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碳酸锌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利用某种浸锌渣(主要含有)制备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
②室温下,部分离子浓度的对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分别代表含铝、含硅和含锌微粒):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生成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碱浸”后,浸出液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是______(填离子符号);欲使浸出液中的含锌微粒完全沉淀,应调节的范围是______
(3)浸渣回收银的过程中有配合物生成,在碱性条件下用还原该配合物,还原产物为银单质,同时放出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除杂”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5)“沉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此过程不宜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铵,原因是______
2 . 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其余为等元素。
②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
离子
开始沉淀的4.12.210.68.19.1
沉淀完全的4.73.213.110.111.1
③“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为
(1)结合图1、2、3,分析“焙烧”过程中最佳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浸出液“净化除杂”时,需先加入,作用是___________,再调节溶液的范围为___________,将变为沉淀而除去,然后加入变为氟化物沉淀除去。
(3)“碳化结晶”步骤中,加入碳酸氢铵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现用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锰的含量。实验步骤:称取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使产品中完全转化为(其中转化为);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发生反应以除去;加入稀硫酸酸化,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用酸性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
①酸性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 . 火法炼铜中产生的白烟尘常含ZnO、、CuO、CdO、、PdO等,其中Cu、Zn、Pb、Cd等是潜在的金属资源,As有潜在环境威胁,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流程如下:


(1)溶解度:_______________(填“>”“<”或“=”)。在浸出液中,砷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写出“酸浸”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表1和表2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铁铜摩尔置换比[]、温度分别对铜的置换率和品位(矿石中所含某种金属或有用成分的多少)的影响,浸出液置换铜的最佳比值是_______________,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_,温度升高,铜的品位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表1   对铜置换率和品味的影响

置换率/%

Cu品位/%

1.2

74.87

51.22

1.4

92.17

72.82

1.6

99.92

72.08

表2温度对铜置换率和品味的影响

温度/℃

置换率/%

Cu品位/%

30

99.92

72.08

60

99.93

70.34

80

99.86

69.98


(3)随着pH增大,沉砷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Cd>Cu,“电解”主要回收到的金属中,首先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_,其阳极(碳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3-3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模)理综试题
4 . 常温下,向的混合液中滴加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知:代表;当被沉淀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Z分别代表的关系
B.常温下,弱酸的电离常数
C.图中点对应溶液的为6.5,此时溶液中
D.向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能通过沉淀的方式将两种离子分离
2023-12-17更新 | 61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氧化钴(Co2O3)常用作超耐热合金和磁性材料及化学工业的催化剂。一种以钴矿渣(含有Co、Fe、Ca、Mg、Mn、Ni等元素的化合物及)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钴矿渣浸出后溶液中金属元素以+2价离子形式存在。
可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时,为了加快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两点);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铁”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萃取”“反萃取”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煅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以钴矿渣(Co的质量分数为12.5%)为原料提取出,在提取过程中钴的损失率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3-11-25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T27-工业流程题
6 . 七水合硫酸镁(MgSO4•7H2O)在印染、造纸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化工废弃物盐泥(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含少量NaCl与含铁化合物)为原料可制取七水合硫酸镁,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干燥盐泥6.9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缓慢滴加3.0mol•L-1H2SO4溶液,不断搅拌,得到酸解浆液,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配制3.0mol•L-1H2SO4溶液时,用到的实验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加热酸解浆液,在搅拌下补加盐泥,调节浆液的pH接近6,继续加热煮沸,趁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3)要证明铁元素已除尽,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4)向(2)所得滤液中加入6mol•L-1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将滤渣完全溶于3.0mol•L-1H2SO4溶液,经如下实验操作:加热蒸发、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七水合硫酸镁。
(5)实验中制得七水合硫酸镁产品的质量为3.69g,则盐泥中MgCO3•CaCO3的含量为________%,将产品加热至77℃,测得固体失重率为43.9%,该温度下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023-11-02更新 | 49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铟(In)是一种稀散金属,常与其他金属矿石伴生,回收氧化锌烟尘(主要成分是ZnO,还含少量PbO、FeS、FeSiO3、 In2O3、 In2S3等)中的金属铟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室温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In3+

开始沉淀pH(离子浓度为0.1mol·L-1时)

1.3

6

3

完全沉淀pH

2.7

8

4.3

回答下列问题:
(1)In2O3中In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性浸出”的过程为:先加入稀硫酸和适量氧化剂MnO2氧化酸浸氧化锌烟尘,反应结束前半个小时加入CaO调整pH=5.0~5.2。
①FeSiO3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酸浸过程中,In2S3中的硫元素被MnO2氧化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剂用量对中性浸出效果的影响如图所示。最佳氧化剂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④“中浸渣”的主要成分为In(OH)3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3)萃取时,发生反应In3+ +3H2A2In(HA2)3 +3H+,H2A2代表有机萃取剂。
①反萃取时,宜选用的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实验室进行萃取和反萃取时,均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置换”后的滤液可返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滤液 1”或“滤液2”)中利用。
(5)“置换”时锌粉的利用率为90%,若想获得6.9 kg海绵铟,需要使用锌粉___ _kg (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23-06-18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8 . 已知常温下水溶液中、HB、的分布分数δ[如]随pH变化曲线如图1;溶液中关系如图2.用溶液滴定20.00mL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d表示δ(HB)
B.的水解平衡常数
C.滴定过程中溶液会变浑浊
D.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
9 . 常温下,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溶液中,均相等
B.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
C.b点对应的大于a点对应的
D.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一定小于
10 . 下列实验中,对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ABCD
装置及操作
向右轻轻推动活塞压缩体积

分别测定20℃和80℃蒸馏水的电导率
现象气体红棕色先变深再变浅溶液血红色加深80℃蒸馏水的电导率大于20℃的加入粉末后电导率增大
解释压强增大,平衡先逆向移动,再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在水中存在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