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常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过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强氧化剂,也能作为封闭生态系统的CO2吸收剂和生氧剂,其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CO3+O2。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两种同周期原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填写元素符号)。反应中破坏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
(2)S和O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主族,非金属性:S______O(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
(3)过氧化钠在日常保存时常因发生反应:,而发生变质。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
②向保存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过氧化钠中通入少量O2,固体质量将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将______
(4)利用如图装置探究Na2O2与SO2反应的产物。实验中当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有同学猜测,B中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亚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

①该同学认为存在硫酸钠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是否存在硫酸钠。简要地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2 .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1)氯水中具有漂白性,能杀菌消毒。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工业上可采取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的离子交换膜为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4)以为原料,用氧化制取,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如下:
上述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通过控制合适条件,分两步循环进行,可使转化率接近100%,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过程Ⅰ的反应为:
①过程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Ⅰ流出的气体通过稀溶液(含少量酚酞)进行检测,氯化初期主要为不含的气体,判断氯化结束时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相同条件下,若将氯化温度升高的300℃。溶液中出现上述现象的时间将缩短,其原因为______
④实验测得在不同压强下,总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i 平衡常数比较:K(A)_________K(B)(填“>”“<”或“=”)。
ii 压强比较:p1_______p2。(填“>”“<”或“=”)
2020-05-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加热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装置Ⅳ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已知Cu2和Fe3完全水解时,溶液的pH分别为6.4和、3.7,请你运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解释加入CuO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在CuCl2溶液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aq) (蓝色)+4Cl(aq) (aq)( 黄色) +4H2O(l)。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___________
②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a._________,b.___________
(4)由CuCl2溶液得到CuCl2·2H2O的过程中要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 . 石油工业生产中各个环节(如钻井、采油、油气输送和炼制)会产生硫化氢等废气,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S(g)⇌S2(g)+2H2(g)   ΔH1=+180kJ⋅mol−1
②CS2(g)+2H2(g)⇌CH4(g)+S2(g)   ΔH2=−81kJ⋅mol−1
(1)利用H2S与CH4反应制备H2
CH4(g)+2H2S(g)⇌CS2(g)+4H2(g)ΔH3则ΔH3=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填“高温”或“低温”)。
(2)利用H2S热分解制备H2
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H2S发生反应①,H2S分解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P1、P2和P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②T1温度下反应①的Kp=___________Mpa.(Kp是以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H2S发生反应①,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H2S的转化率与容器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c点的Q=K
B.正反应速率a>c
C.平衡常数Ka=Kb
D.在a点再通入H2S,平衡后H2S的转化率将增大

(4)H2S的回收与利用先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H2S气体,再将吸收后的溶液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电解,碱性条件下,S2−被氧化生成S。阳极区电解后溶液加入硫酸可得到单质硫。

①Na+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填“左到右”或“右到左”)。
②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CO2制备CH3OH可实现CO2的能源化利用,同时甲醇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广阔。制备CH3OH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
(1)温度为523K时,测得上述反应中生成8.0gCH3OH(g)放出的热量为12.3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和6moH2,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已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K=1/40某时刻测得c(CH3OH)=1mo/L,此时反应___________(填“已经达到“或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3)工业上用CO2制备CH3OH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副反应:CO2(g)+H2(g) CO(g)+H2O(g)   △H=+41.2kJ/mol,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2):n(H2)=1:3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
①不同温度和压强下,CH3OH平衡产率和CO2平衡转化率分别如图1、图2。

i.图1中,压强p1___________p2(填“>”“=”或“<”),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ii.图2中,压强为p2,温度高于503K后,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测得压强为p3时,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CH3OH产率如图3。图3中523K时的CH3OH产率最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字母序号)。

a.此条件下主反应限度最大     b.此条件下主反应速率最快       c.523K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强
③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乙,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T(K)CO2实际转化率(%)甲醇选择性(%)【注】
54312.342.3
55315.339.1
【注】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2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4)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电解CO2可制取甲醇,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极a是_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5)利用甲醇可制成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B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八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研究、CO等气体的无害化处理对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有重要意义。
(1)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H-HC-OC≡O(CO)H-OC-H
E(kJ·mol)4363431076465413
①若有1mol生成,该反应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能量。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发生上述反应,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过程中不变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C.往容器中充入H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2)利用反应,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测得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
②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___________;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可用电化学原理处理制备硫酸,装置图如图,电极为多孔材料。电极M为___________极;写出N极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

   

7 . 研究氮氧化物的相关反应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在恒压、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转化为的转化率如图-1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①反应_______0(选填“=”、“>”或“<”)。
时,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为(图中X点),不改变温度和压强且不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
由一步快反应和一步慢反应组成,在反应过程中检测到的反应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电解可制备,装置如图-2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电路中每转移电子,阴极理论能处理的体积为_______L(标准状况下)。
②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需补充物质A。A的化学式为_______,补充物质A的理由为_______
2023-02-11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实验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8 . 金属锂的化学性质与镁相似,在加热的条件下锂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锂。某课题组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制备氮化锂(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①实验室用溶液和溶液共热制备。②遇水剧烈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将锂保存在_______(填“煤油”“石蜡”或“水”)中;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2)本实验的步骤有:①装药品;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点燃C处酒精灯。则正确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3)氮化锂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①下列有关储氢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B.储氢过程中两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若两反应中生成等量的,则转移电子数之比为
D.反应中涉及的3种单核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
(2氨基锂)是_______(填“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③氮化锂储存氢气最多可达质量的_______(精确到0.1)。
2022-11-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9 .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倍受关注。
I.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2NH3(g)+CO2(g) CO(NH2)2(s)+H2O(g) ∆H= -87 kJ/mol。
(1)有利于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2)研究发现,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变化如下图甲所示:
第一步: 2NH3(g)+CO2(g)NH2COONH4(s) ∆H1
第二步:NH2COONH4(s) CO(NH2)2(s)+H2O(g) ∆H2

①图中ΔE=_______kJ/mol。
②反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反应(填“第一步”或“第二步”),理由是_______
II.以CO2和CH4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 CO2(g)+CH4(g) 2CO(g)+ 2H2(g)。
(3)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2 mol的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 +CO2 (g) 2CO (g)+2H2(g),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反应速率: 2v(CO2)=v (H2) D.同时断裂2molC- H键和1 molH-H键
②由图乙可知,压强P1_______P2 (填“>”“<”或“=”,下同); Y点速率v_______ v
③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x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Kp,则X点对应温度下的Kp=_______(用含P2的代数式表示)。
III. 电化学法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
在强酸性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可制得乙烯,其原理如图丙所示:

(4)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该装置中使用的是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2022-05-12更新 | 309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O2(g) =SO2(g)+H2O(g) ΔH1
2H2S(g)+SO2(g) =S2(g)+2H2O(g) ΔH2
H2S(g)+O2(g) =S(g)+H2O(g) ΔH3
2S(g) =S2(g) ΔH4
则用ΔH1、ΔH2、ΔH3来表示ΔH4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甲烷能催化还原NO2,得到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且知反应消耗1.6 g甲烷时,放出热量86.7 kJ,写出甲烷催化还原N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N2(g)+O2(g)2NO(g) ΔH1 =+180.5kJ·mol-1
C(s)+O2(g)CO2(g) ΔH2 =-393.5kJ·mol-1
2C(s)+O2(g)2CO(g) ΔH3 =-221.0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使用氢能源可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利用甲醇与水蒸气反应可以制备氢气:CH3OH(g)+H2O(g) =CO2(g)+3H2(g) ΔH,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①ΔH___________0(填“>”“=”或“<”)。
②途径(Ⅰ)的活化能 E=___________
③途径(Ⅰ)变为途径(Ⅱ):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反应热(Δ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步骤三: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④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⑤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有误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