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并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工业上由废铜料(含及其化合物、等杂质),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部分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时的如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1.63.25.2
完全沉淀时的3.14.76.7
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沉淀。
(1)“酸浸”时提高浸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操作为调节溶液的的最佳范围是___________,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___________( (填字母标号)。
A.        B.        C.        D. 溶液
(4)往滤液中加入食盐并通入可生成,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反应I中加入食盐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可以使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5-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2 . 常温下,CdCO3和Cd(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Ⅱ代表的是Cd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X点对应的CdCO3分散系中,CdCO3沉淀速率大于溶解速率
C.向Y点溶液中加入Cd(NO3)2,可使Y点移动至X点
D.常温下,Cd(OH)2、CdCO3,饱和溶液中,前者c(Cd2+)更大
2024-05-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3 . 常温下,PdCO3和Pd(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Z点对应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有可能得到X点对应溶液
B.Y点对应的PdCO3分散系中,v(溶解)>v(沉淀),固体仍在溶解
C.PbCO3(s)+2OH-(aq)Pb(OH)2(s)+     K=0.01
D.由两者的Ksp可知,Pd(OH)2的溶解度更小
2024-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4 . 碳酸锌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利用某种浸锌渣(主要含有)制备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室温下,部分离子浓度的对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代表含铝、含硅和含锌微粒):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生成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碱浸”后,浸出液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是______(填离子符号);欲使浸出液中的含锌微粒完全沉淀,应调节的范围是______
(3)浸渣回收银的过程中有配合物生成,在碱性条件下用还原该配合物,还原产物为银单质,同时放出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除杂”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5)“沉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此过程不宜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铵,原因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CoCO3可用作选矿剂、催化剂及涂料的颜料。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CO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碱性条件下,Co2+会转变为Co(OH)2沉淀。
(1)“酸浸”时需控制温度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
(2)“除铝”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上述“萃取”过程可表示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可将废渣粉碎以提高酸浸效率
B.“除铝”时,应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C.可选择CCl4作为萃取剂
D.往萃取后的有机层中加水可获得ZnSO4溶液
②若萃取操作是在实验室完成,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有的操作可重复使用),完成萃取实验(假设只放气一次)。___________
倒入溶液和萃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c→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b.塞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c.关闭分液漏斗旋塞;
d打开分液漏斗旋塞;e.倒转分液漏斗振摇;
f.将分液漏斗放在铁圈上静置;g.手持分液漏斗静置。
(4)“沉钴”时,溶液滴加过快会导致产品不纯,请解释可能原因___________
(5)该工艺的副产物ZnS可参与H2S与CO2生成COS的反应,反应前后ZnS的质量不变,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
(6)在空气中煅烧CoCO3生成钴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0.672L(标准状况),则该钴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科综合试题(二)-高中化学
6 . 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其余为等元素。
②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
离子
开始沉淀的4.12.210.68.19.1
沉淀完全的4.73.213.110.111.1
③“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为
(1)结合图1、2、3,分析“焙烧”过程中最佳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浸出液“净化除杂”时,需先加入,作用是___________,再调节溶液的范围为___________,将变为沉淀而除去,然后加入变为氟化物沉淀除去。
(3)“碳化结晶”步骤中,加入碳酸氢铵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现用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锰的含量。实验步骤:称取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产品中完全转化为(其中转化为);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发生反应以除去;加入稀硫酸酸化,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用酸性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
①酸性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7 . 某温度时,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溶液不一定会生成沉淀
B.该温度下,的溶度积常数的数量级是
C.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或加入硫酸银固体使a点移动到b点
D.含有大量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
2024-03-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8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H2↑+Cl2↑+2OH-
B.硫酸铵溶液显酸性:+H2ONH3•H2O+H+
C.二元弱酸亚磷酸(H3PO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H3PO3+2OH-=+2H2O
D.硫酸铜溶液遇到难溶的PbS转变为更难溶的CuS:Cu2+(aq)+(aq)+PbS(s)=CuS(s)+PbSO4(s)
9 . 纳米铁酸锰(,具有磁性)在光、电子、催化等领域应用广泛。实验室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铁酸锰,步骤如下:
步骤1:按,称取于烧杯中,加入200mL的蒸馏水,搅拌,形成混合溶液;
步骤2:配制浓度为的NaOH溶液,并加热至沸腾;
步骤3:将步骤1的混合液加热至80℃,剧烈搅拌下于10s内加入沸腾的130mL的NaOH溶液中,然后将该溶液倒入仪器X中回流,于90℃恒温晶化1h;
步骤4:反应结束后,将铁酸锰晶体粒子分离出来,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干燥后,即得到黑色具有磁性的铁锰酸。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所配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步骤3回流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均省略。

①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回流时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
③写出形成铁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4分离出铁酸锰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检验蒸馏水将铁酸锰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0 . 某科研人员以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另含)为原料回收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如表。
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1.56.57.7
沉淀完全的3.79.79.2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渣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氧化”的目的是将溶液中氧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温度需控制在之间,该步骤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调”时,的控制范围为___________
(5)“除钙”后,若溶液中浓度为,则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
(6)用可溶性碳酸盐,可以浸取固体,在溶液浸取过程发生反应:。已知:时,,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