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 ℃时(各物质均为气态),甲醇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图: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H2(g)+CO2(g) ΔH=+a kJ·mol-1(a>0)
B.1 mol CH3OH(g)和1 mol H2O(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3 mol H2(g)的总能量
C.选择优良的催化剂,有利于减少过程中的能耗
D.CO(g)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认为是催化剂
2 . 二硫化碳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等,也用作溶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反应的焓变及平衡常数如下:
(Ⅰ)      
(Ⅱ)      
(Ⅲ)      
(Ⅳ)      
①反应(Ⅳ)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填字母)。
A.高温       B.低温       C.任意温度
______________
(2)硫化氢替代硫黄生产二硫化碳的原理为,起始时,。在100 kPa压强下测得不同温度时的平衡组成如图1所示,在不同压强下测得的平衡组成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_______0(填“>”或“<”);图2中a、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X点H2S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为提高该反应中H2S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 . 利用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可以实现CO2的再利用,该过程中涉及以下两个反应:
①CO2(g)+3H2(g)CH3OH(g)+H2O(g)               ΔH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2
则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的ΔH为
A.2ΔH1+ΔH2B.2ΔH1-ΔH2C.ΔH1+2ΔH2D.ΔH1+ΔH2
2023-08-02更新 | 53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NO催化生成的过程由以下三步基元反应构成: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步是总反应的决速步
B.三步基元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该过程共有两种中间产物
D.总反应的焓变为
5 . 填空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O(1)=H2(g)+O2(g) △H1=285.8 kJ∙mol−1
②C(s)+O2(g)=CO(g) △H2=−110.5 kJ∙mol−1
③H2O(g)=H2(g)+O2(g) △H3=241.8 kJ∙mol−1
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
(2)①的反应过程是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该反应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
a.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若反应③使用催化剂,那么△H3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反应C(s)+H2O(g)=CO(g)+H2(g)的△H=_____kJ∙mol−1
(5)0.1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B2O3)和气态水,释放203.3kJ的热。
①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②H2O(1)=H2O(g) △H=_____kJ∙mol−1
③11.2L(标准状况)气态乙硼烷(B2H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生成的热_____kJ。
6 .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在太阳能作用下将转变成。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如图中
D.以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7 . 研究氮氧化物还原处理方法是环保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上海复兴路的“生态马路”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即在路面上涂了一层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部分NO和转化为
(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氮气浓度随温度、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024681012
00.100.180.250.250.250.25
00.080.150.210.260.290.29
据此判断:
___________(填“>”或“<”)。
时,内的___________
(2)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
A.体系温度不变B.
C.的体积分数不变D.
(3)计算机模拟还原的反应经历以下3个步骤:
I:           
II:           
III :          
①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骤是___________(填“I”“II”或“III”)。
②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时,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的混合气体,起始气体总压强为,达到平衡时气体总压强为。实验测得:,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p为气体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①平衡后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比___________(填“大”或“小”)。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5)该反应的某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NO的消耗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300~350℃之间,NO的消耗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7-1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合成甲醇()的反应包括下列两步:
反应Ⅰ:   
反应Ⅱ:   
(1)由合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控制条件仅发生反应Ⅱ,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内,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②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
③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B.反应体系中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后,再通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时,若改变体积减小压强,则均变小
(3)在光电催化下可以合成甲醇,原理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9 . 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由丙烷制备丙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___________
(2)在刚性绝热容器中通入,若只发生反应ⅰ,下列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每断裂键,同时生成
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保持不变
(3)在压强恒定为100kPa条件下,按起始投料,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其中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丙烷和氧气的转化率如图。
   
①线___________(填“”或“”)表示丙烷的转化率。
②温度高于后曲线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当温度高于___________(填“”或“”)时,可判断反应ⅱ不再发生的依据是___________,a点对应的温度下,丙烯的分压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同),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其中为反应平衡时各组分的分压)
2023-07-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10 . 三氧化钼(MoO3)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也是瓷轴药的颜料,该物质常使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通过一定条件来制备。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已知:①MoS2(s)Mo(s)+S2(g) △H1
②S2(g)+2O2(g)=2SO2(g) △H2
③2Mo(s)+3O2(g)=2MoO3(s) △H3
则2MoS2(s)+7O2(g)=2MoO3(s)+4SO2(g)的△H=________(用含△H1、△H2、△H3的代数式表示)。
(2)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仅发生反应MoS2(s)Mo(s)+S2(g)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
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增加MoS2的质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达到平衡时S2(g)的浓度为1.4 mol/L,充入一定量的S2(g),反应再次达到平衡,S2(g)浓度______1.4 mol/L(填“>”"<“或""=”)。
(3)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S2(g)和1.5 mol O2(g),若仅发生反应S2+2O22SO2,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0~ 5 min内,O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mol/(L·min),S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MoS2和O2,仅发生反应:2MoS2(s)+7O2(g)=2MoO3(s)+4SO2(g) △H。测得氧气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H______0(填“>”、“<"或“=");比较p1、p2、p3的大小:_______________
②若初始时通入7.0 molO2,p2为7.0 kPa,则A点平衡常数Kp=_________ (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