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海洋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得到重视。如从海藻灰中可得到NaI溶液。
(1)以NaI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和操作,可得到粗碘,进一步提纯粗碘时,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以空气氧化NaI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编号pH = a现象
I34分钟左右,溶液呈黄色
760分钟左右,溶液呈浅黄色
810小时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
1010小时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①用CCl4萃取反应后I、II、III、IV 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均为无色,取萃取后的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I、Ⅱ的溶液变蓝色;III的溶液蓝色不明显、Ⅳ的溶液未变蓝。
i.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I2易溶于Na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II的萃取现象:

用CCl4萃取Ⅰ、II反应后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颜色均无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②查阅资料:pH <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某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 = 10的条件下实验Ⅳ确实可以发生I能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试剂1是___________;试剂2是 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30 min )。
③综合实验现象。说明I被空气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
(3)测定NaI溶液中I含量。
量取25.00 mL,NaI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和稍过量的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用c mol· L-1酸性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平均每次消耗KMnO4溶液VmL(已知反应:2Fe3+ +2I=2Fe2++ I2 、5Fe2+++8H+=5Fe3++Mn2+ +4H2O)。
①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____
②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NaI溶液中I含量是 ___________g·L-1
2021-04-2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2 . 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的溶解度为11.1g。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进行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实验(二)探究性质及应用。
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
(3)实验完毕后,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等于___________(用最简分数比表示)时,黑色固体为

(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稳定性(用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根据稳定性与pH关系图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可知,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2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案1: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粉末,溶液呈紫红色。
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方案__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电化学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碱性电池具有耐用、电流量大、储存寿命长、外壳不易腐蚀等优点。铝-铜碱性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装置甲所示:

①在_______(“Al”或“Cu”)极有H2生成,Al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若有33.6 L(标准状况下)H2生成,则理论上电解质溶液增重_______g。
(2)某兴趣小组设计以甲烷、氧气酸性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NaCl溶液,并验证氯气的某种化学性质,工作原理如装置乙、装置丙所示。

①m极为_______极,装置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Y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气球b中的现象为_______
2021-03-20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酸性:

电负性:

B

碳酸氢钠用作面团膨松剂

碳酸氢钠可以与碱反应

C

马口铁(镀锡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锡做原电池的负极

D

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会变红色

乙醇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将炽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
B向溴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
C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
D在锌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气泡速率加快是反应的催化剂
A.AB.BC.CD.D
6 . 一种铁铬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氧化性Fe3+>Cr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a电极的电势高于b电极
B.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Cr2++Fe3+=Cr3++Fe2+
C.充电时,b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
D.充电时,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0.1NA个H+由右侧电极室经交换膜移向左侧
2022-04-02更新 | 53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三模)理综化学试题
7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奋斗者潜水器主体采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耐低温、耐高压和抗腐蚀性好的特性
B.微生物降解高分子(如聚乳酸)可用作手术缝合线、药物缓释材料等
C.能消杀病毒的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弱酸性等性质,是强电解质
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活泼金属,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2022-05-2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八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8 .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与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与现象实验目的
ACaO与浓氨水混合有刺激性气体放出碱性大于
B向稀硫酸中加入Zn和少量碳粉产生大量气泡制取并加快反应速率
C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前者立即产生红棕色气体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通入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探究的漂白性
A.AB.BC.CD.D
2022-07-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的氧化能力设计如下实验.
Ⅰ.探究氧化的速率向体积均为、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中加入表面积相同、质量相等的铜片,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检验,已完全消耗,还有剩余.该小组同学猜测的氧化能力:
(1)检验溶液中还有剩余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相较于溶液,溶液和铜反应速率较快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反应为可逆反应       将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黄色,且有灰黑色沉淀生成.
(3)若要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只需用溶液检测出有的存在即可,写出该检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测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中上层清液,用酸性溶液滴定上层清液中剩余的,并记录滴定终点所消耗的酸性溶液的体积;重复滴定3次,平均消耗酸性溶液的体积为
(4)滴定至接近终点时,控制标准溶液半滴滴入,其操作是用锥形瓶口内壁轻靠滴定管尖嘴悬挂的液滴.要使这半滴液体流入锥形瓶内的操作是___________;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
(5)平衡时___________(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由此可计算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盛装酸性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计算得到的K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024-03-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氧化性:Al3+>Fe2+>Cu2+
B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
C右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l>C>Si
A.AB.BC.CD.D
2020-01-09更新 | 83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