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铜是使用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图是某高砷银铜精矿制取铜、银的工艺。该矿石的主要成分是CuS,还含有Ag、As、Ca、Si、Al等的化合物。

已知:
①As2O3剧毒、沸点457℃,可由硫化物氧化得到。

③萃取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温度保持500℃,CuS转化为CuO,As2S和CaO、O2作用转化为、CaSO4,写出As2S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如果矿石中不含CaO,焙烧时需要添加CaO(或CaCO3),不添加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____
(3)写出氨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氨铵比1:1时氨浸铜效果最好,此时溶液pH=___________
(4)如图为萃取剂和Cu2+形成的配离子的结构简式,该配合物中配位原子为___________,萃取时萃取剂分子中___________键断裂。

(5)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6)浸银液含,还原时氧化产物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 . 钯(Pd)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一种从铂钯精矿[含有Pt、Pd、Au、Cu、Bi]中分离提取钯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滤液1”中含有中Cu的化合价为________;Bi与As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基态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氯化溶解”时氯气的作用是_________
(3)“分金”时,的氧化性____(填“大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
(4)“沉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沉钯”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滤液3”可以进入到________中循环利用。
(6)(水合肼)将还原为金属钯时,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 . 目前支原体肺炎流行,及时消毒有利于降低感染几率。常用的消毒剂有双氧水、医用酒精以及含氯消毒剂等,其中含氯消毒剂的家族最庞大、应用最广泛。
(1)次氯酸钠()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常温下用烧碱溶液吸收可制备“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但在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原因是反应产生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若生成标况下44.8L的,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3)如果在不同温度、浓度的条件下,溶液的反应,可以生成。现将氯气缓缓通入冷溶液,当溶液中含有的的物质的量为1:1时,___________,整个过程,参加反应所需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若将通入含amol的溶液中,发生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4)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mol,该说法___________
A.正确       B.错误
(5)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___________。
A.amolB.amolC.amolD.amol

亚氯酸钠()为便携式消毒除菌卡的主要活性成分,一种制备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已知,纯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空气稀释到10%以下。

(6)在发生器中发生________(氧化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产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7)“有效氯含量”的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即得电子数)相当于多少克的氧化能力(氯元素均被还原至价),则亚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11-12高三上·山西·单元测试
4 . 向含有 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溶液中金属阳离子a、b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表示的关系曲线
B.=0.75
C.P点时,n()=0.5625mol
D.向P点溶液中加入铜粉,最多可溶解14.4g
2024-01-10更新 | 79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有强还原性、水溶液显酸性。化学式为。某小组同学测定了某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目的】测定某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标准溶液、指示剂、溶液、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
(1)配制待测溶液:称取新鲜水果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粉碎、过滤,并将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随后将待测溶液加到滴定管中。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待测溶液应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
(2)氧化还原滴定法:取(1)中配制好的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调节至3,加入适量指示剂后,小心地滴入标准溶液,直至滴定终点,记录相关数据。平行测定三次,计算新鲜水果中维生素的质量分数。
①上述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除了样品的质量、待测溶液的体积外,计算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______
(3)库仑滴定法:取(1)中配制好的待测溶液,用库仑仪测定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平行测定三次,计算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已知:库仑仪中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将待测溶液加入电解池后,维生素C将还原,库仑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托的电量可以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

①库仑仪工作时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电解消耗的电量为Q库仑,维生素C的摩尔质量为,则新鲜水果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已知:电解中转移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
③测定过程中,需控制电解质溶液,当时,部分易被空气中的直接氧化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这部分非电解生成的;将导致测得的维生素C的含量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6 .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还原性:I->Fe2+>Br-)
A.DE线段的反应方程式:2Br-+Cl2=Br2+2Cl-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
C.线段AB表示Fe2+被氯气氧化
D.原溶液中:n(Fe2+):n (I-):n (Br-)=2:1:3
2023-11-26更新 | 5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向一定量铁的氧化物(铁只有+2、+3价)中,加入稀盐酸,恰好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氯气,恰好能使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发生的反应为),则
A.B.C.D.
2023-11-22更新 | 85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8 . 有高毒性,在溶液中以的形式存在,不同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常用还原法、微生物电化学法、沉淀法处理含的废水。
(1)向废水中加入等还原剂可将还原为低毒性,再调节溶液使转化为沉淀除去。
①酸性废水中还原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在不改变所加铁屑总量的情况下,加入烟道灰(细小的活性炭),可增大的去除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利用微生物电化学法可有效处理含有机物和的酸性废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废水中的有机物是,则甲池中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甲池产生(标准状况)时,理论上乙池中的物质的量减少___________
(3)已知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利用沉淀法有效去除酸性废水中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
9 . 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氮氧化物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1)含有NO和的工业尾气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主要反应为
①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尾气中NO和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的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若将2.24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由NO和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溶液中,充分反应(气体完全被吸收),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晶体7.22g,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用NaClO溶液也可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NO。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化的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以亚硝酸钠()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性质。现取三份溶液,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操作和现象结论
实验1:滴加稀硫酸,产生红综色气体。写出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
实验2:滴入溶液,开始仍为紫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紫色褪去。写出产生此观象的离子方程式:②___________
实验3:滴入5滴溶液再加入溶液和足量HCl,振荡,产生白色沉淀。可推断,具有③___________性。
10 . 38.4gCu与一定量浓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恰好溶解在NaOH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反应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0.9 mol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1 mol、0.7 mol、0.1 mol
B.生成0.2 mol 和0.8 mol
C.若浓硝酸体积为200 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 mol/L
D.欲使上述0.9 mol氮的氧化物完全被水吸收,理论上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
2023-10-22更新 | 4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