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含量的测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实验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甲同学模拟合成氨工业制备氨气,反应前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由此计算。装置图如下:

已知:实验室用亚硝酸盐铵盐的混合浓溶液共热制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Ⅰ”“Ⅱ”或“Ⅲ”)。制备氢气时,若在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固体,反应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装置B的作用是:①干燥氢气和氮气;②使气体混合均匀;③_______
(3)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干燥管F中盛放的干燥剂为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碱石灰B.无水C.五氧化二磷D.无水
(5)乙同学经过思考认为上述装置操作麻烦。并对原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设为装置C)称重。记为。将氧化铜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C称重。记为。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j、d、g、a、b、_______(填字母代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C恒重,记为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
d.打开
e.称量装置C的质量
f.冷却至室温
g.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装置中充满
h.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j.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根据实验记录,计算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列式表示)。
③在本实验中,若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 . ZnSe是一种光电性能优异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人们开发出了多种制备ZnSe纳米粒子的方法。某研究小组用如下方法制备了ZnSe纳米粒子。
①将1mmol的Zn(NO3)2·6H2O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无色澄清溶液,往该溶液中加入1mmolSeO2,超声完全溶解后形成无色澄清溶液;
②再加入过量的水合肼(N2H4·H2O),超声几分钟后将溶液转移到内衬聚四氟乙烯套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将高压反应釜拧紧密封后放在160°C的恒温干燥箱中保温12小时(已知肼有强还原性,Se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岐化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淡黄色沉淀,将产物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干燥后得到产物。将产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谱仪进行物相和成分分析,发现其Zn和Se的原子个数比接近1:1。
(1)写出过程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写出过程②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产物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该谱图反映出产物有明显的N-H、N-N吸收峰。这是因为产物中可能含有:_______

(4)产物样品的热重(重量-温度关系图)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推测产物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
2021-08-24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届(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试题
3 . 石灰氮是由Ca、N、C等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含钙、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0%、l5%。①石灰氮完全水解的产物是A和B,其中B可方便地制成一种氮肥;②A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和D,通常状况下,C为气体;③B的催化氧化产物为E和F;④E遇到D生成唯一产物G,G与C反应重新生成A和E;⑤F再被氧气氧化后的产物遇到E可制备常用的一种强酸H;⑥B、C、E混合反应生成一种常用的氮肥I。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灰氮是化学式为Ca(CN)2
B.②、⑤、⑥为有关工业生产过程的反应原理
C.1molB经过催化氧化生成E和F的过程中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D.足量B和C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制得发酵粉的一种主要成分
2021-08-13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09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4 . 取四份不同质量的(NH4)2SO4和NH4HSO4的混合物样品,分别加入到200mL1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加热,再将逸出气体干燥后用浓H2SO4吸收,测定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IIIIIIIV
样品的质量(g)9.8819.7629.6449.40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g)mm1.360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求m的值。
(2)在研究时发现,浓硫酸增加的质量(g)与样品的质量(g)之间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假设样品的质量为x,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y,写出当x在不同范围时y与x的函数关系。
2021-08-1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9届(2015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湖南省)初赛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杂质主要有CaO、CaS等,是工业和实验室制乙炔的常用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列两种方法测定市售电石中的CaC2质量分数:
方法一:用电石与水反应,测定生成乙炔的体积。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法测定原理:___________
(2)现提供下列仪器、装置:

按气流由左向右顺序填写选用装置的顺序号:___________
请说明不选用仪器装置的理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对获得准确气体体积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恢复到室温后,再上下移动量气装置,使左右液面持平;
③在气体发生装置胶塞上连接导管,通入 N2。将生成乙炔气体 全部送入量气装置;
④读数时 ,视线与量气管内液面最低点持平。
方法二:将电石在O2或空气中灼烧,使之发生反应:2CaC2 +5O22CaO + 4CO2,测定生成CO2质量。
称量1.40g样品于下图所示的石英管中(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从a处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使样品完全反应,测得丙装置质量比反应前增重1. 80g。

(4)甲瓶中酸性KMnO4(aq)作用:___________
(5)测得电石中CaC2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6)实验后发现石英管严重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
(7)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有何缺陷?___________。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
2021-08-13更新 | 6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7届(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西赛区)高二预赛试题
6 . 已知:今有一白色固体,可能是由Al2(SO4)3、AgNO3、BaCl2、NH4Cl、KOH、Na2S中的2种或3种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白色固体少许,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得到无色溶液;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加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1)此白色固体必须含有的物质是①第一组_______;②第二组_______
(2)若要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还需做的实验_______
2021-08-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届(200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河南省赛区)预赛试题
7 . I.分析某一种不纯的Na2S,已知其中除含有Na2S·9H2O外,还含有Na2S2O3·5H2O,取此试样10.00g配制成500.0mL溶液。
(1)取试样溶液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50.00mL0.05250mol·L-1的I2,用0.101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多余的I2,用去16.91mL。
(2)取50.00mL试样溶液,用ZnCO3悬浮液沉淀除去其中的Na2S后(忽略体积影响),取滤液的一半,用0.05000mol·L-1I2溶液滴定其中的Na2S2O3,用去5.65mL。
①请写出上述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算出该不纯的硫化钠样品中:Na2S·9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II.人体正常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间,且数值不会因为少量酸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而发生明显变化,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主要由H2CO3/NaHCO3予以调节。人体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的乳酸如果过多的进入血液,导致pH<7.3则会造成酸中毒(Acidosis)。计算血液pH与c(H2CO3)/c()的关系式为:_______;当血液pH为7.35时,其中的c(H2CO3)/c()比值为_______。(已知H2CO3的电离常数pKa1=6.35,pKa2=10.33)
2021-07-13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试题
8 . 近年来人们开发了一种由铝合金和硼纤维组成的铝合金基-硼纤维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比铝合金更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可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有人设计了一种分析这种复合材料中硼含量的方法:用混酸溶解m克样品,配成体积为V0的试样溶液;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尽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中和试样溶液;加入甘露醇,使硼酸(Ka=5.8×10-10)定量地转变为甘露醇-硼酸配合物(Ka=8.4×10-6),反应方程式为:
+H3BO3= +H++3H2O
再加入适当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主要分析流程图如下(图中只列出主要物质,其他少量物质的干扰可以不予考虑)。

(1)写出从A框到B框生成H3BO3的反应方程式以及H3B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除去过量酸后的热溶液在冷却至室温过程中有时析出白色鳞片状晶体。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并解释为什么晶体呈片状__________
(3)从C框到D框的滴定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准确地中和H+____?简述原因_____
(4)从原理上分析D框到E框这一步操作的目的______
(5)如果E框中配合物和NaOH滴定剂的浓度均为0.10mol·L-1,请估算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的pH___,并指出从E框到F框的滴定过程中,应该选用哪种指示剂___?滴定终点的颜色是什么____
指示剂变色范围pH颜色pKHln
酸式碱式
甲基橙3.1~4.4橙黄3.4
甲基红4.4~6.25.0
酚红6.7~8.48.0
酚酞8.2~10.0紫红9.4
(6)V0、V1和V2的单位都为mL,MB为硼的摩尔质量(g·mol-1),c(NaOH)为NaOH溶液的浓度(mol·L-1),请给出被测溶液中硼含量(g·L-1)的计算式________
2021-07-0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1届(2008年1月)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
9 . 铬铁矿主要成分为铬尖晶石(FeCr2O4),以铬铁矿为原料可制备Cr2(SO4)3溶液。铬铁矿的尖晶石结构在通常条件下难以被破坏,其中的二价铁被氧化后,会促进尖晶石结构分解,有利于其参与化学反应。
(1)铬铁矿中的基态二价铁被氧化过程中,失去的电子所处的能级为_______
(2)120℃时,向铬铁矿矿粉中加入50%的H2SO4,不断搅拌,铬铁矿溶解速率很慢。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rO3,矿粉溶解速率明显加快,得到含较多Cr3+和Fe3+的溶液。写出加入CrO3后促进尖晶石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其它条件不变,测得不同温度下Cr3+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实际酸浸过程中选择120℃的原因是_______

(4)已知:室温下Ksp[Cr(OH)3]=8×10-31Ksp [Fe(OH)3]=3×10-39,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除去酸浸后混合液中的Fe3+。实验测得除铁率和铬损失率随混合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pH=3时铬损失率高达38%的原因是_______

(5)在酸浸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萃取后,Fe2(SO4)3进入有机层,Cr2(SO4)3进入水层。取10.00mL水层溶液于锥形瓶中,先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加入足量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加热煮沸除去过量过氧化氢。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和磷酸的混合酸酸化,此时溶液中Cr全部为+6价。在酸化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3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S4O+2I-,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19.80mL,计算萃取所得水层溶液中Cr3+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1-05-28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江苏卷化学高考真题变式题16-2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