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0 道试题
1 . 用一碘甲烷热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曲线X表示的物质的量分数
C.以前,温度对反应Ⅱ的影响是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的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昨日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研究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对航天建设有重要意义。
(1)回收利用是目前解决长期载人航天舱内供氧问题的有效途径,科研人员研究出其物质转化途径如图1:

①反应A为   ,该反应是回收利用的关键步骤。将原料按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虚线为平衡时的曲线)。空间站的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的方法来提高的转化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用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利用合成甲醇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
II.
一定条件下向某刚性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催化剂(cat1,cat2)下经相同反应时间,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甲醇的选择]随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

①由图3可知,催化效果cat1___________cat2(填“”“”或“”)。
②某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的选择性为,反应II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保留1位有效数字)
(3)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的可循环系统,可以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同时也回避了的难储存问题,装置如图4:

①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有___________
②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如果将电解质溶液换为溶液,对合成甲醇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从而实现的综合利用。图5为理想的的立方晶胞模型,但是几乎不存在完美的晶型,实际晶体中常存在缺陷如6,该缺陷晶型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选修)试卷
3 . 利用和CO反应生成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和CO发生上述反应,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一定,平衡时CO和的转化率、的产率及随起始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的产率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增大,的选择性一直在减小
B.曲线d表示的产率随的变化
C.,反应达平衡时,的选择性为
D.当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I、II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选修)试卷
4 . 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H=﹣164.7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H=41.2kJ•mol1
反应Ⅲ:2CO(g)+2H2(g)=CO2(g)+CH4(g)△H=﹣247.1kJ•mol1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4mol H2,平衡时CH4、CO、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I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该反应最佳控制温度在800℃~1000℃之间
D.提高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化学热身测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主要反应有:
Ⅰ:CH4(g)+CO2(g)2CO(g)+2H2(g)   ΔH1=+247kJ/mol,K1
Ⅱ:CO2(g)+H2(g)CO(g)+H2O(g)   ΔH2=+41kJ/mol,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Ⅱ的ΔS<0
C.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
D.该工艺每转化0.2mol CO2可获得0.4molCO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化学试题
6 . 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能有效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
(1)ZnO水悬浊液吸收烟气中SO2后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所示。

   

①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mim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见图-2)。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O2催化氧化。其他条件相同时,调节吸收SO2得到溶液的pH在4.5~6.5范围 内,pH越低SO生成速率越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镁法工业烟气脱硫并制备MgSO4·H2O,其过程可表示为:

①在搅拌下向氧化镁浆料中匀速缓慢通入SO2气体,生成MgSO3,反应为Mg(OH)2+H2SO3 =MgSO3+2H2O,其平衡常数K与Ksp[Mg(OH)2]、Ksp(MgSO3)、Ka1 (H2SO3)、Ka2 (H2SO3)的代数关系式为K=___________;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提高氧化镁浆料吸收SO2效率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浴加热氧化镁浆料                           
B.加快搅拌速率
C.降低通入SO2气体的速率                    
D.通过多孔球泡向氧化镁浆料中通SO2
②在负载钴的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MgSO3被O2氧化为MgSO4.其他条件相同时,浆料中MgSO3被O2氧化的速率随pH的变化如图-3所示。在pH=6~8范围内,pH增大,浆料中MgSO3的氧化速率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碱式硫酸铝[(1−x)Al2(SO4)3·xAl(OH)3]溶液用于烟气脱硫,其x值的大小影响碱式硫酸铝溶液的脱硫效率。通过测定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x的值,测定方法如下:
步骤1: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0 mL,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2.3300 g。
步骤2: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 mL,稀释至25.00 mL,加入0.1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25.00 mL,调节溶液pH约为4.2,煮沸,冷却后用0.08000 mol·L−1Cu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CuSO4标准溶液20.00 mL(已知Al3+、Cu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
计算(1−x)Al2(SO4)3·xAl(OH)3中的x值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通过反应I:4HCl(g)+O2(g)=2Cl2(g)+2H2O(g)可将有机氯化工业的副产品HC1转化为Cl2.在0.2MPa、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2条件下,不同温度时HC1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uCl2,能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II:2CuCl2(s)+O2(g)=2CuO(s)+2Cl2(g)   ΔH=125.6 kJ·mol−1
反应III:CuO(s)+2HCl(g)=CuCl2(s)+H2O(g)   ΔH=-120.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的 ΔH=5.6 kJ·mol−1
B.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均能提高反应I中HCl的平衡转化率
C.0.2MPa、500℃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CuCl2,延长反应时间,能使HCl转化率从X点的值升至Y点的值
D.在0.2MPa、500℃条件下,若起始<2,充分反应,HCl的转化率可能达到Y点的值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利用甲醇(CH3OH)和甲苯(Tol)发生甲基化反应可以获得对二甲苯(p-X)、间二甲苯(m-X)和邻二甲苯(o-X),反应过程中还有乙烯生成,涉及的反应有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反应IV      
研究发现,在密闭容器中,101kPa、,平衡时甲苯的转化率、反应I的选择性及反应IV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IV的平衡常数先增大后减小
C.在400~600K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 基本不变
D.800K下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 保持不变
2024-06-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9 . 利用可实现对石膏中元素的脱除,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均为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各固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石膏中元素的脱除效果可用脱硫率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
B.图中曲线表示平衡时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一定温度下,加入固体或增大体系压强,均可提高平衡时的脱硫率
D.其他条件不变,下,时,越多,平衡时的脱硫率越高
2024-06-01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二)(二模)化学试题
10 . 铁触媒作用下,N2和H2合成NH3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其反应机理可简单表示如图(*表示吸附态,中间部分表面反应过程未标出):

已知: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液化分离出产物NH3,可能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
C.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可降低该反应的焓变
D.“加压”可加快反应速率,但氨的产率降低
2024-06-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