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资料显示,水溶液中发生互促水解生成蓝色沉淀。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水溶液中反应的产物。
实验记录如下:将溶液逐滴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中,溶液蓝色变浅,有白色沉淀生成。
(1)溶液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该白色沉淀是。写出产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要证明氧化了,可检验溶液中含有。操作为: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将操作和现象补充完整)。
(4)乙同学认为:溶液中存在不一定是氧化的,体系中存在的会干扰实验,于是设计了如下4个装置排除体系中的。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丙同学认为:的还原性大,也可与盐酸酸化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你认为是否合理,如果合理,简述你的实验方案,如果不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____
(6)称取沉淀与过量氯化铁溶液反应,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邻菲啰啉溶液2滴,用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已知:)。邻菲啰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沉淀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重铬酸铵[(NH4)2Cr2O7]的部分性质:资料显示:
①(NH4)2Cr2O7呈橙红色,Cr2O3呈绿色,Cr3呈绿色。
②Mg3N2遇水蒸气剧烈反应生成NH3
(1)探究重铬酸铵分解产物是否有NH3(装置如图1所示)。

B中倒置的干燥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没有观察到B中颜色发生变化,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NH4)2Cr2O7N2↑+Cr2O3+4H2O的真实性(如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①气流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D中分解反应已发生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④设计实验证明重铬酸铵分解生成了N2:取反应后E中残留固体于试管,滴加蒸馏水,____
(3)探究(NH4)2Cr2O7的氧化性(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探究(NH4)2Cr2O7与Na2S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否是SO42,设计如下方案。连接K,观察到左烧杯中溶液由橙色逐渐变成绿色,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实验完毕后,向右烧杯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图2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后续反应)。
2020-02-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大教育全国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研究Na2S 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III
实验过程加10滴(约0.3mL)溶液
酸性KMnO4溶液(酸化至)
滴加10滴约(0.3mL)酸性KMnO4溶液(酸化至)

溶液
实验现象紫色变浅(),生成棕褐色沉淀()溶液呈淡黄色(),生成浅粉色沉淀()
资料:i. 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
ii.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1)根据实验可知,Na2S具有_______性。
(2)甲同学预测实验I中S2-被氧化成
①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的预测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②乙同学取实验I中少量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得出S2-被氧化成的结论,丙同学否定了该结论,理由是_______
③同学们经讨论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证实该条件下的确可以将S2-氧化成

a.右侧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
b.连通后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
(3)实验I的现象与资料ⅰ存在差异,其原因是新生成的产物(Mn2+)与过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实验II的现象与资料也不完全相符,丁同学猜想其原因与(3)相似,经验证猜想成立,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5)反思该实验,反应物相同,而现象不同,体现了物质变化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还与_______因素有关。
2022-11-18更新 | 88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等级考适应性练习(三模)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的反应。
实验试剂现象
试管滴管
0.1 mol/L 溶液()0.1 mol/L 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1)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或Ag,设计实验验证。
已知:ⅰ.浓硝酸能将转化为
ⅱ.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而和Ag均不能。
①设计并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证实黑色沉淀中含有

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______________。现象1和现象2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证实黑色沉淀中不含有,将实验操作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步骤ⅰ取少量银氨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ⅱ取少量洗涤后的黑色沉淀,______________
③经检验,黑色沉淀不含有Ag。
(2)该实验小组同学认为溶液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氧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测得电压为。对溶液中氧化的物质进行推测。
假设1:0.1 mol/L 溶液中的氧化了
假设2:0.1 mol/L 溶液中的氧化了
利用图2装置继续探究(已知:该装置中的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①将0.1 mol/L 溶液替换为_______溶液,记录电压为
②上述实验证实了氧化的物质中一定包含,其证据是_______
2023-02-1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1实验方案设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ORP传感器(如下图)测定物质的氧化性的原理:将Pt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Pt电极、Ag/AgCl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测得的电压越高,溶液的氧化性越强。向NaIO3溶液、FeCl3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H2SO4溶液,测得前者的电压增大,后者的几乎不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Cl-移向Ag/AgCl电极
B.Ag/AgCl电极反应是Ag-e-+Cl-=AgCl
C.酸性越强,的氧化性越强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至碱性,测得电压几乎不变
2022-04-10更新 | 100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6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培养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设计图1所示实验来探究与Cu2+的反应:

已知: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CuSO4·5H2O配制100 mL 1 mol/LCuSO4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甲同学在定容时采用上图2方式观察,则所配制的CuSO4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将操作2后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氯化铁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为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2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和无色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乙同学推测操作2中涉及与Cu2+的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原因:外加Cl-导致Cu+的还原性弱于,用图3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一段时间后指针几乎归零。
②向U形管右管添加___________,a电极为___________极,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其中不同于图1操作2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基于(4)实验,乙同学得出进一步猜想: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___________有关。该同学用图3装置再次进行实验,以丰富验证该猜想的证据。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向U形管左管添加___________
2021-05-15更新 | 65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8 . 浓差电池有多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浓度的关系设计的原电池(如图1):一种是根据电池中存在浓度差会产生电动势而设计的原电池(如图2)。图1所示原电池能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稳定电流;图2所示原电池既能从浓缩海水中提取LiCl,又能获得电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电流计指针不再偏转时,左右两侧溶液浓度恰好相等
B.图1电流计指针不再偏转时向左侧加入NaCl或AgNO3或Fe粉,指针又会偏转且方向相同
C.图2中Y极每生成1 mol Cl2,a极区得到2 mol LiCl
D.两个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均为从右到左
2020-05-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届高三4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
9 . 实验小组对溶液分别与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装置试剂x操作及现象
溶液加入2mL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0s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溶液加入2mL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分钟未见明显变化
已知:ⅰ.
ⅱ.
(1)推测实验Ⅰ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证实推测正确: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对实验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a:水解使溶液中增大;
假设b:存在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增大。
①假设a不合理,实验证据是_______
②实验表明假设b合理,实验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
(3)对比实验Ⅰ、Ⅱ,提出假设:增强了的氧化性。
下述实验Ⅲ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图。

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管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将实验Ⅱ的溶液静置24小时或加热后,得到红色沉淀,经检验,红色沉淀中含有
①通过实验Ⅳ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
实验Ⅳ:

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实验Ⅳ不足以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设计实验Ⅳ的对比实验Ⅴ,证实了的存在,实验Ⅴ的方案和现象是(请画图表示实验过程):_______
2022-04-03更新 | 60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几种离子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的氧化性:
B.反应(1)中,每生成,转移3mol电子
C.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向负极迁移
D.反应生成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022-03-06更新 | 106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