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将碳氧化物催化氢化制备燃料甲醇,对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已知催化氢化时同时存在:
反应I:(主反应)
反应Ⅱ:(R为大于0的常数,下同)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在500K下,增大平衡产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写两条)。
(2)目前应着力开发活性温度___________(填“更低”或“更高”)的催化剂。
(3)已知(K为平衡常数,、R和C均视为常数),反应Ⅰ在不同温度T下的如下表中数据:
300
600
(i)反应I的___________(填“>”或“<”)0,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ii)反应I的___________(用含常数R的式子表示)。
(4)判断时,反应___________(填“I”或“Ⅲ”)在热力学上趋势更大。
(5)在、恒压容器中加入,发生上述反应I和Ⅱ,后达平衡,平衡转化率为20%,甲醇的选择性()为50%。
(i)时,___________
(ii)反应I的分压平衡常数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 . 丙烯是应用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通过丙烷脱氢制备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丙烷直接脱氢:
反应Ⅱ:氧气氧化丙烷脱氢: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 H=_____kJ∙mol-1Kp=_____(用表示)。
(2)丙烷直接脱氢制备时,有利于提高C3H8的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填字母标号)。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

(3)一定条件下,向1L实验容器中充入1mol气态C3H8发生反应Ⅰ。将不同温度下采集到的数据绘制出温度对C3H8的转化率和C3H6的选择性(转化的C3H8中生成C3H6的百分比)影响如图所示。

①700K时,该反应10min达化学平衡,根据图中数据,反应I中v生成(C3H6)=_____ mol/(L·min)。
②从图中获知反应Ⅰ存在着高温降低C3H6的选择性与低温降低C3H8的转化率的调控矛盾。请结合第(2)问分析实际工业制备中向容器充入水蒸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
(4)科学家通过新型催化剂的应用在反应Ⅱ中使用CO2替代O2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的新工艺。该工艺中CO2与丙烷脱氢机理如图所示:(AB为催化剂的活性吸附位点)。

①写出图中CO2与C3H8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
②向某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3H8和CO2发生反应。工业上可通过传感器监测下列指标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监测发现反应中C3H8的转化率会随充入CO2的分压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结合CO2与C3H8脱氢机理分析可能原因是_____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温度
B.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
C.容器内C3H6的气体分压
D.v(C3H6)=v(CO2)
2023-09-25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3 .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倡导低碳生活,是-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将CO2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使用不同的新型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合成转化为二甲醚(CH3OCH3 )也有广泛的应用。
反应I:CO2(g) +3H2(g)CH3OH(g)+H2O(g) ΔH1=-49.01 kJ·mol-1
反应II: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4.52 kJ·mol-1
反应III :CO2(g)+H2(g)CO(g)+H2O(g) ΔH3=+41.17 kJ·mol-1
则2CO2(g) +6H2(g)CH3OCH3(g)+ 3H2O(g) ΔH=_____________ kJ·mol-1
(2)一定条件下,CO2(g) +3H2(g)CH3OH(g) + H2O(g)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1”或“2”)步决定。
   
(3)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仅发生上述反应I;在甲、乙两种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时间均为tmin时,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相同温度下,催化剂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T4°C 下,甲醇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
②T2°C和T5°C下,平衡常数:K2___ (填“>”、“<”或“=”)K5
③T5°C下,反应开始时容器中的总压为p0 MP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只列出计算式,不必化简,气体分压=气体总压 ×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4)已知CH3OH的选择性为×100%。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选择性的影响如图3、4所示。
   
①由图3可知,实验中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度高于260 °C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呈上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由图4可知,温度相同时CH3OH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其平衡值,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2023-06-02更新 | 85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甲烷一氯气”法得到一氯甲烷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的,即CH4(g)+Cl2(g)CH3Cl(g)+HCl(g)ΔH.该反应涉及两个基元步骤①②,其相对能量—反应进程图如下所示:

(1)已知H3C-H键能为4.56eV,H-Cl键能为4.46eV,1eV相当于96.5kJ·mol-1。则步骤①的焓变ΔH1=___________kJ/mol;一氯取代反应总焓变ΔH=____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2)不考虑其他副反应,下列可增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恒容充入甲烷       b.设法使CH3Cl液化
c.适当降低温度       d.用更强的光照射反应混合物。
(3)450℃时,tmin内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amol甲烷得到各种产物如下:
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CH3CH3
反应选择性=87%

7%

4%

1%

1%

则生成乙烷的平均速率v(CH3CH3)=___________mol·min-1
(4)温度为T1时,步骤①的v=1.7×108c(Cl·)·c(CH4),v=6.8×1010c(CH3·)·c(HCl),T1时步骤①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T2时,步骤①达平衡时存在物质的量关系:n(Cl·)=450n(·CH3),分压关系:2p(HCl)=3p(CH4),由此判断温度T1___________T2(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汽车尾气的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研究汽车尾气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汽车尾气的生成
已知:①N2(g)+O2(g)=2NO(g) ΔH1=+180.50kJ•mol-1
②2NO(g)+O2(g)=2NO2(g) ΔH2=-144.14kJ•mol-1
③2N2O(g)2N2(g)+O2(g) ΔH3=-244.10kJ•mol-1
则3NO(g)=N2O(g)+NO2(g) ΔH=_____
(2)用CO消除汽车尾气
在催化剂a作用下将尾气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而除去。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g)和8molNO(g)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测得平衡时NO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T2>T1,则反应ΔH______0(填“>”、“=”或“<”)。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了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N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填字母序号)。
a.改用高效催化剂
b.恒温恒容条件下,按投料比增大反应物浓度
c.移去CO2
d.升高温度
e.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③在温度为T1、容器体积为4L的条件下,反应进行到10min时恰好在D点达到平衡。则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NO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在X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可能为图中_____点(填A~F)。
(3)用NH3消除汽车尾气
新型催化剂b在含有少量O2条件下,能催化NH3,和NOx,反应生成N2,且高温下活性很强。在盛有催化剂b的管式反应容器[如图(一)]中按一定比例匀速通入NH3、NOx、O2发生反应。NOx的除去率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二)所示。

①在50℃之前,NOx的除去率随温度升高而缓慢上升的原因是_____
②当温度高于300℃时,NOx除去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
2023-04-09更新 | 7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6 . NOx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对其进行无害处理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一项处理工艺。已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4NH3(g) + 5O2(g) 4NO (g) + 6H2O(g) ΔH1= - 905kJ·mol-1
②4NH3(g) + 3O2(g) 2N2(g) + 6H2O(g) ΔH2=- 1268kJ· mol-1
③4NH3(g) + 6NO(g) 5N2(g) + 6H2O(g) ΔH3
反应③的反应热ΔH3=_______
(2)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1)中的①、②两个竞争反应。为研究某催化剂的效果,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和2molO2,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图:

①根据以上信息,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NH3转化为N2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升高反应温度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NH3和O2的初始投料比   D.及时分离出H2O
②520°C-840°C时体系中NO含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
(3)已知:2NO(g)+O2(g)2NO2(g)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a。

I.2NO(g) N2O2(g)
II.N2O2(g)+O2(g) 2NO2(g)
①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_(填“I”或“II”)。
②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O2气体,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温度为T1和T2(T2>T1),测得c(NO)随t(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b,转化相同量的NO,在温度_______ (填“T1”或“T2”)下消耗的时间较长,结合图a分析其原因_______

(4)在恒温条件下,向初始压强为pM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CO和NO发生反应: 2CO(g)+2NO(g)N2(g)+2CO2(g),反应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20%,则NO的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Kp=_______ M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7 . 甲醇是一种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染料、高分子等化工生产领域。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甲醇合成提供了一条绿色合成的新途径。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C=OH-HC-HC-OH-O
键能E/(kJ·mol-1)806436413343465
方法I: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CO2和H2合成CH3OH.已知各反应物、产物均为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O2和H2反应生成CH3OH和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将1molCO2和3molH2通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强为200kPa),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t1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H2的体积分数为
①此时用H2压强表示0-t1时间内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kPa·min-1若再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平衡将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t2时将容器体积迅速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图中能正确表示压缩体积后CO2分压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用图中a、b、c、d表示),理由___________
若其它条件不变,T1°C时测得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lkPa;T2°C时,测得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2kPa,若p1>p2,则T1___________T2(填“>”、“<”或“无法确定)。
③在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____。(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gG(g)+hH(g),,其中=100kPa,pG,pH,pD,pE,为组分平衡分压)
方法II:CO2电解法制甲醇
利用电解原理,可将CO2转化为CH3OH,其装置如图所示。

(3)双极膜B侧为______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
(4)TiO2电极上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3-14更新 | 9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8 . 直接将转化为有机物并非植物的“专利”,科学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合成甲醛,总反应为.转化步骤如图1所示:

(1)原料可通过捕捉技术从空气中或工业尾气中获取,写出一种常见的可作捕捉剂的廉价试剂___________
(2)已知,则总反应的___________(用图1中焓变以及表示)。
(3),在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一定量,只发生可逆反应①。若起始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达到平衡时,的分压与起始投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ⅰ)若时到达c点,则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ⅱ)__________(写计算表达式);
(ⅲ)c点时,再加入,使两者分压均增大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只发生反应②。关于该步骤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若反应②正向为自发反应,需满足
B.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②体系已经达到平衡
C.增大的浓度,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D.反应②体系存在
(5)已知Arrhenius公式:(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反应①②的有关数据分别如图3所示,相对较小的是___________;研究表明,加入某极性介质有助于加快整个反应的合成速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3-01-13更新 | 139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二氧化碳的回收对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1)已知:CH4(g)C(s) + 2H2(g) △H= +75.0kJ·mol-1
CO2(g) + H2(g)CO(g) + H2O(g) △H=+41.0kJ·mol-1
CO(g) + H2(g)C(s) + H2O(g) △H=-131.0kJ·mol-1
则反应I:CO2(g)+CH4(g)2CO(g) +2H2(g)的△H=_______
(2)若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1mol CH4,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v(H2) =2v(CH4)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图中p1、p2、p3、p4,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
③已知v(CO)=1.28×10-2 p(CH4)·p(CO2) (kPa·s-1),p(CH4)、p(CO2)代表各组分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当p4=360kPa时,a点v(CO2) =_______kPa·s-1,此时平衡常数Kp=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3)EleyRideal的反应机理认为CO2和CH4重整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①该重整反应的决速步骤为_______(填“反应①” 或“反应②”)。
②不同温度下,产品气(H2和CO)的体积分数和氢碳比(H2/CO)如表所示。1000℃时的氢碳比与900℃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原因是_______
温度(℃)H2(%)CO(%)H2/CO
80019.0222.260.85
90028.9740.230.72
100038.2753.760.71
10 . 大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烟气中的NOx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之一为:NO(g)+O3(g) NO2(g)+O2(g) ∆H=−200.9 kJ∙mol−1
(1)若NO(g)+O2(g) =NO2(g) ∆H= −58.2 kJ·mol-1,则反应3NO(g)+O3(g)=3NO2(g)的∆H=_______ kJ∙mol−1
(2)对于反应NO(g)+O3(g) NO2(g)+O2(g),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向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1:1充入一定量的NO和O3发生反应,其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一种既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又能增大NO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
②图中T1_______T2(填“>”“<”或“=”)。
③温度为T1时,用NO表示t1~t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若NO的起始投入量为3a mol,则达到平衡时NO的残留量为_______mol。
(3) NH3催化还原NO是重要的烟气脱硝技术,研究发现在以Fe2O3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脱硝过程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