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滴加浓盐酸,开始制备氯气。
ⅱ.当②中试管内和处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②中试管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停止滴加浓盐酸。
ⅳ.……
(1)若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则装置①应选用___________(填“I”“Ⅱ”或“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②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可进行的操作Ⅳ和预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操作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浸有溶液的棉花可以吸收可能逸出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解释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为验证的还原性,取试管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向第二份溶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6-0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3 . I、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太阳能为热源,利用纳米级可获得氢气,过程如图所示,整个过程的催化剂为___________(填名称);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中生成,则同时生成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Ⅱ.浓硝酸和稀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
(2)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依据为浓硝酸能将NO氧化为NO2,而稀硝酸不能。

已知:NaOH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①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在碱性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4 .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图中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E中加入的试剂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D中:_______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自主学习成果汇报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醋酸钴与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可逆载氧能力,能模拟金属蛋白的载氧作用,在催化氧化反应中应用广泛,合成反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装置如图所示。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向含有双水杨醛缩乙二胺的乙醇溶液中缓慢滴加醋酸钴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

A处应安装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下同),B处应安装的仪器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回流,沉淀转化为暗红色晶体。回流结束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停止通氮气       ②停止加热       ③关闭冷凝水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充分冷却后将溶液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配合物
(3)测定的载氧能力。将(相对分子质量为)加入圆底烧瓶中,在恒压漏斗中加入(配合物在中可吸氧),如图搭建装置。

①检查仪器气密性的操作为:先关闭___________,然后调节水平仪的水位至与量气管水位产生一定液面差。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调整水平仪高度,待___________(填现象)时,记录量气管水位的体积刻度为。将加入圆底烧瓶,待吸氧反应结束并规范操作后,记录量气管水位的体积刻度为。已知大气压为,氧气的压强为,温度为。配合物载氧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针对性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习题解析中看到:“通入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在酸性环境中,氧化成而产生沉淀”,有同学对这个解析提出了质疑,“因没有隔绝空气,也许只是氧化了,与无关”,于是做了“通入溶液”的探究实验,用pH传感器检测反应的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小组发现装置C存在不足,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硫酸钡产生的原因,分别在装置C中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则③④号实验,应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编号

试剂

煮沸过的0.1mol/L溶液50mL,再加入食用油25mL未煮沸过的0.1mol/L溶液50mL煮沸过的________溶液50mL,再加入食用油25mL未煮沸过的__________溶液50mL

(3)进行①③号实验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①号依然澄清,②③④号均出现浑浊。据此请补充②号实验中装置C中反应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4分别为①②③④号实验所测pH随时间变化曲线。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实验②500s时产生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mg。(可忽略溶于水产生的
2024-05-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7 . 甲同学设计图1装置探究硫和氯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则B中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通过实验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则从原子结构角度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3)若利用上图装置探究碘和氯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需要改动的一处是_______。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

2024-04-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物质性质并实验验证。
I.甲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1)仪器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试管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填试剂名称)。
(2)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试管D中产生能否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______(填“是”或“否”)。
Ⅱ.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材料等工业。
(4)镓(G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GaAs熔融状态不导电,该化合物是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5)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商用进入快车道。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氮化镓:

①仪器中的试剂是______
②加热前需先打开A中的活塞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
中球形干燥管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
a.无水       b.       c.无水       d.碱石灰
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装置的作用为______
9 . 工业污酸因酸性强,且含有大量等毒性物质不可直接排放,用锌冶炼窑渣处理含砷废酸可实现砷、酸的高效脱除,同时获得有价金属铜、铁。

已知:①锌窑渣主要成分:
②氧化浸出后上清液主要成分()
Cu2+(主要以形式存在)
18.917.86.61.658.85

(1)为提高污酸中的消除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a.将锌窑渣粉碎     b.提高液固比     c.延长浸取时间     d.适当升温
(2)氧化浸出步骤,氧气分压对溶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试分析氧气分压过大时,铁元素溶出率变化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若该步骤不通入氧气,将影响锌窑渣中___________(填化学式)成分的溶浸。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基态砷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5)⑤已知: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分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为正四面体结构,则中含___________键。
(6)《本草纲目》中记载砒霜(As2O3)可入药,已知:的熔点为312.3℃,沸点为465℃。古代采用“升华法”提纯砒霜,砒霜升华时破坏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
2024-02-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10 . 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以下两个金属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i: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ii: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相关操作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实验i: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钠,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钠与水反应
B.实验:将一小块钠放入试管中,酒精灯预热后再固定加热,使钠与氧气反应
C.实验ii:将少量铁粉与水的混合物放置于试管中,管口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并略向下倾斜,导管末端插入肥皂液中,用酒精灯预热后再固定加热,使铁与水反应
D.实验ii:在导管口附近用火柴点燃产生的肥皂泡,有爆鸣声,验证有氢气产生
2024-02-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