应过程中有黑色难溶物(MnO2) 生成。
Ⅱ.除杂结晶:将反应液转移到蒸馏装置(b) 中,蒸馏 20 分钟后,用抽滤装置(c) 进行抽滤,滤饼用水洗涤三次,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得烟酸钾水溶液。加热浓缩后将其置于烧杯中,用浓盐酸酸化至 pH 为3.8~4.0,将溶液静置冷却,使烟酸晶体缓慢析出,再次抽滤,得烟酸粗品。
Ⅲ.精制:将烟酸粗品重结晶提纯,计算产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原理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蒸馏时,除去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___。蒸馏后,取出___________(填“B”或“C”) 中的混合物抽滤来获得产品。
(4)抽滤对比常压过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除杂结晶步骤中,再次抽滤若未洗涤,会使烟酸产率___________(填“偏高” “偏低” 或“无影响”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控制浓盐酸酸化至 pH 为3.8~4.0,可用广泛pH试纸测定
b. 缓慢冷却析晶,有利于得到单一完整的晶体
c.精制的过程需要将烟酸粗品加热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品
(7)称量提纯后的产品,其质量为5.6g,则该合成过程的产率为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024-01-03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实验综合题
6 .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对乙酰氨基酚为新冠病毒的对症治疗药物之一。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对乙酰氨基酚,制备原理如下:

相关信息列表如下:
物质摩尔质量(g/mol)性状溶解性性质
对氨基苯酚109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和乙醇易被氧化成有色物质
对乙酰氨基酚151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乙醇易被氧化
醋酸酐——无色液体易挥发,缓慢溶于水变成乙酸

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为: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1.8g对氨基苯酚、稍过量的醋酸酐,边搅拌边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加热至80℃,保持30分钟。
②冷却至室温,析出大量晶体,减压过滤,洗涤,得到对乙酰氨基酚粗品24.0g。
③粗品置于锥形瓶中,加水,加热溶解,再加活性炭,煮沸5分钟后趁热过滤。
④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纯度较高的对乙酰氨基酚产品16.0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中应加入_______(填“水”或“油”)作为热传导介质。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
(3)步骤②洗涤滤渣时最合适的洗涤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a.热水            b.冷水            c.热乙醇            d.冷乙醇
(4)步骤③加入活性炭是为了除去粗品中的_______。步骤③趁热过滤时,先在收集滤液的装置中加入少量的NaHSO3固体。NaHSO3的作用是_______
(5)为检验步骤④产品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用FeCl3溶液滴加到产品溶液中,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产品中有对乙酰氨基酚。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合理的范围是_______(填序号)。
a.产率>79.4%                  b.53.0%≤产率<79.4%          c.产率<53.0%
7 . 氨基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还原剂、脱水剂。铜是人体内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制备氨基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为反应的催化剂。

已知:几乎不溶于液氨,易与水、氧气等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氨基钠的电子式为_______
(2)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D中反应前,需通入氨气排尽密闭体系中的空气。设计方案判断密闭体系中空气是否排尽:_______
(5)加入钠粒,反应,得到粒状沉积物。为防止速率偏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两条措施)。
(6)测定氨基钠产品的纯度:称取氨基钠产品与适量水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驱赶出来并用碱石灰干燥后,再用浓硫酸充分吸收,称量测得浓硫酸增重,则氨基钠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晶体铜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乙所示,铜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铜原子半径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体铜的密度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4-03-03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大题预测卷(黑龙江、吉林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8 . 环己酮可作为涂料和油漆的溶剂。在实验室中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备环己酮。

已知:①环己醇、环己酮、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沸(熔)点/(℃,1atm)密度/(g/cm3溶解性
环己醇161.1(21)0.96能溶于水,易溶于常见有机溶剂
环己酮155.6(47)0.94微溶于水
醋酸118(16.6)1.05易溶于水
②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相差越大分层越易发生。
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酸化NaClO时一般不选用盐酸,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该制备反应很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为控制反应体系温度在30~35℃范围内,可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
(4)制备反应完成后,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水和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的混合物。
(5)环己酮的提纯过程为:
①在馏分中加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加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加入无水MgSO4块状固体;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后进行蒸馏,收集150~155℃的馏分。
(6)数据处理。反应开始时加入8.4mL(0.08mol)环己醇,20mL冰醋酸和过量的NaClO溶液。实验结束后收集到产品0.06mol,则该合成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683次组卷 | 5卷引用:实验综合题
9 . 常温下,二甲基亚砜()为无色无臭且能与水混溶的透明液体,熔点为18.4℃,沸点为189℃。实验室模拟“NO2氧化法”制备二甲基亚砜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①制备二甲基亚砜的反应原理为:
②二甲基硫醚(CH3SCH3)和二甲基亚砜的密度分别为0.85g/cm3和1.10g/cm3
③HNO2遇微热易分解为NO、NO2和水。
实验过程:将A仪器中制得的气体通入20.00mL二甲基硫醚中,控制温度为60~80℃,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二甲基亚砜粗品,粗品经减压蒸馏后共收集到14.80mL二甲基亚砜纯品。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仪器x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d”或“c”)口;B中盛放的试剂的目的是干燥NO2,则B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通常采用水浴加热来控制温度为60~80℃,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O2需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二甲基亚砜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5)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NO和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024-01-10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实验综合题
10 . 苯乙酮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是精细化学品,如农药、医药、香料的中间体。一种制备苯乙酮的实验方法及相关信息如下:
I.反应原理:
++CH3COOH
已知:①苯乙酮能与氯化铝在无水条件下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②制备过程中存在副反应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
Ⅱ.相关数据:
物质沸点/℃密度
(g/cm3、20℃)
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
苯乙酮2021.03120不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800.8878难溶于水
乙酸1181.0560能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乙酸酐139.81.08102遇水反应,溶于氯仿、乙醚和苯
Ⅲ.实验步骤:
步骤1:合成
实验装置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0g AlCl3和30mL苯,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通过装置M慢慢滴加5.1mL乙酸酐和10mL苯的混合液,在70~80℃下加热回流1小时。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烧瓶,可能导致___________
A.反应太剧烈             B.液体太多搅不动             C.反应变缓慢
(3)反应中所使用的氯化铝会过量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
步骤2:分离提纯
(4)可通过如下步骤对粗产品提纯:
a.冰水浴冷却下,边搅拌边滴加浓盐酸与冰水的混合液,直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停止搅拌,静置,分液。
b.水层用苯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
c.依次用5% NaOH溶液和水各20mL洗涤。
d.加入无水MgSO4固体。
e.过滤。
f.蒸馏除去苯后,收集198℃~202℃馏分。
其中c操作的目的是除掉有机层中的有机物为___________;f操作中收集198℃~202℃馏分的最佳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A.水浴                    B.酒精灯直接加热             C.油浴
(5)本实验为收集产品用了减压蒸馏装置(如图二),其中毛细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经蒸馏后收集到4.8g纯净物,其产率是__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4-01-16更新 | 253次组卷 | 4卷引用:实验综合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