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1 . 相同温度下,体积相等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到达平衡时能量的变化
N2H2NH3
130放出热量:27.78 kJ
002吸收热量:Q kJ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时,容器①中N2的转化率为30%
B.平衡后,向容器②再充入N2,氨气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C.容器①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5倍
D.Q = 64.82
2022-10-2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题
2 . 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CO2甲烷化及甲烷重整制甲醇是能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O2和H2O(g)(H2O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按照一定体积比在催化剂表面可合成甲醇:CH4(g)+O2(g)=CH3OH(g) H,反应的部分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TS代表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该反应的H=-32.5kJ•mol-1
B.H2O(g)比O2(g)更容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C.该反应过程中只涉及σ键的断裂与形成
D.图中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H=*CH3OH+*H
(2)催化剂的选择是CO2甲烷化的核心,金属Ni或Ni-CeO2均可作为催化剂。
①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②在上述两种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和CH4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高于320℃,以Ni-CeO2为催化剂,CO2转化率略有下降,而以Ni为催化剂,CO2转化率却仍在上升,其原因是____。对比上述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和温度分别是____

(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3H2(g)CH4(g)+H2O(g) H=-198kJ•mol-1,测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起始投料比m[m=]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k•c(CO)•c3(H2),v=k•c(CH4)•c(H2O) (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图中m1、m2、m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3molH2,在一定温度下,经5s达到平衡,此时CO的转化率为50%。0~5s内,v(H2)=____mol•L-1•s-1。平衡时k:k=____,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k:k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微生物电化学产甲烷法的装置如图所示。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2022-10-09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3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批量氢燃料客车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投入使用。氢源的获取和利用成为科学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Ⅰ.氢源的获取:电解液氨制氢
氨分子中具有较高的含氢量,因此是制氢的优选原料。现以液氨为原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电解制氢。(已知:电解过程中电解液内含氮微粒只有)
(1)产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Ⅱ.氢源的利用:还原制甲醇
(2)800℃时,还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______
(3)800℃时,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2”______“反应1”(选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
(4)反应1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关于反应1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D.增大压强,反应1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小
(5)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和0.9mol发生反应1和反应2,经过5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该温度下,反应2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
(6)用途广泛,写出基于其物理性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2022-09-2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荊荆宜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
4 . 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P(g)和Q(g),发生反应P(g)+2Q(g)3R(g)+4S(s) ΔH。所得数据如下表:
组号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
n(P)n(Q)n(R)n(S)
5000.100.800.240.32
5000.201.60xx
7000.100.300.180.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C.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6.0D.根据题目信息不能确定x的值
2022-09-24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3为1.4mol,同时放出热量Q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把条件“恒温恒压”改为“恒温恒容”,则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kJ
B.2min后,向容器中再通入一定量的SO3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SO2的含量变小
C.若把条件“恒温恒压”改为“恒压绝热”,则平衡后n(SO3)大于1.4mol
D.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SO3)=0.7mol·L-1·min-1
6 . 以CO和CO2为原料合成乙烯、二甲醚(CH3OCH3)等有机物,一直是当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相关物质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由CO(g)和H2(g)反应生成CH3OCH3(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在一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H2(物质的量之比1 :2)发生反应2CO(g)+4H2(g) C2H4(g) +2H2O(g) ΔH<0,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p)与时间(t)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反应进行,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③CO2与H2催化重整制备CH3OCH3的过程中存在反应:
Ⅰ.2CO2(g) + 6H2(g) CH3OCH3(g)+3H2O(g);
Ⅱ.CO2(g) +H2(g) CO(g) + H2O(g)。
向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CO2与H2,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p1、p2、p3由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T2℃时主要发生反应_______(填“Ⅰ”或“Ⅱ”),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先降后升的原因为_______

(2)一定温度和压强为3. 3p MPa条件下,将CO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 3通入密闭弹性容器中发生催化反应,假设只发生反应:3CO(g) + 3H2 (g) CH3OCH3(g)+CO2(g) 、2CO(g) + 4H2(g) C2H4(g) + 2H2O(g)。平衡时,CO平衡转化率为60%,C2H4选择性为50%(C2H4的选择性=)。该温度下。反应C2H4(g)+ 2H2O(g) 2CO(g) +4H2(g)的Kp=_______MPa3(用含字母p的代数式表示,已知Kp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即将K表达式中平衡浓度用平衡分压代替),若要提高C2H4的选择性,则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
7 . 工业上利用硫(S8)与为原料制备。450℃以上,发生反应Ⅰ:;通常在600℃以上发生反应Ⅱ:。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的体积分数、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相同时间,温度越低,的转化率越大
C.发生反应Ⅱ温度不低于600℃的原因是:此温度平衡转化率已很高;低于此温度,浓度小,反应速率慢
D.某温度下若完全分解成,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当体积分数为10%时,转化率为43%
8 . 氯乙烯是制备塑料的重要中间体,可通过乙炔选择性催化制备。已知:
I.C2H2(g)+HCl(g)C2H3Cl(g) H1=-124.8kJ·mol-1
II.C2H2(g)+2HCl(g)C2H4Cl2(g) H2=-179.3kJ·mol-1
(1)HCl(g)+C2H3Cl(g)C2H4Cl2(g)正反应活化能为25.8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
(2)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C2H2(g)和HCl(g),分别在不同压强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乙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3)一定温度下,向盛放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C2H2(g)和HCl(g),假设只发生反应I和II。实验测得反应前容器内压强为P0Pa,5min达到平衡时C2H4Cl2(g)、HCl(g)的分压分别为P1Pa、P2Pa。
①0~5min内,反应I和反应II中HCl的总的消耗速率v(HCl)=____Pa·min-1
②反应II的平衡常数Kp=____(用含P1、P2的代数式表示)
(4)电化学腐蚀法可有效将废水中的三氯乙烯转化为乙烯。利用活性纳米Fe电化学腐蚀处理酸性三氯乙烯(C2HCl3)废水的过程如图。定义单位时间内纳米Fe释放的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t,其中用于有效腐蚀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①上述电化学腐蚀过程①的电极反应为____
②在处理过程中,当消耗amol纳米Fe时,产生bL的乙烯气体(标准状况),则该电化学腐蚀过程的电流效率η=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已知:η=×100%]
2022-06-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9 . 用CO还原可减轻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A(500℃,恒温)、B(起始500℃,绝热)中分别加入0.1mol和0.4molCO,测得容器中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容器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曲线a
B.可通过缩小容器体积来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同时不改变的平衡转化率
C.50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D.在平衡后向A容器中加入0.075mol与0.025mol,则平衡正向移动
2022-06-07更新 | 96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CO和H2,是一种有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工艺的相关反应如下:
①H2(g)+CO2(g)H2O(g)+CO(g) ∆H1=+41kJ·mol−1
②2CO(g)CO2(g)+C(s) ∆H2=−172kJ·mol−1
③CH4(g)C(s)+2H2(g) ∆H3=+75kJ·mol−1
④CO(g)+H2(g)C(s)+H2O(g) ∆H4=−131kJ·mol−1
则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CO2(g)2CO(g)+2H2(g) ∆H=_______;为了提高平衡时合成气的产率,反应条件应选择_______(填标号)。
A.高压    B.低压    C.低温    D.高温
(2)一定条件下,CH4分解生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该历程分4步进行,其中第_______步为放热反应,正反应活化能最大一步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CH4(g)+CO2(g)2CO(g)+2H2(g),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不考虑副反应),则T1_______T2(填“>”或“<”),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4)在恒压p=100kPa、初始投料n(CO2)/n(CH4)=1的条件下,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过程中各平衡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随温度升高,产率增加,n(H2)/n(CO)减小,积碳含量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在630℃时,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2(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已知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2-05-24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