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某化学活动小组想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Na2O2与NO反应的产物。

实验前,他们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2NaNO32NaNO2+O2↑;
②NaNO2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③NaNO2溶液显弱碱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目的是___。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
(2)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___
(3)假设Na2O2已反应完全,为确定装置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乙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将固体溶于水后,经测定发现溶液显强碱性,再向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由此现象推断固体产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填化学式)。乙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密闭加热,发现白色固体部分变为淡黄色。此现象说明固体中还可能含有的成分是___(填化学式)。根据以上推测,请写出Na2O2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020-09-23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3章 章末综合检测卷
2 . 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丁属于___________(“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图中甲、乙、丙、戊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___________
A. 只有氧化性       B. 只有还原性       C.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电解甲溶液制备己的化学反应为: (未配平),则配平后参与反应的甲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4)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用乙制取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己是最强的无机酸,写出己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3 . 氮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无机氮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亚硝酸钠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资料:为弱酸,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
C.能与反应D.能与反应
4 .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其还原产物因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总体上说,硝酸浓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电子数越少,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实验室中,常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NO2,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NO。
(1)浓硝酸具有以下性质:
①强氧化性    ②酸性      ③还原性      ④不稳定性      ⑤挥发性 
下列反应或者现象主要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①久置浓硝酸显黄色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___________
③稀硝酸清洗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固体___________
(2)请写出实验室中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的转移方向及数目___________
(3)64gCu与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反应中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0.5mol               B.1.0mol        C.2.0mol            D.3.0mol
(4)硝酸的还原产物NO、NO2、N2O等对环境均有副作用,为了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绿色化学”,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则下列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方法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u Cu(NO3)2
B.CuCuOCu(NO3)2
C.Cu CuOCu(OH)2Cu(NO3)2
D.CuCuSO4 Cu(NO3)2
(5)实际上硝酸不仅可被还原为NO2或NO,浓度更稀时硝酸还可以被还原为N2O、N2、NH4NO3等,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生成a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021-04-15更新 | 119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培优提升卷)-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章末集训必刷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变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碱性
2020-11-09更新 | 1005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本章测试题
6 . 溶液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的性质:
实验操作现象
i向5%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a.溶液紫色褪去
b.有大量气泡产生
ii向5%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c.溶液变蓝

①理论上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能证明具有还原性的是实验_________(填序号)。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
①将通入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84消毒液不能用于钢制器具的消毒,原因是具有_______性。
③84消毒液吸收空气中的,其消毒杀菌能力增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0-09-16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高效手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7 . 氮、硫、碳的氧化物都会引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图是氮、硫元素的各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根据A对应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A为___________(写分子式),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能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
(2)浓、稀硝酸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别,若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应选择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来制备SO2并利用实验现象来检验其还原性,制备SO2时选用的试剂为Cu和浓H2SO4。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利用实验现象来检验SO2的还原性,则选用的试剂为_____
A. 品红溶液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双氧水(H2O2)
(4)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的混合气体,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试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工业上把海水先进行氧化,再吸收溴,达到富集溴的目的。吸收工艺常用的方法是先用热空气吹出Br2,再用SO2吸收Br2。取吸收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写出SO2吸收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0-21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实验探究)
(1)A装置N元素的化合价是__该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__
(2)用5.35g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___L。(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D,原因是:___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5)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
(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__性质填序号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7)氨气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氨气体现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021-03-08更新 | 1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培优提升卷)-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章末集训必刷卷(新教材人教版)
9 .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离子方程式
A溶液中加入浅绿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中有黑色固体生成具有还原性
B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浅绿色溶液变为棕黄色具有还原性
C溶液中加入铁粉棕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具有还原性
D溶液中加入铜粉蓝色溶液变为棕黄色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2021-06-05更新 | 1079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0 . 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以验证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2SO3固体和70%的浓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应选用____________(填“A”或“C”)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不选用另一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气体通过D装置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E装置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2与H2S在B装置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装置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0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4 专题综合检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