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
(1)向2mL0.1mol/LK2Cr2O7溶液中滴加5滴6mol/L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向上述溶液中再滴加10滴6mol/LH2SO4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3-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固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   溶液为橙色,溶液为黄色。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
序号试剂X
溶液
溶液
5~15滴浓盐酸
5~15滴溶液
Ⅰ.方案讨论
(1)ⅰ~ⅳ中依据减少生成物浓度可导致平衡移动的原理设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已知为黄色沉淀。某同学认为试剂X还可设计为溶液,加入该试剂后,平衡向着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Ⅱ.实验分析
序号试剂X预期现象实际现象
溶液溶液变黄溶液橙色加深
溶液溶液橙色加深溶液颜色变浅
5~15滴浓盐酸溶液橙色加深溶液橙色加深
5~15滴溶液溶液变黄溶液变黄

(3)实验ⅰ没有观察到预期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实验ⅱ的原因与其相似。
(4)通过实验ⅲ和ⅳ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
(5)某同学认为将ⅲ中浓盐酸替换为浓硫酸也可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用浓硫酸替换浓盐酸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6)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溶液与浓盐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实验i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
①方案一:取5mL浓盐酸,向其中加入15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绿色(水溶液呈绿色),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方案二:___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学林高中系列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3 . 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被C2H5OH还原
C.K2Cr2O7的氧化性强于K2CrO4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恢复橙色
2024-03-0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化学试题
4 . 汽车尾气在稀土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C.其它条件相同,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
D.若反应在恒温体积固定的条件下进行,平衡后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2024-02-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金属铂(Pt)对气体(特别是H2、O2和CO)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常用来做电极材料,从某废旧电极材料(主要含有Pt、C、Al2O3、MgO)中回收Pt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焙烧”之前将废旧电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人员采用三种不同的浸出液分别研究过程Ⅱ中Pt的浸出率。所用浸出液甲、乙、丙分别是HCl-H2SO4-NaClO3、HCI-NaClO3和HCl-H2O2
①将浸出液为乙时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3Pt+___________Cl-+___________+___________=3[PtCl6]2-+___________H2O
②当NaClO3或H2O2作为氧化剂浸出等量Pt时,n(NaClO3):n(H2O2)=___________
③c(H+)相同、浸出时间相同时,甲、乙、丙三种浸出液对Pt的浸出率如下表。[注:c(NaClO3)按照②中的物质的量关系换算成c(H2O2)计]。
编号氧化剂浓度/mol·L-10.10.20.30.4
HCl-H2SO4-NaClO3对Pt的浸出率/%72.778.277.575.4
HCl-NaClO3对Pt的浸出率/%79.685.3.82.181.6.
HCl-H2O2对Pt的浸出率/%80.085.6.83.282.5
a.以HCl-NaClO3为例,说明当其中氧化剂浓度大于0.2mol/L时,Pt的浸出率降低的原因:随着c(NaClO3)增大,其氧化性增强,部分___________还原而消耗。
b.氧化剂浓度均为0.2mol/L时,甲中Pt的浸出率最低的可能原因:由于三种浸出液中的c(H+)均相同,
(3)过程Ⅲ中萃取剂(R3N)的萃取机理如下(O表示有机体系,A表示水溶液体系)。
ⅰ.R3N(O)++R3NHCl(O)
ⅱ.2R3NHCl(O)+(R3NH)2[PtCl6](O)+2
①分离操作x是___________
②“反萃取”时向含Pt的有机物中加入NaOH溶液,可使[PtCl6]2-进入水溶液体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6 . 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H4Cl溶于D2O使溶液显酸性: NH+ D2ONH3•D2O +H+
B.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黑色沉淀:Cu2+ +H2S=CuS↓+2H+
C.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浊液变黑:2AgCl(s)+S2-(aq)Ag2S(s)+2Cl-(aq)
D.向Na2CrO4溶液中滴加浓硫酸,溶液变为橙色:2CrO+2H+ Cr2O+H2O
2024-01-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CO的平衡转化率a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温度: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C.
D.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关系为
8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1)已知颜色深浅(I)与有色物质浓度(c)和观察深度(L)的乘积成正比:(式中k为常数)。在a、b两支容积均为30mL的针筒中分别抽入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①将a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mL处,从视线1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将b针筒活塞迅速拉至20mL处,从视线2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将溶液(接近无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将得到的红色溶液分为两等份。甲、乙两同学分别取一份向其中加入少量KCl(s)。
①甲同学根据中学所掌握知识预测红色应该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②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该反应为配位反应,且学习到更多配离子,如冰晶石中、银氨溶液中等。因此预测红色应该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理由:___________
9 . 工业上冶炼钙的原理如下。方法1:电解法。电解熔融制备钙。方法2:铝热法。铝与氧化钙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反应生成钙蒸气,收集、冷凝得到钙,如。已知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
物质CaOAlCa
熔点/℃20542580194782660842
沸点/℃2980285017816002467148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方法1的阴极产物为
B.方法2保持“真空”条件,避免钙与等物质反应
C.工业上用方法1的副产物可制备盐酸、漂粉精等
D.用平衡移动原理可以解释方法2的化学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