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硫酰氯(SO2Cl2)可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等。实验室利用SO2和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SO2Cl2[SO2(g)+Cl2(g)SO2Cl2(l) ΔH=-97.3kJ/mol],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省略)。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有强腐蚀性,不宜接触碱、醇、纤维素等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回答下列问题:

I.SO2Cl2的制备
(1)水应从___(选填“a”或“b”)口进入。
(2)制取SO2的最佳组合是___(填标号)。
①Fe+18.4mol/LH2SO4
②Na2SO3+70%H2SO4
③Na2SO3+3mo/LHNO3
(3)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4)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装置甲置于冰水浴中,原因是___
(5)反应结束后,分离甲中混合物的最佳实验操作是___
II.测定产品中SO2Cl2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1.5g产品加入足量Ba(OH)2溶液,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将所得溶液均放入锥形瓶中;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0.2000mol·L1的AgNO3溶液l00.00mL;
③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④加入NH4Fe(SO4)2指示剂,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终点所用体积为10.00mL。
已知:Ksp(AgCl)=3.2×10-10 Ksp(AgSCN)=2×10-12
(6)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
(7)产品中SO2Cl2的质量分数为___%,若步骤③不加入硝基苯则所测SO2Cl2含量将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 .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合成原理为:
(1)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因为,所以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因为,所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在高温下进行是为了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的浓度之比为1∶3∶2
B.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温度时,固定氮气的投入量,起始氢气的物质的量与平衡时氨气的百分含量关系如图:

①图像中的关系是:_______(填“>,<或=”)。
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
③合成氨工业中,为提高氨气的平衡产率,除适当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4)恒温下,向一个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过程中对的浓度进行检测
①20min后,反应达平衡,氨气的浓度为,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且此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为p,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如,p为平衡总压强,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②若维持容器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加入,再次达平衡后,氨气的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3 . 为减少大气污染,科学家采取多种措施处理工业废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x)、SO2等。回答下列问题:
(1)某脱硝反应机理如图所示,Cu+的作用为____,C2H4参与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2)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其反应原理主要为:4NH3(g)+4NO(g)+O2(g)4N2(g)+6H2O(g) H=-1627kJ·mol-1
①若有3molNO参与反应,则被NO氧化的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
②催化还原时应控制反应温度在315~400℃之间,反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
③350℃时NO的百分含量与氨氮比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只改变氨气的投放量,当>1.0时,烟气中NO含量反而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ClO2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是性能优良的脱硫脱硝试剂。
①ClO也是性能优良的脱硫脱硝试剂,Cl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某研究小组用ClO2进行单独脱除SO2实验时,测得SO2的脱除率随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当3<pH<7时,随pH的增大,SO2脱除率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在pH约7.8之后,随pH的增大,SO2脱除率又开始升高,其原因是____
4 . 许多含氯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灭菌消毒剂。
(1)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在溶液中存在等微粒。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变化情况如题图-1所示(未画出)。其他条件相同时,以溶液为吸收剂,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题图-2所示。

①25℃时,_______。25℃时,浓度均为的HClO2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_______(填“>”“<”或“=”)。
②酸性条件下,NaClO2能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温度高于60℃时,NO氧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ClO2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氧化性随着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ClO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可歧化为NaClO3和NaClO2。以ClO2为吸收剂进行脱硫,实验时测得SO2的脱除率随溶液pH变化如题图-3所示。

①当时,随pH的增大,SO2脱除率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
②在pH约7.6之后,随pH的增大,SO2脱除率又开始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
2022-06-29更新 | 4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Pd/Al2O3是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一种废Pd/Al2O3纳米催化剂主要成分及含量:Pd 0.3%,Al2O3 92.8%,SiO2 5.0%,Co、Pt和炭共约1.0%。采用如下工艺从中提取金属Co和P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2比方法1后续回收流程相对简单,但工业上不常用方法2,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
(2)“酸浸②”时,Pt和Pd分别转化为PtCl和PdCl,请写出Pd转化为Pd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为了精准投料,需要测定“络合”过程加入的氨水溶液的浓度。待测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选出正确操作完成“量取”操作:蒸馏水洗涤→加入待装液3~5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

a.加液至“0”刻度以上2~3cm
b.倾斜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滴定管内壁,挤压玻璃球,放液
c.调整至“0”或“0”刻度以下,静止1min,读数
d.将滴定管尖端插入锥形瓶内约1cm,放一定体积液,读数
e.右手拿住滴定管使它倾斜30°,左手迅速打开活塞
f.橡皮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a处,放液
g.橡皮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b处,放液
h.橡皮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c处,放液
(4)“络合”过程后得到Pd(NH3)和Pt(NH3),“沉淀”时,搅拌滴加盐酸调节pH将[Pd(NH3)4]Cl2转化为[Pd(NH3)2]Cl2沉淀,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现该转化的原因_______
(5)已知:常温下,Ksp[Co(OH)2]=10−15,Ksp[Al(OH)3]=10−32。若滤液①中c(Co2+) = 0.01 mol·L−1,则分离出Al(OH)3沉淀需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当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认为已沉淀完全),调节pH可以选择的最佳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A.Al2O3 B.NaOH C.CoO D.NaHCO3
2022-08-1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是新能源领域中与油气行业现有业务结合最紧密的一类,而制氢成本过高,仍是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挑战之一、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是目前工业制氢最为成熟的方法,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CH4(g) +H2O(g) CO(g) +3H2(g) ΔH1>0
反应II CH4(g) +2H2O(g) CO2(g) +4H2(g) ΔH2>0
反应III CO(g) +H2O(g) CO2(g) +H2(g) ΔH3
(1)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O-HH-HC=OC≡O( CO)
键能/(kJ·mol -1)4634368031075
则ΔH3=___________,若反应III的正反应活化能Ea(正) =83 kJ· mol-1,则逆反应活化能Ea(逆)= ____kJ·mol-1
(2)①恒温条件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g)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III,欲使CO的转化率和H2的产率同时提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②已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实验表明,向体系中投入CaO固体可以增大H2的体积分数,选用相同质量、不同粒径的CaO固体进行实验时,结果如图甲所示。投入微米级CaO比纳米级CaO,H2的平衡体积分数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在一恒容绝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1:2投入CO(g)和H2O(g),发生反应III,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能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H2体积百分含量                                   B.体系温度
C. C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D.混合气体密度
(3)不同压强下,按照n(CH4):n( H2O) =1:3投料发生上述三个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α(CH4)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CH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向2 L容器中充入1 mol CH4(g)和3 mol H2O(g) ,t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中CO为mmol,CO2为nmol。则tmin内CH4的消耗速率为___________mol·L-1·min-1,反应III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m,n,t的代数式表示)
2022-06-05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金属铬坚硬,耐腐蚀,可做镀层金属,并且在制皮革,羊毛,火柴,颜料等方面均有其应用。但是Cr(Ⅵ)致癌,因此国家对废水中Cr含量有严格的排放标准。已知: Ksp[Cr(OH)3]= 1 ×10-32
(1)基态Cr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2)还原法
①可以选择焦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为HSO、SO)处理含铬(VI)废水,处理费用低。其工艺流程如图: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②Cr2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其他条件相同,pH<2.5时pH过低,充分反应后除铬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
③室温下,加入石灰乳调节pH,当Cr3+完全沉淀时[c(Cr3+)≤1 ×10-6mol/L],溶液pH范围是 _______
(3)Fe3O4/纳米Fe去除法
(i)某研究小组经查阅资料,发现磁铁矿Fe3O4辅助纳米Fe可以降解废水中的Cr2O。为验证其准确性,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同时间内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实验编号纳米 Fe(g/L)Fe3O4(g/L)Cr2O实际降解率
10.05051.4%
2027.12%
30.05286.67%
(ii)依据如下两个图示信息,上述实验3降解Cr2O效率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_
2022-04-20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8 . 镁条投入盐酸时,快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投入热水时,其表面会附着微量气泡。受此启发,某兴趣小组对Mg与NaHCO3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向7.5 mL1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长3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I.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1)经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有H2,实验室检验H2的方法为__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有CO2,并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图1、图2中曲线②均为对应加入镁条的数据):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
2分别称取两份6.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塑料瓶中(其中一个加入0.1g镁条),塞紧CO2气体传感器,采集数据,各重复实验1次,得到图1所示曲线
3分别称取两份30.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烧杯中(其中一个加入1.1g镁条),插入pH传感器,搅拌并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

图1中曲线②对应的CO2含量逐渐增大的原因为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合实验3解释,随着时间推移,图1中曲线②的数值低于曲线①的原因为_______
II.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比与热水反应快的原因。
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溶液中的Na+或HCO加快了该反应的发生,对比实验1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向_______溶液中加入长3 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3)结合实验1和4,可知溶液中的HCO加快了反应的发生。
①实验4中横线处内容为_______
②查阅文献可知,Mg(OH)2质地致密,MgCO3质地疏松,请结合必要的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HCO能加快该反应的原因为_______
III.探究固体浑浊物的组成。
文献显示,固体浑浊物为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不同方案,测定混合物组成。
(4)甲同学借助下图装置(可重复选用),通过测定固体热分解产物水及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其组成。按照该方案,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编号)。


(5)乙同学只测定了固体浑浊物在热分解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42 g和2.00g,据此计算出固体浑浊物中n[Mg(OH)2]:n[MgCO3]=_______
2022-04-09更新 | 113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一模)化学试题
9 . 国家规定,排放的废水中氟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L-1,砷的含量不得超过0.5mg·L-1。硫酸工厂废水中除含有稀硫酸外,还含有H3AsO3、H2SiF6等物质。工业上常通过化学沉淀和氧化、吸附沉降处理废水,实现水体达标排放。
(1)化学沉淀:向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以Ca(OH)2为主]、过滤。滤渣中主要含有CaSO4、CaF2、SiO2和少量Ca3(AsO3)2
①Ca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
②写出该过程中H2SiF6和石灰乳反应生成CaF2、Si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充分沉淀后测得废水中F-的含量为19.0mg·L-1,此时SO的浓度为____mol·L-1。[已知:Ksp(CaSO4)=5.0×10-5、Ksp(CaF2)=5.0×10-9]
(2)氧化、吸附沉降:利用NaClO和FeSO4进一步处理废水中残余的As(III)。已知:
ⅰ.NaClO能将As(III)氧化为As(V)、Fe(II)氧化为Fe(III)。形成的Fe(OH)3胶体吸附废水中的As(V)物种而沉降。
ⅱ.As(III)和As(V)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向化学沉淀后的废水(pH≈8)中加入NaClO溶液,写出As(III)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以下两种方式向废水样中添加NaClO和FeSO4溶液。方式I:先加NaClO溶液,再加FeSO4溶液;方式II:先加FeSO4溶液,再加NaClO溶液。反应相同时间,测得As(III)的氧化效果方式II不如方式I,原因是____
2022-05-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10 . 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刚性容器中按物质的量比1︰1充入甲醇和异丁烯(用R表示),分别在T1和T2两个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W:CH3OH(g)+R(g)W(g)   ΔH。异丁烯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ΔH>0
B.vM=vB>vA
C.维持T2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W,新平衡时W的百分含量减小
D.T1时,容器内起始总压为p0 kPa,则用分压表示的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kPa-1
2021-03-07更新 | 1360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0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