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游击队单独的活动,在主要集团军的战役上并没有决胜的意义。可是,无数游击队的不断的动作,却是非常伟大的力量,像连续的滴水可以蚀穿石头,使敌人的交通迟滞、阻塞企图暴露,军心动摇,汉奸政权也不稳固,兵力不敷分配,给养断绝,经济资源被破坏,有生力量被削弱。

——摘编自朱德《论抗日游击战争》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在华北、华中(含华东)和华南所抗击的日军占这些地区全部日军的比例,1938年年底为58.8%,1939年为62%,1940年为58%,1941年为75%,1942年为63%,1943年为58%。至于同期国民党军队在这些地区所抗击的伪军,只在1943年有10%,其他年份里伪军均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所抗击。

——摘编自阎治才《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为壮大抗日游击队伍的力量,1940年9月,新成立的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在顺德县西海乡涌口村的一间茅屋里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建立一支八路军、新军式的抗日武装。1941年7月中旬,日军指使汉奸李望鸡所率的两个团向西海外围推进。西海根据地林锵云通过群众工作,积极联络当地乡绅,发展中间势力,做好充足准备,击退了李塱鸡军的两次试探性进攻。这场战役中广游二支队只有三四百人,却打垮了伪军一个师的进犯,毙伤伪团长兼“前线总指挥”祁宝林以下共500余人。这就是珠江三角洲敌后抗战以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斗,被誉为“西海大捷”。

——摘编自李金哲《华南抗日纵队的建立与华南敌后战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海战斗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军从湖北进军南京的路上,“不信诸神及浮屠氏,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占领南京后,实行严格的出版管制,一切“妖书邪说”均不得买卖藏读,同时大量印刷《天条书》等书籍,要求官民仔细阅读。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民众的反封建需求B.践行新的文化政策
C.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破除宗教神学束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绘制,原图长宽115*100厘米。绘图标有“东方九夷、南方八蛮、西方六我、北方五狄”(该图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充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图上标注府、州、县、卫、所及域外国家地区的各级地名近千处。制图学角度上,将运河和黄河混为一体、将乌江绘成长江的主流等显然是错误的。但它尽量利用图中空白,用简明文字把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作扼要说明,尤其对边疆地区,如在东北女直地区注有“女直慎地。唐曰黑水,唐初乃臣服,置燕州黑水府。金太祖起此……迨入本朝,悉境归附,立都司卫所二百余,所治地方,止于东北,地与契丹相抗,以时朝贡”。

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在马尼拉任职期间(1572~1575年),经由阅南商人处得到《古今形胜之图》,他将该图中的重要地名和说明文字译成西文,并呈现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该图成为欧洲人最早了解的中国地图之一、所载的文化信息使欧洲人对中国有了直观的感觉,因而受到重税。

——摘编自任金城《西班牙藏明刻《古今形胜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古今形胜之图》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古今形胜之图》流传至西方的背景,并说明该地图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鲁文公四年(前623年),卫国的宁武子到鲁国聘问,文公为他赋《湛露》,宁武子不辞谢也不赋诗作答,反而对文公曰:“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对着太阳,南面而治),诸侯用命(效劳听命)也。”这反映出当时(     
A.外交礼仪受国家实力影响B.礼乐观念仍具现实影响力
C.士阶层文化素养普遍较高D.治国理念愈加注重务实性
5 . 1859年6月,清军在第二次大沾口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咸丰帝以“乘此机会,设法开导……归于议抚”作出“了局”之策;同年11月,咸丰帝下旨:“饬华商密告夷商,将来英夷如能悔悟,该大臣必能奏求大皇帝,照米夷之例在沪换约”。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主张以商战取代军事对抗B.缺乏对国内外局势的深刻认知
C.仍然固守着闭关锁国思想D.倡导建立近代平等的外交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东晋、南朝之际,本来作为人物背景的山水被重视起来,如时人王微善画,提侣“绿林扬风,白水激润”的山水画风,提出“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认为只有心物相印,才能“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画天地万物。据此可知,山水画的这一发展(     
A.推动艺术审美与教化相结合B.反映出民族交融推动绘画创新
C.体现出写意忘形的绘画理念D.表达了文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表为1926~1931年上海主要工业品批发价格的变化情况(单位;元)。据此可知(     
棉布火柴
国产
本色布
进口
本色布
国产
毛边纸
进口
有光纸
国产进口
19265.144.7810.801.7021.7522.25
19275.415.2312.001.2624.7025.60
19285.855.2212.601.3423.5024.50
19295.985.2314.401.4522.6022.40
19305.815.3214.502.2526.7023.25
19315.5515.402.30
A.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破坏力度大B.抵制洋货运动初显成效
C.关税政策对产业推动作用有限D.对外贸易结构深度转型
8 . 如表内容是康熙帝亲政后推行的部分措施。下述举措表明(     
时间措施
1673年颁谕举荐山林隐逸之士
1678年诏开博学鸿词科,吸收学行兼优、文词卓越的素有名望的汉族文人
1679年开明史馆,收罗汉族文人编纂明史
1699年开始大规模的经籍传注的纂辑
A.康熙帝的文化修养深厚B.康熙帝通过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加强统治
C.民族团结推动文化融合D.传统文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9 . 1860年,英国人撰文指出:“两广总督手下找不到有能力和决心,并且能够坚持原则的官吏,来对付与贩卖苦力有利益关系的外国商人和船主们恃强横行施展诡计。中国官吏是易于为金钱所收买,或者屈服于压力的。”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与英国在劳工问题上存在分歧B.官员腐败助长列强贩卖华工
C.经济落后使列强肆意掠卖华工D.对国外华人不给予政策保护
10 . “秦公”青铜簋是祭祀礼器(如图),簋盖内刻有54字铭文,器内有51字铭文,记述了秦国祖先的丰功伟绩,彰显作器者秦景公欲继承祖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的心意。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艺术品政治功能较为突出B.宗法制仍具有重要影响
C.秦国开疆拓土效果明显D.诸侯借助礼乐制度崛起
2024-05-3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