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利用钉基催化剂将转化为有机原料甲酸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Ⅱ为决速步骤,则反应Ⅱ的活化能最高
B.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焓变,加快反应速率
C.该反应的总方程式:
D.总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进行,则一定为放热反应
2 . 利用CO2与CH4制备合成气(CO、H2),可能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说明:
①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E表示方框中物质的总能量(单位:kJ•mol-1),TS表示过渡态.
②括号中为断开该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C-H(413kJ•mol-1),C=O(745kJ•mol-1),CO中的化学键(1075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E3+E2<E4+E1,则决定速率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H4(g)=C(ads)+2H2(g)
B.制备合成气总反应的H可表示为(E5-E1)kJ•mol-1
C.若H=+120kJ•mol-1,断开H-H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mol-1
D.使用催化剂后,CO和H2平衡产率不改变
2022-12-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A卷)化学试题
3 . N2O是一种温室气体,易形成颗粒性污染物,研究N2O的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在N2O中加入少量碘蒸气反应机理为:
①I2(g)=2I(g)(快反应)
②I(g)+N2O(g)=N2(g)+IO(g)(慢反应)
③2IO(g)+N2O(g)=N2(g)+O2(g)+I2(g)(快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①正向进行程度大B.反应②的活化能比反应③大
C.碘蒸气可以提高N2O的分解率D.N2O的分解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4 . 2SO2(g)+O2(g)2SO3(g) ΔH=-198 kJ·mol-1,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的机理为:V2O5+SO2=2VO2+SO3(快),4VO2+O2=2V2O5(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5的质量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 kJ·mol-1D.增大SO2的浓度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5 . 研究表明CO与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两步反应分别为: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C.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是中间产物
D.若转移1mol电子,则消耗11.2L
2022-12-03更新 | 415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化学试题(10月)

6 .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化学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
2022-11-12更新 | 108次组卷 | 77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氯化反应”通常指将氯元素引入化合物中的反应。计算机模拟单个乙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
B.M1为形成的中间体
C.生产中将催化剂处理成纳米级颗粒可提高乙炔的平衡转化率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9 . 已知Cl2(g) + CO(g)COCl2(g)的速率方程 [k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该反应可认为经过以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Cl22Cl   快速平衡
第二步: Cl+ COCOCl     快速平衡
第三步: COCl+Cl2→COCl2+Cl        慢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B.Cl和COCl是该总反应的中间产物,也是该总反应的催化剂
C.c(CO)、c(Cl2)分别增大相同的倍数,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前者大
D.第三步反应的有效碰撞频率较大
10 . 由簇介导的光辅助水蒸气重整甲烷的两个连续催化循环机理如图所示(“UV”代表紫外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循环中起催化作用
B.该反应可用于制取合成气
C.过程中包含反应
D.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V的价态均不变
2022-08-25更新 | 1084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