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应速率最快的是
A.B.
C.D.
2023-04-26更新 | 694次组卷 | 37卷引用:6.1.1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简单计算)-【帮课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2 . 聚丙烯腈纤维俗名人造羊毛,由丙烯腈聚合而得。用丙烯合成丙烯腈的反应如下: 2C3H6(g)+2NH3(g)+3O2(g) 2C3H3N(g)+6H2O(g)+1030kJ
(1)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C、N、O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2)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生成丙烯腈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t1时刻表示体系改变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 t2时刻表示体系改变了另一反应条件,此时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丙烯的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示:

(3)有利于提高丙烯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有_______
(4)最大转化率所对应的温度为460℃。当温度低于460℃时,丙烯的转化率_______(填“是”或“不是”)所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理由是_______
(5)一定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84g C3H6、34g NH3、96g O2,若该反应5 min到达a点,则0~5min内丙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mol∙L−1∙min−1
2023-04-14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变式题(原理综合题)
3 . 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g)和H2(g),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n(CO2)/moln(H2)/mol
00.601.80
t10.20
t20.6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0~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
B.若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2时,c(CO2)=0.10mol·L-1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CO2(g)和0.40molH2O(g),则v>v
4 . CO2和SO2的大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科学家在积极探索用化学方法吸收并综合利用CO2和SO2
I.重整吸收CO2.主要反应如下:
①CO2(g)+CH4(g)2H2(g)+2CO(g) -Q1(Q1大于0)
②CO2(g)+H2(g)H2O(g)+CO(g) -Q2(Q2大于0)
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投料比按n(CO2):n(CH4)=1:1发生上述反应,CO2、CH4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消耗情况可以判断:图中曲线___________(选填“A”或“B”)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为___________(列举一条)。
(2)图中X点的v(CH4,正)___________v(CH4,逆)。(选填“>”、“<”或“=”)若起始c(CO2)=2mol·L-1,反应至5min时,CH4的转化率到达Y点,且c(H2)为0.2mol·L-1,则0~5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v=___________mol·L-1·min-1
II.ZnO悬浊液吸收SO2,再催化氧化得到硫酸盐。
向ZnO悬浊液中缓缓通入SO2,SO2吸收率及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

(3)在0~10min,溶液pH几乎保持不变,该阶段主要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30~40min,SO2吸收率迅速降低,该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调节吸收SO2所得溶液的pH为4.5~6.5,缓缓通入O2,则溶液pH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Ⅰ.科学家对汽车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CO + 2NO2CO2 + N2。一定条件下,在L密闭容器中充入mol CO和mol NO,一段时间后测得CO、CO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起始投料比m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起始投料比,完成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根据图1,用N2表示该反应达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mol/(L·min)。
(2)已知:反应2CO(g) + 2NO(g)2CO2(g) + N2(g)中,每生成14克N2时放出373.23kJ热量,试写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图2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相对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4)写出一条结论,可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该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单选题)
a.其他条件不变,若充入N2,达到新平衡时,均增大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c.若适当增大压强,则平衡正向移动
d.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体积扩大一倍,达到新平衡时,c(N2)小于原来的一半
Ⅱ.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验证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在温度为T0时,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T(K)NO的初始浓()CO的初始浓度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IT075
IIT050
(6)在图3中画出表中实验II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
2023-04-06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 原理综合题
6 . 密闭容器中加入HBr,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曲线①所示,分别改变一个条件,得到曲线②和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曲线①,0~50min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曲线②,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压缩容器体积
D.曲线③,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增加,平衡正向移动
2023-04-05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7 . 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催化剂Ⅱ比催化剂Ⅰ效率更高
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Ⅰ时A的浓度随t的变化
D.使用催化剂Ⅱ时,0~2min内,
2023-03-24更新 | 41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8 . 2021年我国制氢量位居世界第一。工业上,以煤炭为原料,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或水蒸气,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料气。
I.一定条件下,将C和O2置于密闭容器,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C(s)+O2(g)CO2(g)+394kJ
反应2:2CO(g)+O2(g)2CO2(g)+566kJ
反应3:2C(s)+O2(g)2CO(g)+Q kJ
(1)根据信息可知,反应3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在一定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若反应2所受影响最大,则该密闭容器中__ (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II.T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s)和1molH2O(g),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4:C(s)+H2O(g) CO(g)+H2(g)-131.4kJ,
反应5:CO(g)+H2O(g) CO2(g)+H2(g)+41.1kJ
(2)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H2O(g)的转化率为50%,CO的物质的量为0.1mol。0~5min内,v(H2)=______________;此时c(CO2) =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此反应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4的平衡逆向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
C.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5的正逆反应速率、平衡常数都增大
D.将炭块粉碎,可缩短建立平衡的时间
(4)为了提高反应5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________。
A.适当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B.提高反应体系压强,压强越大越好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D.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5)工业生产水煤气时,考虑到反应热效应,通常交替通入合适量的空气和水蒸气与焦炭反应,通入空气的理由是_________
2023-03-17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 原理综合题
9 . 某研究小组将2molNH3、3molNO和一定量的O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Ag2O催化剂表面发生4NH3(g)+6NO(g)5N2(g)+6H2O(l)+Q,N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在5min内,温度从420K升高到580K,此时段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
(2)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2所示,反应的Q=______

(3)在有氧条件下,温度580K之后NO生成N2的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用NaClO氧化也可除去氨氮(溶液中以NH3形式存在),已知:NH3+NaClO→N2+H2O+NaCl(未配平),NH3与NaClO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5)请简述氨氮溶液中含有的检验方法:______
2023-03-10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9 原理综合题
10 .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图1表示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时刻各改变一种条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若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压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则前的平均反应速率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时刻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
D.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2023-01-17更新 | 833次组卷 | 21卷引用:6.2.2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化学平衡移动)-【帮课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