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化合物1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代表苯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i)

ii)易与含活泼氢化合物()反应:代表等。

(1)A、B中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E在一定条件下还原得到,后者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3)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E→F反应中、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反应溶剂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含有手性碳          ②含有2个碳碳三键        ③不含甲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和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为原料,制备一种光刻胶单体的合成路线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今日更新 | 1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安徽卷)(讲义+课件)
2 . 白藜芦醇(化合物I)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消炎等功效。以下是某课题组合成化合物I的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
(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已知G可以发生银镜反应,G的化学名称为_____
(6)选用一种鉴别H和I的试剂并描述实验现象_____
(7)I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手性碳(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为手性碳);
②含有两个苯环;③含有两个酚羟基;④可发生银镜反应。
7日内更新 | 17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3 . 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时,
D.时,
7日内更新 | 6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4 . 气氛下,溶液中含铅物种的分布如图。纵坐标()为组分中铅占总铅的质量分数。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溶液中
B.时,
C.时,
D.时,溶液中加入少量会溶解
7日内更新 | 9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湖北卷)(讲义+课件)
5 . 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_____
(2)“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均为,向其中加入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_____,据此判断能否实现的完全分离_____(填“能”或“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产生的物质的量为_____
(5)“沉淀”步骤中,用,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_____
7日内更新 | 13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6 . 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发明关键操作化学原理
A制墨松木在窑内焖烧发生不完全燃烧
B陶瓷黏土高温烧结形成新的化学键
C造纸草木灰水浸泡树皮促进纤维素溶解
D火药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10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湖北卷)(讲义+课件)
7 . 将配制成悬浊液,向其中滴加溶液。(M代表)随加入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点a处:
B.
C.时,不变
D.
7日内更新 | 11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全国甲卷)
8 . 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
A.金代六曲葵花婆金银盏B.北燕鸭形玻璃注
C.汉代白玉耳杯D.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
7日内更新 | 18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黑龙江、吉林、辽宁卷)(课件+讲义)
9 . 逆水气变换反应:。一定压力下,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温度时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速率的比值:
C.温度不变,仅改变体系初始压力,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变
D.温度下,改变初始投料比例,可使平衡时各组分摩尔分数与温度时相同
7日内更新 | 5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10 . 利用“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钢铁中硫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过程如下:
①加样,将样品加入管式炉内瓷舟中(瓷舟两端带有气孔且有盖),聚四氟乙烯活塞滴定管G内预装略小于碱性标准溶液,吸收管F内盛有盐酸酸化的淀粉水溶液。向F内滴入适量碱性标准溶液,发生反应:,使溶液显浅蓝色。
②燃烧:按一定流速通入,一段时间后,加热并使样品燃烧。
③滴定:当F内溶液浅蓝色消退时(发生反应:),立即用碱性标准溶液滴定至浅蓝色复现。随不断进入F,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消退-变蓝”不断变换,直至终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取的碱性溶液和一定量的固体,配制碱性标准溶液,下列仪器必须用到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玻璃棒B.锥形瓶C.容量瓶D.胶头滴管

(2)装置B和C的作用是充分干燥,B中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F中通气管末端多孔玻璃泡内置一密度小于水的磨砂浮子(见放大图),目的是_______
(3)该滴定实验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滴定消耗碱性标准溶液,样品中硫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4)若装置D中瓷舟未加盖,会因燃烧时产生粉尘而促进的生成,粉尘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若装置E冷却气体不充分,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原因是_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有少量不经直接将氧化成,测定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日内更新 | 6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