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5 道试题
1 . 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装置

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Ⅰ1.5mL1mol·L-1CuSO4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1.5mL1mol·L-1CuCl2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NaOH溶液,持续通入SO2,若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证明实验Ⅰ中砖红色沉淀为Cu2O
B.将实验Ⅱ中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后,加入浓盐酸,沉淀溶解,然后加入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沉淀为CuCl
C.实验Ⅱ与实验Ⅰ现象不同是因为阴离子不同造成的
D.实验Ⅰ、Ⅱ中不一定生成了SO
2023-12-28更新 | 51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部分水进入试管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用方程式解释②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_______。随着该反应进行,试管内压强降低,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
(3)关于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待②中反应停止后,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c.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②中Cu与硝酸反应生成了NO
(4)可按照如下方法从试管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回收Cu。

物质1为_______,试剂2为_______
(5)奚梅梅老师认为①中“溶液变为绿色”的原因是红棕色气体溶解在溶液中导致的,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包括实验操作和现象)
2022-03-1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已知:(白色),某同学探究AgSCN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现象能说明生成的白色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
C.③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AgI的溶解度比AgSCN的溶解度小
D.④中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gI与KI溶液中的进一步发生了反应
2021-11-15更新 | 69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甲为碳酸氢钠,乙为纯碱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21-11-09更新 | 941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研究小组欲探究能否与溶液反应。
【查阅资料】
i.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ii.可生成溶液呈血红色,可用于的检验。
【提出猜想】
(1)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溶液可以与溶液反应,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2)实验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_____,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反应生成了
(3)甲同学注意到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中有空气,因此不同意该结论,他的理由是______
重新设计实验:
实验II:在试管中加入溶液,然后加入溶液,发现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获得结论】
(4)过氧化氢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氧化
【发现异常】
乙同学继续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小组同学经过重新查阅资料后,发现可以将氧化为。乙同学设计实验III并证实了该资料中的说法。
(5)补全实验III的方案: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溶液,再加入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提出了的检验方法:取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证明待测液含有
(7)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在物质性质的检验中,应注意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 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B.试剂a不能使用饱和NaHCO3溶液
C.C中溶液c(H+)增大,可证明Fe3+氧化了SO2
D.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2022-02-28更新 | 414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1-22高二上·全国·期中
7 . 用Na2FeO4 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 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 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 M 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pH
251
451
257
251
A.实验①在 15min 内 M 的降解速率为 1.33×10-5mol/(L·min)
B.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 降解速率增大
C.实验①③证明 pH 越高,越不利于 M 的降解
D.实验②④说明 M 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慢
2021-11-07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
8 . 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
2021-10-27更新 | 47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变式题1-10
9 . 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部分水进入试管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②中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的原因可能是NO2与H2O反应导致压强减小
C.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②中Cu与硝酸反应生成了NO
D.待②中反应停止后,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10 . 乳酸乙酯(F)是一种食用香料,可用淀粉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
(1)A为葡萄糖,所含官能团是___________、-CHO。
(2)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D具有酸性,写出D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E结构中含有-CH3,且1mol E可以与2mol Na或1mol NaOH反应。
I.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II.反应②为酯化反应,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淀粉分子式为(C6H10O5)n,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b.反应①为水解反应
c.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C、D(必要时可以加热)
d.D、E互为同系物
(6)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操作:取少量冷却后的水解液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___________(填:试剂、操作和现象),则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
2021-07-06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