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加热铜与浓硫酸,在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溶液逐渐变为墨绿色浊液,试管底部有灰白色沉淀;继续加热,试管中出现“白雾”,浊液逐渐变澄清,溶液颜色慢慢变为浅蓝色,试管底部灰白色沉淀增多。
资料:ⅰ.均为黑色固体。
ⅱ.
Ⅰ.沉淀成分探究。
(1)经检验灰白色沉淀中含有无水硫酸铜,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继续探究沉淀成分:取沉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干燥,得到沉淀样品,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3个实验。

编号试剂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浓硝酸滴加适量浓硝酸沉淀逐渐溶解,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氨水滴加氨水,振荡,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滴加氨水后,溶液呈极浅蓝色;静置后逐渐变深,呈深蓝色
酒精滴加酒精,充分振荡,静置、过滤,将滤液移入盛有水的试管中,稍加振荡酒精与水的界面呈现乳白色

(2)根据实验①,推测沉淀中含有还原性物质,经检验有,反应初期生成可能原因是_______
(3)②中浅蓝色溶液变深的反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4)由以上实验推断沉淀成分主要有_______
Ⅱ.溶液颜色探究。
猜测1:查阅资料:若铜丝不纯(含有铁),导致体系中含有,与水合铜离子调和成墨绿色。
猜测2:铜丝表面常常涂一层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产生,导致反应体系中形成(黄色),与水合铜离子混合溶液呈绿色。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再加入____溶液未变红混合液中不含
取一段铜丝放入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_______铜丝表面含有氯元素
另取一段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除去铜丝表面薄膜;放入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慢慢变蓝色、蓝黑色

(5)④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⑤中实验现象_______
(6)总结: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有关。
2024-04-0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2 . 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铜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资料:ⅰ.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可生成易分解产生无色气体。
ⅱ.是一种弱酸。电离出发生如下反应: (绿色)
编号操作现象
分别向溶液中通入稳定的气流溶液变黄
溶液不变黄
将实验①的黄色溶液与蓝色溶液混合溶液呈绿色
溶液与溶液混合溶液呈绿色
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入浓硝酸溶液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实验①,向通入稳定的气流,溶液可能会变黄
B.实验④加入浓硝酸后可能发生,使浓度下降,绿色消失
C.铜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可能原因是:浓硝酸中溶解了生成的呈黄色,黄色与蓝色叠加呈绿色
D.铜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溶液呈绿色可能原因是: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使溶液呈绿色
2024-04-05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3 . 某小组同学探究MnO、MnO的性质。
资料:i.MnO的氧化能力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在酸性环境、中性环境、碱性环境能
被SO分别还原为Mn2+(无色)、MnO2、MnO (绿色)。
ii. MnO在强碱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在酸性或纯水环境中易转化为MnO和MnO2
I.验证MnO与SO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试剂X现象

1mL0.01mol·L−1 KMnO4溶液
2滴3mol·L−1 H2SO4
3滴0.1mol·L−1 Na2SO3
溶液褪为无色
2滴纯水
3滴0.1mol·L−1 Na2SO3
产生棕色沉淀
2滴6mol·L−1 NaOH
3滴0.1 mol·L−1 Na2SO3
溶液变为绿色
2滴6mol·L−1 NaOH
10滴0.1mol·L−1 Na2SO3
溶液变为绿色溶液,
有浑浊,绿色很快消失,有大量棕色沉淀生成
(1)实验①参与反应的高锰酸钾和亚硫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实验④中绿色很快消失,有大量棕色沉淀生成,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甲同学补做了实验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猜测合理。
II.验证 MnO的性质。
某同学用b试管得到的绿色溶液设计实验如下:

(3)c试管中得到紫色溶液和棕色浑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继续滴加醋酸,沉淀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有如下两种猜想:
① MnO、MnO2可能被CH3COOH还原。
设计实验:将1mL 0.01mol·L−1 KMnO4溶液与少量MnO2固体混合,再向其中加入少许2mol·L−1 CH3COOH溶液,_______(填现象),证明猜想不合理。
② MnO、MnO2 可能被_______还原,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
经实验验证,猜想合理。
由以上实验可知:MnO、MnO2的性质不仅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还与试剂的用量等有关。
2023-04-14更新 | 63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4 . 为探究FeCl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FeCl3和Na2SO3溶液浓度均为0.1mol·L−1)。
实验操作与现象
分析上述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Fe3+水解反应
B.实验②说明Fe3+ 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C.实验③说明Fe3+ 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
D.实验①-③说明SO对Fe3+ 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
2023-04-14更新 | 103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同学探究金属钠与不同盐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查阅资料: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越多,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
实验序号盐溶液现象
溶液与钠与水的反应类似,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速度较快,没有火花出现
2.0mol/LKCl溶液反应比①剧烈,没有火花出现
溶液反应比②剧烈,没有火花出现
溶液反应瞬间即有黄色火花出现,并立即发生剧烈燃烧
A.由①②可知,随着KCl溶液浓度的增加,钠与KCl溶液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实验③比②反应更加剧烈,一定是因为钠与碳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④中出现燃烧现象,是因为钠与水、与硝酸根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达到了钠的着火点
D.推测若采用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也会出现钠的燃烧现象
2021-04-19更新 | 61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21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6 . 某小组在Fe2+检验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为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实验I实验II实验III
实验步骤将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进一步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又进行以下实验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
现象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①无明显现象
②溶液变红
③产生白色沉淀
①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无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氧化Fe2的速率比氧化SCN的速率快
B.通过实验Ⅱ推出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氧化
C.通过实验Ⅰ和实验Ⅲ对比推出红色褪去只与H2O2的氧化性有关
D.综上所述,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
7 . 文献记载,铁粉在稀硝酸中会放出氢气。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实验I. 室温下 (20℃), 在恒压密闭容器内放入过量铁粉和 2.0 mL 0.5 mol·L–1 HNO3,立即有气体生成。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几乎无色,收集到无色气体 6.0 mL。将该气体通入有空气的试管,无明显变化。点燃气体,有尖锐爆鸣声,试管壁出现液滴。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得到灰绿色沉淀。煮沸时,蒸气略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气体产物为氢气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 写出铁粉与 0.5 mol·L–1 硝酸反应时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方程式。① 2H+ + 2e = H2↑; ②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对产生氢气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 1:该浓度的硝酸中 H+的氧化性大于NO3-
假设 2: H+的还原速率大于NO3-的还原速率;
I. 验证假设 1:用____(Cu或Mg)粉与_____ 硝酸反应,说明假设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验证假设 2: 改变条件重复实验 I,结果如下(气体成分和溶液成分检验的现象与实验 I 相似)。
序号金属状态反应温度实验现象
a铁粉40℃溶液略带黄色,气体 3.4 mL。
b铁粉60℃黄色溶液,气体 2.6 mL。
①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假设2是否成立?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温度对铁粉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气体积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用 3 mol·L–1 HNO3与过量铁粉反应, 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变为深棕色。气体接触空气显红棕色,不可燃。 根据以上结论解释生成还原产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金属与硝酸生成氢气,需要控制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以Al和不同的铜盐溶液间的反应为实验对象,探索Al与不同铜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向试管中加入2ml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Ⅰ:0.5mol/LCuCl2溶液15s:大量气泡且有红色物质析出
60s:反应进一步加快且反应剧烈放热,液体几乎沸腾
120s:铝片反应完,试管中析出大量蓬松的红色物质
实验Ⅱ:0.5mol/LCuSO4溶液15s 无明显现象
60s:铝片表面有极少气泡
120s:有少量气泡溢出,铝片边缘有很少红色物质生成

(1)对实验Ⅰ进行研究②④
①实验Ⅰ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检验实验Ⅰ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中存在H+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60s后反应进一步加快可能的原因(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实验Ⅱ进行研究
实验Ⅱ反应明显比实验Ⅰ缓慢,说明Al与不同的铜盐溶液反应呈现多样性,其原因可能有:
假设一:SO42-对Al与Cu2+的置换反应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上述假设,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向试管中加入2mL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Ⅲ:0.5mol/LCuCl2溶液+1g Na2SO4固体加入 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
实验Ⅳ:0.5mol/L CuCl2溶液+5g Na2SO4固体加入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
实验Ⅴ:0.5mol/LCuSO4溶液+0.02mol NaCl固体未加入 Na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
实验Ⅵ:0.5mol/LCuSO4溶液+_________ NH4Cl固体未加入 NH4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实验Ⅰ与实验Ⅲ、Ⅳ做对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实验Ⅱ与实验Ⅴ、Ⅵ做对比,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Cl-对Al与H+的反应同样起到相似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
2017-04-05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理综化学试卷
9 .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后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液溶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

B

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SO2具漂白性

C

向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溶液变蓝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乙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