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研究SCN-分别与Cu2+和Fe3+的反应。
实验中:c(KSCN)=0.1mol/L;c[Fe2(SO4)3]=0.025mol/L;c(CuSO4)=0.05mol/L。
I.KSCN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如图:

资料:①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
②(SCN)2也称为“拟卤素”,在水溶液中呈黄色;(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与水、碱等发生反应。
(1)a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b中试管内溶液pH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
(3)b→c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
II.同学们根据相同条件下氧化性:Fe3+>Cu2+,预测Fe3+与SCN也可发生类似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4)向Fe2(SO4)3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____,表明发生了反应:Fe3++3SCN-Fe(SCN)3
(5)基于(4)继续实验: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6)查阅资料并讨论后得出:溶液中离子在反应时所表现的氧化性强弱与相应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由此分析a中反应发生的原因:生成CuSCN沉淀使Cu2+的氧化性增强,并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补充的实验是____
(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该实验结果与(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解释原因:____
(8)为进一步证实(7)中的解释,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其操作及现象是____
2022-05-05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用浓硫酸、铜与NaOH溶液为原料制取少量并探究其性质。
I.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丁的作用有①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证明丙中NaOH已完全转化为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II.探究的反应,设计实验如下:向2mL1mol/L溶液中加入2mL1mol/L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min内无明显变化。将所得混合液分为两等份,进行实验Ⅰ和Ⅱ。
实验操作及现象
加入适量固体,瞬间无明显变化,30s时也无明显变化。
加入适量NaCl固体,瞬间无明显变化,30s时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4)推测实验Ⅱ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证实推测正确:用滴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对实验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水解使溶液中增大。
假设2:存在时,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溶液中增大。
①假设1不合理,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证实假设2合理,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
(6)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增强了的氧化性。某同学设计原电池实验证明该实验结果。
①补全乙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
编号

实验
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
②已知E为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即电池的理论电压,是两个电极电位之差,],为电池反应的自由能变,则甲电池与乙电池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2021-11-22更新 | 55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月考化学试题
4 . 砷(33As)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氮同主族,砷及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防腐剂、染料和医药等领域,及其多种合金中。
(1)砷化氢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其稳定性比NH3______(填“强”或“弱”)。
(2)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指放了砒霜(As2O3)的酒。As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写出As2O3溶于浓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以下反应:As2S3(s)+3S2-(aq)2 (aq);
II.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①“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级沉砷”中H2O2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沉淀X为_____(填化学式)。
(4)已知砷酸(H3AsO4)是三元酸,有较强的氧化性。
①常温下砷酸的Ka1=6×10-3、Ka2=1×10-7,则 NaH2AsO4溶液中c()____c(H3AsO4)(填“>”、“<”或“=”)。
②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C1、C2为两个石墨电极,电池总反应为:
+2I-+H2O+I2+2OH-

当A池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当电流计指针归中后向B池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则电子由____(填“C1”或“C2”)流出。
2017-06-02更新 | 5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B.X>Y>Z>M
C.M>Z>X>YD.X>Z>M>Y
2020-03-19更新 | 26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市主城区六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