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
I.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经过煮沸、冷却后再使用。向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Fe2+稳定性的因素
(1)配制0.8 mol/L的FeSO4溶液(pH=4.5)和0.8 mol/L的(NH4)2Fe(SO4)2溶液(pH=4.0),各取2 mL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2滴0.01mol/L的KSCN溶液,15min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 pH7.62.7
完全沉淀 pH9.6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讨论影响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3种假设:
假设1:其他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2: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范围内,溶液 pH越小Fe2+稳定性越好。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G为灵敏电流计),滴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分别控制溶液A(0.2 mol/L NaCl)和溶液B(0.1mol/L FeSO4)为不同的 pH,观察记录电流计读数,对假设2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A 0.2mol/LNaClB 0.1mol/LFeSO4电流计读数
实验1pH=1pH=58.4
实验2pH=1pH=16.5
实验3pH=6pH=57.8
实验4pH=6pH=15.5

【资料2】原电池装置中,其他条件相同时,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该原电池的电流越大。
【资料3】常温下,0.1mol/LpH=1的FeSO4溶液比pH=5的FeSO4溶液稳定性更好。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资料信息,经小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U型管中左池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实验1和2(或3和4),在一定pH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③对比实验__________ 还可得出在一定 pH范围内,溶液酸碱性变化是对O2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④对【资料3】实验事实的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02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验证Cl2的氧化性强于Br2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B比较HF与HClO的酸性强弱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为0.1 mol/L的NaF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C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向1 mL0.1 mol/L FeCl3的溶液中滴加5 mL0.1mol/L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混合液滴加淀粉溶液
D比较Fe与Cu的金属活动性常温下,将Fe、Cu与浓硝酸组成原电池
A.AB.BC.CD.D
2022-09-29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验证Fe和Cu的还原性强弱B.装置②制备少量NaClO
C.装置③比较和S的氧化性D.装置④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024-05-2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探究溶液与的反应。
I.如图所示制备(经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写出C中制备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II.探究溶液与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硫酸亚铜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3)加入固体后产生的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经检验分别是,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固体发生反应的原因。
a.改变了的还原性        b.改变了的氧化性
用原电池原理进行试验,探究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编号实验1实验2
实验
现象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烧杯中未见明显现象
①由实验1、2可知原因a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
②实验3: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因b合理。

i.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_______
ii.写出B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中_______
iii.请从反应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的还原产物形成沉淀,_______,使的反应能够反应完全。
2022-11-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设计如图1电池,探究pH对氧化性的影响,测得输出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c点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B.b点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点时,盐桥中K+向左移动
D.时,氧化性
6 .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搅拌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既体现酸性又体现碱性

B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是钠的盐溶液

C

将银和硝酸银溶液与铜和硫酸铜稀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一段时间银表面有金属沉积,铜附近溶液蓝色变深铜的金属性比银强

D

向两支均盛有5mL 10%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1溶液和0.1溶液产生气泡,加入溶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快的催化效果更好
A.AB.BC.CD.D
2024-05-2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选项中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
A酸性: 非金属性:
B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铁、锌可构成原电池且铁作负极
C中燃烧的生成物中含离子键固体可导电
D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振荡,充分反应,再滴加淀粉,溶液变蓝色的还原性强于
A.AB.BC.CD.D
8 .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B.X>Y>Z>M
C.M>Z>X>YD.X>Z>M>Y
2020-03-19更新 | 26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东东营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化学试卷
9 . 根据下列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A.D2+>A2+>B2+>E2+B.D2+>E2+>A2+>B2+
C.E2+>B2+>A2+>D2+D.A2+>B2+>D2+>E2+
2019-12-25更新 | 39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