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1.5×10-4g、Ag2SO4:0.796g
(1)甲同学的实验如表: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I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甲同学得出氧化性强于的依据是___
②Ag+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的电化学装置进行验证。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___

实验中,乙同学发现电流计指针为0后,继续向左侧烧杯中加入___溶液,Ag电极溶解,指针反向偏转,说明Ag+氧化Fe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实验II:一定温度下,将0.0100mol·L-1Ag2SO4溶液与0.0400mol/LFeSO4溶液(pH=1)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
实验III:待实验II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mL上层清液,用c1mol/LKSCN标准溶液滴定Ag+,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v1mL。
资料:Ag++SCN-AgSCN↓(白色) K=1012
Fe3++SCN-FeSCN2++(红色) K2=102.3
①滴定过程中Fe3+的作用是____
②测得平衡常数K=____。(用含c1,v1,v的代数式表示)
③取实验II的浊液测定c(Ag+),会使所测K值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2022-05-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实验室模拟尿素法制备水合肼(N2H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N2H4·H2O易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成N2
②一定条件下,将NaClO和NaOH的碱性混合溶液与尿素溶液反应生成N2H4·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器1中生成水合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反应器1要控制NaClO溶液的用量,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3)某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2H4。双极膜是阴、阳复合膜,层间的H2O解离成和H+并可分别通过阴、阳膜定向移动。

①双极膜中产生的_______(填“H+”或“”)移向多孔铂电极。
②石墨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NO可被联氨(N2H4)或H2还原为N2,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O和5molH2,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

①下列物理量中,图中d点大于b点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正反应速率                    B.逆反应速率 C. N2(g)的浓度                    D.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
②c点N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③若在M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容器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b、c、d中的点_______
2022-05-1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甲醇是一种理想的储氢载体,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舍成项目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计划。该计划利用太阳能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将二氧化碳与氢气转化为甲醇,以实现碳中和的目的。生产甲醇过程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1)反应③活化能(正)___________(逆)(填“>”、“<”或“=”),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
(2)当只发生以上反应时,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投料与转化率、产率之间关系如下表:
转化率%11.613.715.918.7
产率%3.04.15.36.9
根据资料,氢气12000元/吨,二氧化碳1200元/吨,甲醇的选择率=甲醇的产率/二氧化碳转化率。若单纯从选择率角度看,上表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最佳投料比应为___________(填字母);若从碳中和的目的及原料成本因素考虑,实际生产中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最佳投料比应接近___________(填字母)。
A.2∶1          B.3∶1          C.5∶1          D.7∶1
(3)工业生产对催化剂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催化剂的效率以外,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条件,一般工业生产所用催化剂更换间隔为半年到一年,请根据下图信息,选出最适合的催化剂___________。
A.B.C.D.


(4)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往容器中注入一定量发生以上反应,若反应达到平衡时浓度相等,则平衡时的的浓度=___________
(5)通过设计燃料电池(图1),可以将甲醇中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甲醇在电极上反应,产生碳氧化物

请写出燃料电池负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福州第四中学、连江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4 . 已知反应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①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②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溶液。结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
(1)①过程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
②过程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
(2)操作②过程中,盐桥中的移向_________烧杯溶液(填“A”或“B”)。
资料:。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达平衡后,相关微粒浓度如下:
微粒
浓度a

(3)a=________________。该平衡体系中除了含有外,判断溶液是否一定还含有其他含碘微粒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4)已知: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
反应:
反应:
______________
(5)已知:25℃时,。医学上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作内服造影剂。胃酸酸性很强(pH约为1),但服用大量仍然是安全的,不溶于酸的原因是(用溶解平衡原理解释):_________。误服少量,应尽快用大量的一定浓度的溶液给患者洗胃,忽略洗胃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要使残留在胃液中的浓度为,应服用的溶液的最低浓度为_______
2020-06-1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 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
(3)过程I,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 mol ,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_______
③已知:2+2H++H2O K=4.0×1014,滤液3中的浓度是0.04 mol/L,则的浓度是_______mol/L。
(5)过程II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0℃20℃40℃60℃80℃
NaCl35.736.036.637.338.4
KCl28.034.240.145.851.3
K2SO47.411.114.818.221.4
K2Cr2O74.712.326.345.673.0
Na2Cr2O7163183215269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II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_______,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6 . Ⅰ.探究实验。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取等量和表中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20.0mL 所需时间。
实验编号1234
10%的体积/mL10.010.010.0
20%硫酸的体积/mL00.51.01.5
水的体积/mL15.014.513.5
所需时间t/s
已知酸性条件下:
①表中___________mL。
②实验测得,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为速率常数)。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用表示)。
Ⅱ.常温下,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CuClCuI
(3)某酸性溶液中含少量的,为制得纯净溶液,宜加入___________调至溶液pH=4,使转化为沉淀,此时溶液中___________
(4)过滤后,将所得滤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由晶体得到纯的无水,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Ⅲ.加热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102030加热点沸后冷却到50℃
pH8.38.48.58.8
(5)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而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受热分解生成了,并推断的水解程度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的。
(6)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同学认为: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8.3,则__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判断正确。
2023-11-1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工业上用电镀污泥[含Cr(OH)3,少量Cu(OH)2,FeO和Fe(OH)3等]和废铅膏(含PbSO4,少量PbO2,PbO)为原料制备铬酸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在碱性条件下,Cr(Ⅲ)可被H2O2氧化为Cr(Ⅵ);在酸性条件下,Cr(Ⅵ)可被H2O2还原为Cr(Ⅲ)。pH<5时Cr(Ⅵ)主要以存在,pH>7时Cr(Ⅵ)主要以存在。Fe(OH)3和Cr(OH)3易形成共沉淀。
②相关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1中主要的阳离子有_______。“沉铁”加入Na2CO3溶液调节溶液的pH=2,生成黄钠铁钒沉淀,pH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
(2)“转化”中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一系列操作的顺序为_______(填标号)。
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热浓缩、趁热过滤   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③加H2SO4溶液调pH   ④加NaOH溶液调pH   ⑤加热煮沸
(3)25℃时Na2Cr2O7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本题条件下仅需考虑如下平衡:      。pH=9,0.1 mol∙L-1Na2Cr2O7溶液中,则溶液中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盐浸”目的是加入Na2CO3溶液将PbSO4转化为PbCO3,Na2CO3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mol∙L-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25℃时]
(5)“焙烧”时H2C2O4与PbO2反应生成PbO、CO2和O2,测得CO2与O2分压比为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5-1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二模)化学试题
8 . 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气废水有一定量的氨氮化合物,必须通过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再排放,以下为两种处理氨氮化合物的方法。
Ⅰ.催化氧化法:某学习小组模拟氨气的催化氧化,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充入4mol和3mol,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存在如下反应;
反应①(主);       
反应②(副):       
反应③(副):       
(1)反应③NO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也是一种消除污染的方法,其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反应①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体系已达到平衡
c.在实际中,需采用高压氧化,以利于提高的生成量
(3)体系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amol,的物质的量为bmol。此时,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Ⅱ.三维电极法:它是在传统的电解槽两电极之间填充粒状或碎屑状材料,填充的粒子电极表面能带电,成为新的一极(第三极)。如图为用三维电极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原理图,石墨板作为阴、阳极,自制活性炭为填充材料,电解一定浓度的与NaCl的酸性混合溶液来进行模拟。

(4)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该装置可以生成大量氧化性更强的·OH,写出·OH去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相比于传统的二维电极反应系统,三维电极有哪些优点?试述其优点:___________(答出一种,合理即可)。
2023-04-2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教学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9 . (铋酸钠,浅黄色不溶于冷水的固体)是分析化学常用试剂。工业上以辉铋矿粉(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铋酸钠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用硝酸替代“盐酸,”也可以实现“酸浸”,从环保角度考虑,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
(2)检验“酸浸”液中是否含,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填标号)。
A.KSCN溶液       B.溶液       C.KSCN溶液和双氧水
(3)“除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的平衡常数的平衡常数_______
(5)探究的性质:
实验操作现象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浓盐酸,振荡;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置在试管口上方浅黄色固体溶解,产生黄绿色气体,试纸变蓝
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粉末,振荡无色溶液变紫红色溶液
①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结合上述实验及所学知识,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结合上述流程中“氧化”步骤中发生的反应,说明的氧化性相对强弱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10 . 草酸(H2C2O4)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并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Ⅰ)草酸是一种二元有机弱酸,具有还原性。
(1)已知: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0×10-2Ka2=5.4×10-5;碳酸(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4×10-7Ka2=4.7×10-11
①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常温下,用0.01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20mL0.01mol•L-1的草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a点溶液呈___(填“酸”“碱”或“中”)性;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
(2)酸性KMnO4溶液可将草酸氧化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Ⅱ)草酸分解生成CO和CO2,以CO或CO2,为原料均可制得甲醇。
(3)已知:i.2H2(g)+O2(g)=2H2O(l) ΔH1=-285.0kJ·mol-1;ii.CH3OH(l)+O2(g)=CO2(g)+2H2O(l) ΔH2=-726.0kJ·mol-1。则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液态甲醇和液态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4)利用CO与H2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现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g)和20molH2(g)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
②若A点时,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2molCO(g)、4molH2(g)和2molCH3OH(g),则v___(填“>”或“<”)v
2020-03-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