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当电解质中某离子的浓度越大时,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利用这一性质,有人设计出如图所示“浓差电池”(其电动势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是由一种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移而产生的)。实验开始先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断开K1、闭合K2,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归零,此时两池Ag+浓度相等
B.断开K1、闭合K2,当转移0.1mol e-时,乙池溶液质量增加17.0 g
C.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后B电极的质量增加
D.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断开K2、闭合K1,乙池溶液浓度增大
2 .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所示装置可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
B.图②所示装置可说明浓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具有氧化性、还原性
C.图③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用图4所示装置比较的氧化性强弱
2023-09-0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几种离子在水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的氧化性:
B.反应(1)中,每生成,转移3mol电子
C.将反应(2)设计成原电池,向负极迁移
D.反应生成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022-03-06更新 | 106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4 . I.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B上有气体产生D不断溶解C质量增加

(1)装置甲中___________极移动(填“A”或“B”);
(2)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若装置丙中的电极为质量相等的铁棒和铜棒,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两电极质量差为6g.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II.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图为甲烷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由此判断

Y极为电池的___________极,X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正极上消耗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L。
(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设计一个装置,下列装置既能产生电流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3)铅蓄电池是常见的化学电源之一,其充电、放电的总反应是:2PbSO4+2H2OPb +PbO2+2H2SO4.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该电极质量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若电解液体积为2L(反应过程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放电过程中外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则硫酸浓度由5mol/L下降到___________mol/L。
2021-05-2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河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高二下·内蒙古包头·期中
5 . 有关X、Y、Z、W四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
将X和Y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Y不易腐蚀
将片状的X、W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都有气体产生,W比X反应剧烈
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Y和Z的硝酸盐混合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单质Z
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判断或推测错误的是
A.Z的阳离子氧化性最强
B.W的还原性强于Y的还原性
C.Z放入CuSO4溶液中一定有Cu析出
D.用X、Z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且X做负极
2013-01-15更新 | 48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根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发生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是____
(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
II.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图:

(3)丙装置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丁装置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
(4)电池的放电过程中,甲装置中溶液质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丁装置中溶液碱性____(填“增强”或减弱”)。
(5)当甲装置导线中转移0.3mol电子时,正极生成气体____L(标准状况下);假设开始时乙装置中两电极质量相等,导线中转移0.3mol电子时,两电极质量相差____g。
2022-06-09更新 | 4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研究分别与的反应:
编号123
实验
现象溶液变为黄绿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CuSCN)溶液变红,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量逐渐增多接通电路后,电压表指针不偏转。一段时间后,取出左侧烧杯中少量溶液,滴加溶液,没有观察到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被还原
B.实验2中的现象说明KSCN在溶液中发生了不止一个反应
C.综合实验1~3,说明微粒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
D.若将实验3中溶液替换为0.25 mol/L 溶液,接通电路后,可推测出电压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8 . 根据下列事实:①A+B2+=A2++B;②E+2H2O=E(OH)2↓+H2↑;③以B、D为电极与D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D2++2e=D,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D2+>B2+>A2+>E2+B.B2+>A2+>D2+>E2+
C.D2+>E2+>A2+>B2+D.E2+>B2+>A2+>D2+
9 .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B.X>Y>Z>M
C.M>Z>X>YD.X>Z>M>Y
2020-03-19更新 | 26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北省保北十二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10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氧化性:Al3+>Fe2+>Cu2+
B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
C右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l>C>Si
A.AB.BC.CD.D
2020-01-09更新 | 83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正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