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完成下列问题。
(1)室温下,甲同学取相同体积的溶液混合,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12345
从混合到出现棕黄色时间13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乙同学用替代进行上述实验,未观察到溶液变为棕黄色,推测原因是酸性对氧化性有影响,乙同学提出猜测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查阅资料:原电池中负极反应一定时,正极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两极之间电压越高。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下表实验1~4,记录数据。
序号溶液电压表读数
1溶液、3滴稀
2溶液、3滴浓
3溶液、3滴稀
4溶液、3滴浓


①实验1和2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由实验1和2可知,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③测得,说明酸性对的氧化性几乎无影响,解释原因:_______
实验结论:若氧化剂被还原时有参加反应,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若氧化剂被还原时没有参加反应,酸性对氧化剂的氧化性几乎没有影响。
迁移拓展:综合上述探究结果,丙同学进一步提出猜想,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剂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3)结合乙同学的实验2,丙同学补充进行实验5,验证猜想成立,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序号溶液a电压表读数
5_______
猜想成立的依据是:_______
2024-03-24更新 | 6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学生为探究氧化性: Br2 > Fe3+ > I2,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电极电势如下表:(已知:电极电势越高,氧化性越强)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电极反应式(氧化型+ne=还原型)电极电势(E0/V)
Fe3+ +/ Fe2Fe3+ + e = Fe2+
I2 /II2 + 2e = 2I
Br2 /BrBr2 + 2e = 2 Br
(1)FeCl3溶液的配制:取FeCl3固体溶于___________,再稀释至指定浓度。配制250mL 0.1mol/L FeCl3溶液,需5.0 mol/L FeCl3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配制过程,图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利用FeBr2和氯水,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性:Br2 > Fe3+,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氧化性:Br2 > 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利用0.1mol/L的FeCl3溶液和0.1mol/L的溶液,不用任何试剂证明氧化性:Fe3+ > I2,FeCl3溶液和碘水颜色相近,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反应发生。

①通过外电路中电子流向:___________(用C1、C2和→表示),可证明氧化性:
②也可通过甲池中颜色变化证明,甲池中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4)化学能可转化为电能,写出其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
2023-10-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几种离子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的氧化性:
B.反应(1)中,每生成,转移3mol电子
C.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向负极迁移
D.反应生成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022-03-06更新 | 106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用浓硫酸、铜与NaOH溶液为原料制取少量并探究其性质。
I.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丁的作用有①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证明丙中NaOH已完全转化为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II.探究的反应,设计实验如下:向2mL1mol/L溶液中加入2mL1mol/L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min内无明显变化。将所得混合液分为两等份,进行实验Ⅰ和Ⅱ。
实验操作及现象
加入适量固体,瞬间无明显变化,30s时也无明显变化。
加入适量NaCl固体,瞬间无明显变化,30s时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4)推测实验Ⅱ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证实推测正确:用滴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对实验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水解使溶液中增大。
假设2:存在时,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溶液中增大。
①假设1不合理,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证实假设2合理,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
(6)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增强了的氧化性。某同学设计原电池实验证明该实验结果。
①补全乙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
编号

实验
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
②已知E为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即电池的理论电压,是两个电极电位之差,],为电池反应的自由能变,则甲电池与乙电池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2021-11-22更新 | 5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变式题(实验综合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拟探究双氧水和铁离子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注明:盐桥为饱和KCl溶液和琼脂,烧杯中溶液均为100mL.
(1)用30%双氧水配制10%的双氧水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已知:30%双氧水的密度约为,该双氧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关闭K,电流计显示电子由石墨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铂极。盐桥中阳离子向________(填“石墨”或“铂”)极迁移。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忽略体积变化和盐类水解,电路上转移电子,则_________(填“净增”或“净减”)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向石墨极烧杯中加入适量30%双氧水和硫酸,电流计显示:电子由铂极流入石墨极。此时,铂极是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4)结合上述(2)、(3)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化学试卷
6 . 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酸性:

电负性:

B

碳酸氢钠用作面团膨松剂

碳酸氢钠可以与碱反应

C

马口铁(镀锡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锡做原电池的负极

D

将在空气中灼烧呈黑色的铜丝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会变红色

乙醇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含有少量硫酸铜的稀硫酸跟锌粒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说明Cu2+具有催化能力
B.增大浓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增加了反应物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酸性:HA<HB
D.碱性锌锰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
8 . 物质有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扩散的趋势,利用该趋势可设计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可测定氧气的含量,参比侧通入纯氧,测量侧气压调节到与参比测相同,接通电路,通过电势差大小可测出测量侧气体的含氧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比侧为正极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
C.测量侧处于封闭环境时,初期的读数比较准确
D.相同压强下,电势差越大,测量侧气体中含氧量越高
2022-05-14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联合质量测评冲刺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