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N2O5
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D.由NH3→N2,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
2023-05-11更新 | 50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冲刺新题专练——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提升练)
9-10高二下·云南玉溪·期末
2 .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2021-01-12更新 | 191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讲
3 . 如下为火山喷发时硫元素的转化示意图,其中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丙为液体,丁为固体。下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只具有还原性B.乙、丙均为酸性氧化物
C.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丁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
2020-09-15更新 | 348次组卷 | 13卷引用: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 硫的转化 课时4 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酸雨及其防治
4 . 工业产生的废气对环境有害,若能合理的利用吸收,可以减少污染,变废为宝。
(1)光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制备。图1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内,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_
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利用氨水可以将吸收,原理如下图所示: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反应,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可溶于盐酸的原因________
2020-08-20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氧化氯泡腾片是一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亚氯酸钠(NaClO2)。NaClO2的制备原理为:用SO2与NaClO3制取ClO2气体,再由ClO2在强碱性条件下与过量的H2O2反应制得(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①NaClO2碱性溶液稳定,酸性溶液会分解
②无水NaClO2常温稳定,有水存在时加热到130°C分解;
③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C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C时析出晶体是NaClO2
(1)装置C用于制备ClO2气体,同时生成NaH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将C中产生的ClO2通入装置D中制备NaClO2,反应温度需控制在3°C,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反应结束后,将D中混合物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获得NaClO2晶体。结晶时温度需保持在40~55°C,原因是_______
(4)保持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用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lO2吸收率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_____
(5)装置C所得溶液中主要溶质为Na2SO4和NaHSO4,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浪费资源,经处理后可获得芒硝(Na2SO4·10H2O)。请补充完整由装置C中所得溶液制取Na2SO4·10H2O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和仪器有:NaOH溶液、冰水、pH计)。已知: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20-07-31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模拟试题1-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学科网名师堂】
6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向苯与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验证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B向5mL浓度为0.5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铁溶液,再加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荡比较I、Fe2+的还原性强弱
C向5mL浓度为0.2mol·L1的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待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滴加0.2mol·L1的CuCl2溶液比较Cu(OH)2、Mg(OH)2溶度积的大小
D乳浊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验证与H+的结合能力:>
A.AB.BC.CD.D
2020-06-14更新 | 93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届高考全真模拟(泰安三模)化学试题
7 . 某海水浓缩液中含有大量的Clˉ、Brˉ、Iˉ,取1L该浓缩液,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2.8L5.6L11.2L
n(Clˉ)1.25mol1.5mol2mol
n(Brˉ)1.5mol1.4mol0.9mol
n(Iˉ)amol00
A.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只有Iˉ与Cl2发生反应
B.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5.6L时,只有Brˉ与Cl2发生反应
C.a=0.15
D.原溶液中c(Clˉ)∶c(Brˉ)∶c(Iˉ)=10∶15∶4
2020-05-27更新 | 35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请回答:

(1)写出C、D的化学式或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D中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指出K的水溶液由稀到浓的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
(3)将SO2气体通入D溶液,D溶液变为无色,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与粗硅加热生成__________(填分子式),该物质经蒸馏提纯后在1 100 ℃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高纯硅,写出后一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25 mol F缓慢通入含有0.1 mol FeBr2、0.1 mol FeI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试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100 mL,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铜粉;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气体)。则原混合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9 . 依据图1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用NH4Cl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
A.碱石灰                 B.无水CaCl2             C.NaOH固体
(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分为三步:
NH3→N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NO2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NO2 +H2O→HNO3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5)将X转化为HNO3__________(填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_
A.O2              B.Na                    C.NH4Cl                  D.NO2
(7)标准状况下,将500L氨气溶于水形成1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氨水最多能吸收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
2017-12-23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12月9日——《每日一题》高一人教必修1- 每周一测
10 . 某同学设计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成了HIO3)。
②向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生成HIO3时发生的反应为:I2+5Cl2+6H2O=2HIO3+10HCl
B.实验②中当CCl4层变成红棕色时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
C.由上述实验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
D.由上述实验得出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