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某小组探究含Cr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Cr元素的常见粒子: (橙色)、 (黄色)、CrO5(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Cr3+(绿色)、Cr(OH)3(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亮绿色)。
ii.H2O2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O2不能氧化+3价铬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mol•L-1K2Cr2O7溶液
I先滴入稀硫酸至pH≈2,再滴入5滴5%H2O2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H2O2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2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 (橙色)+H2O2 (黄色)+2H+。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2)I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预测有Cr(OH)3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
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3价铬元素被H2O2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I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NaOH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_。然后滴入NaOH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NaOH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_色。
②乙同学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H2O2的氧化性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右侧烧杯的溶液中,氧化剂是_____
开始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分别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i.向左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蓝灰色沉淀,继续缓慢滴入NaOH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子从左向右运动),此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i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有微小气泡生成,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左侧无明显变化。此时原电池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与H2O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填“>”或“<”):
酸性条件下, _____H2O2;碱性条件下, _____H2O2
2 . 请阅读下列信息:
①铬()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绿色)、(橙色)、(黄色)等形式存在
   
   
          平衡常数
⑤上述a、b、c均大于0,完成下列问题:
I.对于离子反应:。某小组用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①中实验现象:溶液___________加深,③中实验现象:溶液___________加深。
(2)对比②和④可知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溶液氧化性较强。
(3)若向④中加入70%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最后变为___________
II.对反应,取溶液进行实验,部分测定数据如下:
时间(s)0
0
(4)之间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5)时溶液的___________
(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为,本身被还原为为放热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2-08-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许多含氯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灭菌消毒剂。
(1)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在溶液中存在等微粒。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变化情况如题图-1所示(未画出)。其他条件相同时,以溶液为吸收剂,测得相同时间内NO的氧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题图-2所示。

①25℃时,_______。25℃时,浓度均为的HClO2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_______(填“>”“<”或“=”)。
②酸性条件下,NaClO2能将烟气中的NO氧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温度高于60℃时,NO氧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消毒剂。ClO2在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氧化性随着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ClO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可歧化为NaClO3和NaClO2。以ClO2为吸收剂进行脱硫,实验时测得SO2的脱除率随溶液pH变化如题图-3所示。

①当时,随pH的增大,SO2脱除率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
②在pH约7.6之后,随pH的增大,SO2脱除率又开始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
2022-06-29更新 | 4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实验小组用固体和水配制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用其研究的性质。
实验Ⅰ实验Ⅱ
【查阅资料】(黄色)
(1)溶于水后促进了水的电离,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Ⅰ推测,溶液呈现黄色的原因可能是水解所致。结合化学用语分析该推测过程: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颜色变浅
b溶液中加入3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
c向实验Ⅱ所得溶液中加入3滴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
d溶液加热溶液颜色变深
能说明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综合上述实验,分析相同浓度溶液的大于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01-21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有一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
一个典型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0.20%的二氧化硫和10%的氧气(体积分数)。在400℃时废气以5 m3·h-1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层与20 L·h-1的速率的氨气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400℃降至200℃,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利用上述资料,用氨来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资料中这个比值是___________,简述不采用2∶1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5 m3·h-1的速率与20 L·h-1速率的氨气混合___________
(3)若某厂每天排放1×104 m3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30天计)可得硫酸铵___________吨,消耗氨气___________吨。
2024-02-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重点班)
6 . 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橙红色)、(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外界因素对该平衡的影响。取三支相同(标号1,2,3)试管盛有相同体积溶液进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填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试管1中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得溶液A溶液变为①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②_______浓度,平衡向③_______方向移动
向试管2中加入几滴较浓H2SO4溶液,得溶液B溶液变为④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向试管2中加入FeSO4,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先形成蓝紫色溶液,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和⑤_______色沉淀。K2Cr2O7溶液具有氧化性,产物不溶于适量NaOH溶液
(2)利用(1)中所得溶液A、B探究pH对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相同量的溶液A、B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甲醇溶液向溶液A无明显现象,溶液B形成蓝紫色溶液_______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为指示剂,以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利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时,此时溶液中等于_______。[已知]
2023-05-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制取硫酸最重要的一步反应为:
(1)为提高的转化率,可通入过量,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研究,部分实验数据和图象(如图)如下。反应条件:催化剂、一定温度、容积10L。
实验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i0.20.100.14
ii000.2a


①实验i中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将通入氨水中,当溶液中的时,此时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4)具有还原性,现用0.001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实验时,应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量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021-12-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8 . 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黄色)和(橙色)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1)中元素铬(Cr)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室温下,初始浓度为溶液中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
②计算B点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根据A点数据,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3)向橙色的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黄色沉淀,溶液pH减小。试推测黄色沉淀是_______,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
(4)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二价铁含量。
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含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已知:(未配平)。
9 . 某小组同学探究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
已知:Fe3++6C6H5O[Fe(C6H5O)6]3;[Fe(C6H5O)6]3为紫色配合物。
(1)配制100mL0.1mol·L-1苯酚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
(2)氯化铁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
(3)[Fe(C6H5O)6]3中,提供空轨道用以形成配位键的微粒是___________
(4)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

   

实验2:

   

【提出猜想】
i.Cl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ii.SO对铁离子与苯酚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①向实验2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颜色无变化,证明猜想i不成立。
②实验证明猜想ii成立,请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H+对Fe3+与苯酚反应生成的配合物有抑制作用,请从平衡角度结合化学用语进行解释___________
(6)有同学提出,溶液pH越大,越利于铁离子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7)由以上研究可知,影响铁离子与苯酚反应的因素有___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久置的FeSO4溶液变黄,一般认为是二价铁被氧化的缘故,某课外兴趣小组对此转化过程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认为“在酸性条件下Fe2+易被氧化”,其依据是酸性条件有利于反应“Fe2++O2+4H+4Fe3++2H2O”的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
(2)乙同学认为“在酸性条件下Fe2+不易被氧化”,其依据是 Fe2++ O2+ H2O Fe(OH)3+ H+__________
(3)科学家实验发现:不同pH环境下Fe2+氧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pH越小,Fe2+越易被氧化
B.pH越大,Fe2+被氧化速率越大
C.随着pH增大,Fe2+转化为Fe(OH)2的量增多,因而更易被氧化
(4)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新配制的FeSO4溶液中常加入稀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
(5)利用不同价态铁的转化可设计成电池:Fe2O3+6Li2Fe+3Li2O,该电池所涉及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A、B两图中能表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②该电池的反应装置内不能有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该电池通过Li+的迁移完成放电,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1-05-3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外国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