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1)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转化为____
②根据数据计算,将1molCO2分解为CO和O2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kJ的能量。
(2)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该装置工作时,N极为____极,其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

(3)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利用资源。在容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表。
时间0min3min6min9min12min
n(CH3OH)/mol00.500.650.750.75
n(CO2)/mol10.500.35a0.25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不再进行
b.使用催化剂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改变条件,CO2可以100%地转化为CH3OH
d.反应达平衡时断裂C-H键的数目与断裂H-H键的数目比为1∶1
e.混合气体的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再改变,均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②a=____;3~6min内,v(CO2)=____;第3min时v(CH3OH)_____(填“>”、“<”或“=”)第9min时v(CH3OH)。
2022-10-14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高一下】【杭师大附】【期中考】【高中化学】【洪翔峰收集】
2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在25℃和101kPa时,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olN-H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断裂1mol键吸收的能量为945.6kJ。
(1)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氨分解反应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5℃时,取1mol和3mol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合成氨反应,理论上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_______kJ。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则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Q1_______ Q2 (填“>”“<”或“=”)。
Ⅱ.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已知某种甲醇()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中,电解质溶液呈酸性。

(3)该电池中,外电路电流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
(4)B电极附近氧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5)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
Ⅲ.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0~3min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C均为气体,B为固体)。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2min内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B.增加B的物质的量,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C.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022-10-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吕梁市临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3 . 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下同),用50mL浓硫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
(2)向盛装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性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a(OH)2·8H2O与NH4Cl混合搅拌   b. 高温煅烧石灰石   c. 铝与盐酸反应
2022-10-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元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Ⅰ.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外电路中电流由_______流出。(填电极材料名称)。
(3)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生成物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
A.改铁片为铁粉B.改稀硫酸为98%的硫酸
C.增大压强D.滴加几滴CuSO4溶液

Ⅱ.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气体和4mo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发生反应:A(g)+2B(g)3C(g)+D(s)若经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则:
(4)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5)2min时物质B的浓度为_______。B的转化率为_______
(6)当下列哪些项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B同时生成1.5molC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F.用A、B、C表示的速率比为1:2:3
2022-09-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研究化学反应的原理,对掌握物质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精炼硅”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III为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FeCl3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2FeCl3 +Cu=2FeCl2+CuCl2)请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6 . 1905年哈伯实现了以氨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生产的氮制造氨肥服务于农业,养活了地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哈伯也因此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百多年过去了,对合成氨的研究依然没有止步。
(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已知断裂1mol 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946kJ,断裂1mol 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391kJ,则由生成2mol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kJ。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A”或“B”)。

(2)反应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温度时间
0102030405060
I400℃1.00.800.670.570.500.500.50
II400℃1.00.600.500.500.500.500.50
III500℃1.00.400.250.200.200.200.20

根据上表数据回答:
①实验I、II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它是实验_______(填序号);在实验Ⅱ中,从0~20min用表示的速率_______
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氨的分解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③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a.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
2022-09-06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考化学试题
7 . Ⅰ、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铜片上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外电路中电子由_______(填“正”或“负”,下同)极向_______极移动。
Ⅱ、汽车尾气中C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4CO(g)+2NO2(g)4CO2(g)+N2(g),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4)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_______
(5)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2022-09-0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8 . 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
(1)图中,表示放热反应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图①过程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释放_______kJ能量。
(3)原电池是一种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锌片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_______;铜片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电子流向_______(填“锌片-导线-铜片”或“铜片-导线-锌片”)。
9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该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说明反应物CaO与H2O的总能量_____生成物Ca(OH)2的能量(填“>”或“<”或“=”)。
2022-08-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如下图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B与水反应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D_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热效应H_______0(填“>”、“<”或“=”)。
(3)向C中滴加FeCl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现象是_______,产生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022-07-15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科)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