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甲醛有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但甲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工、纺织、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I.回收利用CO2是一种减弱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发现可利用回收的CO2与H2反应制备甲醛。
已知:①甲醛的燃烧热为akJ/mol;②H2燃烧热为bkJ/mol;③H2O(g)=H2O(l) ∆H2=-ckJ/mol
(1)CO2和H2合成甲醛的反应为CO2(g)+2H2(g)=HCHO(g)+H2O(g) ∆H=_____
(2)在2L密闭容器中通入0.2molCO2和0.2molH2,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1)中反应,测得CO2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由曲线Y到曲线X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②由曲线Z到曲线X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
Ⅱ.甲醇直接脱氢是工业上合成甲醛的一种新方法,该法得到无水甲醛的同时得到副产品氢气。

(3)在一个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CH3OH(g),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H3OH(g)=HCHO(g)+H2(g) ∆H>0,同时存在副反应:CH3OH(g)=CO(g)+2H2(g) ∆H>0.20min后,测得甲醇的转化率与甲醛的选择性分别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650℃,甲醇的转化率升高,甲醛的产率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
(4)甲醛被称为室内污染“第一杀手”。室内甲醛的含量可以通过传感器来监测。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则a电极反应式为_____。国家标准是室内甲醛不能超过0.08mg·m-3,传感器在20m3室内空间测定,电路中有8×10-6mol电子通过,该室内甲醛含量为_____mg·m-3
2024-03-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将其固定及利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
(1)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
已知:2H2(g)+O2(g)=2H2O(g)       ∆H=-484kJ/mol
2CH3OH(g)+3O2(g)=2CO2(g)+4H2O(g)       ∆H=-1348kJ/mol
在催化剂作用下,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H2O(g),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可降解塑料PPC,同时也能生成副产物CPC,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PPC的选择性(产物中PPC的质量与产物总质量的比值)和总产率(产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投料总质量的比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温度/℃压强/MPa总产率/%PPC的选择性/%
250.59092.1
251.594.9>99
252.095.4>99
401.595.696.2
601.59976
①通过表中数据ⅰ、ⅱ、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在25℃时,实际生产中反应压强为1.5MPa,而不是2.0MPa,理由是___________
②通过表中数据ⅱ、ⅳ、ⅴ可知温度升高会使PPC的选择性下降,结合上图说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Cl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由不同方法制备。
(1)下图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Cl2的示意图。

①生成的Cl2_____(填“A”或“B”)口收集。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反应前在阴极区域中加入少量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加溶液导电性                           b.参与电极反应
④该方法在制备Cl2的同时,在阴极区域可以得到浓NaOH溶液,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产生浓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以HCl为原料,用O2氧化法制取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总反应为:4HCl(g)+O2(g)2Cl2(g)+2H2O(g)   ∆H=-115.4kJ/mol。该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通过控制合适条件分两步循环进行,可使HCl转化率接近100%。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过程I的反应是2HCl(g)+CuO(s)CuCl2(s)+H2O(g)   ∆H=-120.4kJ/mol,过程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4 .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写出1molH2S(g)全部氧化成(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将SO2通入0.1mol/L Ba(NO3)2溶液中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利用工业废碱渣(主要成分Na2CO3)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制备无水Na2SO3的成本低,优势明显,其流程如下。

①举例说明向大气中排放SO2导致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
②下图为吸收塔中Na2CO3溶液与SO2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则初期反应(图中A点以前)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中和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④为了降低由中和器所得溶液中Na2SO3的溶解度,从而提高结晶产率,中和器中加入的NaOH是过量的。
i.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NaOH过量的原因___________
ii.结晶时应选择的最佳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95~100℃加热蒸发,直至蒸干
b.维持95~100℃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
c.95~100℃加热浓缩,冷却至室温结晶
⑤为检验Na2SO3成品中是否含少量Na2SO4,需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⑥KIO3滴定法可测定成品中Na2SO3的含量:室温下将0.1260g成品溶于水并加入淀粉做指示剂,再用酸性KIO3标准溶液(x mol/L)进行滴定至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蓝色,消耗KIO3标准溶液体积为y mL。
i.滴定终点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将方程式补充完整)
ii.成品中Na2SO3 (M=126g/mo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中的CO2、H2S资源化转化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
(1)CO2转化为CO、H2S转化为S的反应如下:
i.2CO2(g)=2CO(g)+O2(g)               △H1=+566kJ/mol
ii.2H2S(g)+O2(g)=2H2O(l)+2S(s)     △H2=-530kJ/mol
iii.CO2、H2S转化生成CO、S等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CO2性质稳定,是一种“惰性”分子。对于反应iii,通过设计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___________,提高反应速率。
       a.活化能       b.△H       c.平衡常数
(3)我国科学家研制新型催化剂,设计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反应iii,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方案1】若M3+/M2+=Fe3+/Fe2+。为了抑制离子水解,所含Fe3+、Fe2+的溶液调为较强的酸性。
①写出阳极区生成S的电极反应和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和离子移动解释阴极区pH不变的原因(忽略溶液体积变化)___________
【方案2】若M3+/M2+=EDTA-Fe3+/EDTA-Fe2+ (配合物)。
已知:电解效率η的定义:
η(B)=n(生成B所用的电子)/ n(通过电极的电子)×100%
③测得η(EDTA-Fe3+)≈100%,η(CO) ≈80%。阴极放电的物质有___________
④为进一步确认CO2、H2S能协同转化,对CO的来源分析如下:
来源1.CO2通过电极反应产生CO
来源2.电解质(含碳元素)等物质发生降解,产生CO
设计实验探究,证实来源2不成立。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方案2明显优于方案1.该研究成果为天然气的净化、资源化转化提供了工业化解决思路。
2023-1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6 . 化学链燃烧(CLC)是利用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与传统燃烧方式相比,避免了空气和燃料的直接接触,有利于高效捕集。基于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示意图如图。

空气反应器与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kJ⋅mol
 kJ⋅mol
(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
(3)氧的质量分数:载氧体Ⅰ_____(填“>”、“=“或“<”)载氧体Ⅱ.
(4)往盛有载氧体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空气[氧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1%],发生反应①。平衡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985℃时的平衡转化率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5)根据如图,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反应温度必须控制在1030℃以下,原因是_____

(6)载氧体掺杂改性,可加快化学链燃烧速率,使用不同掺杂的载氧体,反应②活化能如下表所示。
载氧体掺杂物质氧化铝膨润土
活化能//kJ·mol
由表中数据判断:使用_____(填“氧化铝”或“膨润土”)掺杂的载氧体反应较快;使用氧化铝或者膨润土掺杂的载氧体,单位时间内燃料反应器释放的热量分别为akJ、bkJ,则a_____b(填“>”“=”或“<”)
2023-11-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工业上常用天然气作为制备的原料。已知:



(1)化合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利用③的原理,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在不同压强下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压强___________(填“<”或“>”)
②根据图中a点的数据(此时容器体积为),可知,a点平衡时的浓度为___________
③若反应刚好至a点时,所需时间为,则内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④维持与a点相同的温度,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③。测得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此时反应处于___________(填“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或“己达平衡”)状态。
物质
浓度
8 . 完成下列小题
(1)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因为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所以沸点:
B.稳定性:,水分子更稳定的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与CO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
②复兴号高铁车体材质用到Mn、Co等元素。Mn的一种配合物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A.与Mn原子配位时,提供孤电子对的是C原子
B.Mn原子的配位数为6
C.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2)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填标号)。
A.B.C.D.

(3)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I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填标号);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填标号)。

(4)锰与镓同周期,催化分解: ,其反应机理如图:

已知反应Ⅱ为: ,写出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焓变用表示):。
(5)单层石墨被称为石墨烯。最近有研究发现Li原子可以以可逆的方式渗入两层石墨烯的层间并规则分布,这是一种潜在的蓄电池材料。如图中所示为一种可能的结构,锂原子以黑球表示,请在图中画出这种材料的一个晶胞(以Li原子顶点)_____,并指出该材料中锂原子与碳原子的数量之比_____
2023-10-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顺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氨在能源、化肥生产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
(1)25℃时,能反应生成NO和液态水,生成6mol水时放出1289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与燃料电池相比,氨易液化,运输和储存方便,安全性能更高。新型燃料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电极1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2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氨气也可以在纯氧中燃烧,此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已知:2H2(g)+O2(g)=2H2O(g)   ΔH1,N2(g)+3H2(g)=2NH3(g)   ΔH2,4NH3(g)+3O2(g)=2N2(g)+6H2O(g)   ΔH3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③与热能相比,电能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因是原电池可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___________进行,使得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请结合下列数据分析,工业上选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固氮,而没有选用氮气和氧气反应固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序号化学反应K(298K)的数值
(4)常温常压下电解法合成氨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阳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②阴极生成氨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经检测在阴极表面发生了副反应,导致氨的产量降低。写出该副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2023-09-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HCl为原料,用O2氧化制取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通过控制合适条件,分两步循环进行,可使HCl转化率接近100%。
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过程Ⅰ的反应为:
(1)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
(2)过程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过程Ⅰ流出的气体通过稀NaOH溶液(含少量酚酞)进行检测,氯化初期主要为不含HCl的气体,判断氧化结束时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
(4)相同条件下,若将氯化温度升高到300℃,溶液中出现上述现象的时间将缩短,其原因为_______
(5)实验测得在不同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①平衡常数比较:K(A)_______K(B)(填“>”、“<”或“=”,下同)。
②压强比较:p1_______p2。理由是_______
2023-07-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