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A探究甲烷气体中是否含有氢气将气体样品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通过CuSO4粉末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CuSO4粉末变蓝色,说明含有氢气
B探究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溶解,分成两份:一份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另一份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前者溶液变血红色,后者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
C探究乙烯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向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D探究Fe3+、Cu2+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强弱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2mL 5% H2O2溶液,分别滴入0.2mol/L FeCl3溶液和0.3mol/L CuCl2溶液各0.5mL若a中产生气泡快于b中,则说明Fe3+的催化效果强于Cu2+
A.AB.BC.CD.D
2021-09-04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绍兴市第一中学等)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在实验室制备乙烯
B.用装置②证明溴乙烷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C.用装置③探究KCl浓度是否对FeCl3+3KSCNFe(SCN)3+3KCl的平衡移动有影响
D.用装置④证明溴和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2023-10-25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拔尖强基联盟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月化学入学联考化学试题
3 .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选填“a”或“b”);然后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______(现象)。
(3)氨气催化氧化可用于制硝酸,请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2024-03-01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回头考试化学试题
4 . 肉桂酸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通常用Perkin反应法制备,化学方程式为
+(CH3CO)2OCH3COOH+
苯甲醛为无色油状液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大,沸点为179℃,肉桂酸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大,沸点为300℃。
Ⅰ.制备:如图甲将3g醋酸钾、3新蒸馏的苯甲醛和5.5乙酸酐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使其保持微微沸腾(150~170℃)1h。

Ⅱ.分离与提纯:
①将反应混合物趁热(100℃左右)倒入盛有25水的250圆底烧瓶B中。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将调为8,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
②加少量活性炭脱色,煮沸数分钟趁热过滤,滤液用浓盐酸调至为4,冷却析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得白色肉桂酸。
③产品用含水乙醇(水∶乙醇)进行重结晶,得到纯肉桂酸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为控制温度在150~170℃,必须增加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2)图乙装置A中装有水,装置B中导管要伸入混合物中的原因是_______,判断水蒸气蒸馏结束的现象为_______

(3)步骤Ⅱ的②中趁热过滤的目的_______
(4)步骤③重结晶析出的肉桂酸晶体通过减压过滤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选择减压过滤是因为过滤速度快而且能得到较干燥的晶体
B.放入比布氏漏斗内径小的滤纸后,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开大水龙头抽滤
C.当吸滤瓶液面高度达到支管口位置时,从吸滤瓶支管倒出溶液,防止溢出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
(5)重结晶的正确操作为_____(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取粗产品干燥得到纯净晶体。
A.将粗产品加入圆底烧瓶中
B.安装回流装置,通冷凝水,加热、回流至晶体全部溶解
C.将适量含水乙醇加入圆底烧瓶
D.用乙醇洗涤
E.用水洗涤
F.转移至蒸发皿中蒸发至余下少量液体时,余热蒸干
G.冷却结晶,抽滤
2021-04-20更新 | 5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化学开学摸底考试卷02(浙江专用)
5 . 氧化铁黄化学式为,是一种赭黄色晶体,常用于制造黄色颜料。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溶于水,可溶于热的浓盐酸,热稳定性较差。某兴趣小组制备氧化铁黄的流程如图:
Ⅰ.制备晶种:

Ⅱ.氧化铁黄的制备:

已和制备晶种时的反应为:。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A中盛有溶液。

请回答:
(1)实验装置不变,步骤⑤通入也可以改为加入以下试剂_______。
A.B.C.D.
(2)可利用图2装置实现连续通的目的,简述该装置与图1装置的连接方法及操作_______
(3)步骤⑤需继续加入控制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4)步骤⑥过滤时应关注可能发生因滤纸穿孔造成的穿滤现象。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检查滤液是否透明,若不透明→_______→更换另一烧杯承接滤液,重新过滤→_______→将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干净的石棉网上→_______
a.高温快速烘干       b.低温加热烘干       c.趁热过滤 d.冷却至室温过滤       e.用冷水洗涤       f.用热的浓盐酸洗涤 g.更换滤纸并丢弃原滤纸;h.更换滤纸并将原滤纸上沉淀转移过来
(5)取产品溶于水,滴加溶液,无白色沉淀。进一步测定产品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
2021-09-0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2022届新高考研究联盟返校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
(2)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
(3)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出去Fe3+,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变大,有利于抽滤
B.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大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
C.抽滤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在布氏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D.步骤③中采用减压过滤,装置如图所示,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拔掉安全瓶和吸滤瓶之间的链接
2021-03-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具有漂白性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将少量95%的乙醇和氯化钻晶体溶于水配成粉红色溶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C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B.BC.CD.D
2021-09-03更新 | 58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百强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Fe2+、Cu2+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强弱在两支试管a、b中各加2 mL5%H2O2溶液,分别滴入0.1 mol•L-1FeCl3溶液和0.1 mol•L-1CuSO4溶液各0.5 mL若a中产生气泡快于b中,则说明Fe3+的催化效果强于Cu2+
B探究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后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取少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硫酸溶解,分成两份: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另一份少量滴加KMnO4溶液若前者溶液变血红色,后者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有+2、+3两种价态
C探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 g动物脂肪、6 mL95%的乙醇,再加入6 mL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一段时间后取少量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若出现绛蓝色,则油脂已发生水解
D探究Cu与硫酸的
反应
铜粉加入稀硫酸中,加热,再加入少量KNO3固体未加KNO3固体前,无明显现象;加入KNO3固体后,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KNO3起催化作用
A.AB.BC.CD.D
2021-06-30更新 | 6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化学开学摸底考试卷01(浙江专用)
9 .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配制0.100mol·L-1的Na2CO3溶液称取5.3g固体Na2CO3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将少量95%的乙醇和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溶于水配成粉红色溶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C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淀粉与稀硫酸溶液共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B.BC.CD.D
2019-09-02更新 | 44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10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氯气B.用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C.用丙装置分离苯和水D.用丁装置模拟海水淡化
2024-03-1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回头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