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状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某温度下反应,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mol·L mol·L时,上述反应
A.缺条件,无法判断B.逆向进行
C.达到平衡状态D.正向进行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1)在恒容密闭容器进行反应Ⅰ,测得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__________0,其理由是__________
②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             B.容器内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③若1200℃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g)、的浓度分别为2mol/L、2mol/L、4mol/L、4mol/L,此时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理由是__________
(2)某温度时在另一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Ⅱ,若开始时通入CO1mol,2mol,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平衡时总压强为PkPa.
①0-5min,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平衡时,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
2024-03-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恒温恒容体系下,氨气的催化氧化过程会发生下列两个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加入催化剂,两反应平衡均正向移动
B.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充入氦气,两反应平衡均不移动
2024-02-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储存还原技术法(NSR)利用催化剂消除汽车尾气中的,其原理:
(1)已知:①;②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
(2)NSR反应机理及相对能量如图(TS表示过渡态):

反应过程中,速率最慢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模拟NSR反应,反应过程中c(NO)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①曲线a和b中,表示在该温度下使用NSR催化技术的是曲线________(填“a”或“b”)。
②曲线b中前10min内CO的平均反应进率v(CO)=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A.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D.的浓度保持不变
④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15min时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1L,20min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NO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应的点可能是点________(填“A、B、C、D或E”)。
(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图2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2可知工业使用的最佳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人类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缓解温室效应,的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之一、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回收和利用的方案。
(1)人体血液中存在平衡,当人呼吸过快或过深,体内失去二氧化碳太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手脚发麻、头晕。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
(2)利用制备可以实现变废为宝,3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容器内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断开2molC=O键的同时断开4molC-H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小于1.6mol/L
②从反应开始到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
③3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④50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容器中有。则_____0(填“>”“<”或“=”)
10-11高三·山东济宁·阶段练习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CO)=v(H2O)
C.生成n molCO的同时生成n molH2
D.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键
2024-01-19更新 | 288次组卷 | 64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在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最初加入,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时,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有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       d.
(3)利用图中数据计算:时A物质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下列措施既能提高反应物A(g)的平衡转化率,又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恒容条件充入氩气
c.加入催化剂       d.增大初始投料比
(5)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则此时该反应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2024-01-15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8 .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Ⅰ.已知:H=akJ·molK1
H=bkJ·molK2
H=ckJ·molK3
(1)写出CO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H用含a、b、c表达式表示),并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用)K1、K2、K3表示)。
Ⅱ.用H2还原CO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CH3OH;H<0
(2)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CO2、H2、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3)T1℃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合成CH3OH(g),测得5分钟后反应达平衡,平衡后压强是初始压强的,求v(H2)= ______
(4)用还原CO2合成CH3OH反应中在起始物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250℃时,x(CH3OH)随压强(p)的变化及在Pa时x(CH3OH)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______(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恒温时(T=250℃),x(CH3OH)=0.1时,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此条件下该反应的Kp=______Pa-2(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3-12-2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优质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9 .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2.43.44.86.89.4
A.该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
D.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
2023-12-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2023年9月23日晚,随着亚运会主火炬的点燃,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正式开幕。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燃料,彰显了中国打造碳中和亚运会的成果。
I.甲醇作为火炬燃料亮相世界,为甲醇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甲醇技术路线有望成为中国绿色能源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
反应Ⅱ: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1)在一定条件下将充入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5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段时间的反应速率(用表示)为___________。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加入,则化学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Ⅰ中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a.充入CO             b.将从体系中分离       c.升高温度             d.选用新型高效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Ⅱ,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消耗的同时生成
Ⅱ.近年,甲醇的制取与应用在全球引发了关于“甲醇经济”的广泛探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为零碳甲醇的重要来源,在某催化加氢制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4)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的混合气体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Ⅱ,已知反应Ⅱ的反应速率v(正)(正),v(逆)(逆),k(正)、k(逆)为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
①当转化率达到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若反应Ⅱ的k(正),平衡时反应速率v(逆)___________
②由实验测得,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几乎又变回16,原因是___________
(5)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选择性(转化为在总转化量中的占比)的影响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其平衡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