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实验室探究NaHSO3溶液与Cu2+的反应。
I.如图所示制备(经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
(2)写出C中制备NaHSO3的离子方程式____
II.探究NaHSO3溶液与Cu2+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硫酸亚铜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3)加入NaCl固体后产生的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经检验分别是SO2和CuCl,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NaCl固体发生反应的原因。
a.Cl-改变了HSO的还原性
b.Cl-改变了Cu2+的氧化性
用原电池原理进行试验,探究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编号实验1实验2
实验
现象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
①由实验1、2可知原因a不合理,依据是_____
②实验3: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因b合理。

ⅰ.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____
ⅱ.写出B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
ⅲ.请从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Cl-与Cu2+的还原产物Cu+形成沉淀,____,使HSO与Cu2+的反应能够反应完全。
III.金能与浓硝酸发生微弱反应生成Au3+,短时间几乎观察不到金溶解。金易溶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混合]
已知:Au3++4Cl-+H+HAuCl4
(4)利用(3)中实验探究的结论,分析“王水”溶金的原理:____
2022-05-31更新 | 1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不具有说服力,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B.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将ii中加入试剂更换为3滴1mol/LKCl溶液,记为现象c,则平衡逆向移动,现象c比现象b红色更浅
2023-12-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B.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2020-07-09更新 | 26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B.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验证沉淀转化:AgCl转化为D.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装置略)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计时器未画出)B.证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C.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研究酸碱性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A.AB.BC.CD.D
2023-10-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资料显示,I2-KI溶液可以清洗银镜。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银镜在I2-KI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已知:I2微溶于水,易溶于KI溶液,并发生反应I2+II(棕色),I2和I氧化性几乎相同;[Ag(S2O3)2]3−在水溶液中无色。
探究1:I2-KI溶液(向1mol·L−1KI溶液中加入I2至饱和)溶解银镜
【实验i】

(1)黄色固体转化为无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能证明②中Ag已全部反应、未被包裹在黄色固体内的实验证据是_____
探究2:I2-KI溶液能快速溶解银镜的原因
【实验ii~iv】向附着银镜的试管中加入相应试剂至浸没银镜,记录如下:
序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
ⅰi4mL饱和碘水(向水中加入I2至饱和,下同)和少量紫黑色I2固体30min后,银镜少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与紫黑色固体接触部分银镜消失,紫黑色固体表面上有黄色固体,上层溶液接近无色;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
ⅱi4mL饱和碘水和0.66gKI固体(溶液中KI约1mol·L−1)15min后银镜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试管壁上仍有未溶解的银镜,溶液无色
iv4mL1mol·L−1KI溶液放置24h,银镜不溶解,溶液无明显变化
(3)ⅰi中,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由i、iii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探究3:I的作用
【实验v】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左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检流计指针向
右微弱偏转,检流计读数为amA;
2.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饱和碘水,指针继续向
右偏转,检流计读数为bmA(b>a);
3.向左侧烧杯中加入_____,指针继续向右偏转,检流计读数cmA(c>b),有_____生成。
说明:本实验中,检流计读数越大,说明氧化剂氧化性(或还原剂还原性)越强。
(6)步骤1接通电路后,正极的电极反应物为_____
(7)补全步骤3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
(8)综合上述探究,从反应速率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i中I2-KI溶液能快速全部溶解银镜的原因:_____
2024-04-15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海淀区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7 . 下列实验中,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及操作
向右轻轻推动活塞压缩体积

分别测定20℃和80℃蒸馏水的电导率
现象气体红棕色先变深再变浅溶液血红色加深80℃蒸馏水的电导率大于20℃的加入粉末后电导率增大
解释压强增大,平衡先逆向移动,再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在水中存在
A.AB.BC.CD.D
8 . I.某小组对Cu与浓HNO3的反应进行研究。记录如下:

装置药品现象
实验10.64gCu片(0.01mol) Cu片和20.0 mL浓HNO3Cu片消失,得到绿色溶液A,放置较长时间后得到蓝色溶
液B,……

(1)Cu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II.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
(2)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
进行实验2:先将NO2通入B中,再鼓入N2,结果证实假设成立。
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
i.溶有NO2的浓HNO3呈黄色;水或稀HNO3中通少量NO2溶液呈无色。
ii.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2NO2+H2O= HNO3+HNO2
HNO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
iii.能与Cu2+反应:Cu2+(蓝色)+4(绿色)
据此,丙进一步假设:
①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
②可能是A中生成了使溶液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现象
实验3i.配制与溶液A的c(H+)相同的HNO3溶液,取20.0mL,通入NO2气体溶液呈黄色
ii.再加0.01molCu(NO3)2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溶液变为绿色
iii.加水稀释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4i.向20.0mL0.5mol/L Cu(NO3)2蓝色溶液中通入少量NO2溶液呈绿色
ii.加入稀H2SO4有无色气体放出,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很快变为蓝色
①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H2SO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
9 . 某小组探究含Cr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Cr元素的常见粒子: (橙色)、 (黄色)、CrO5(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Cr3+(绿色)、Cr(OH)3(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亮绿色)。
ii.H2O2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O2不能氧化+3价铬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mol•L-1K2Cr2O7溶液
I先滴入稀硫酸至pH≈2,再滴入5滴5%H2O2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H2O2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2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 (橙色)+H2O2 (黄色)+2H+。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2)I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预测有Cr(OH)3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
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3价铬元素被H2O2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I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NaOH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_。然后滴入NaOH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NaOH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_色。
②乙同学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H2O2的氧化性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右侧烧杯的溶液中,氧化剂是_____
开始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分别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i.向左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蓝灰色沉淀,继续缓慢滴入NaOH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子从左向右运动),此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i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有微小气泡生成,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左侧无明显变化。此时原电池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与H2O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填“>”或“<”):
酸性条件下, _____H2O2;碱性条件下, _____H2O2
10 . 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电解CuCl2溶液实验,发现电解后(电极未从溶液中取出)阴极上析出的铜会消失。为探究铜“消失”的原因,该小组同学用不同电解质溶液(足量)、在相同时间内进行如下实验。
装置

序号电解质溶液实验现象(电解后)
I溶液溶液仍呈蓝色,附着的铜层无明显变化
II溶液溶液由蓝色开始变为浅黄绿色,2min后溶液变浑浊
III溶液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深黄绿色(略黑),附着的铜层变薄
已知:①(无色)③;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的减小,原因是
B.浓溶液呈绿色原因是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C.II中溶液变浑浊,推测难溶物为
D.III中溶液变为深黄绿色,推测原因是,溶液中增大
2022-12-29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