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2 道试题
1 . 阅读契约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691487年徽州427件土地买卖契约使用宝钞、谷物、绢布、白银情况

——据万明《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等整理

材料二   建文三年侯官县江十郎卖山契

侯官县二十四都住人江十郎,承祖有山数号,坐落二十五都,土名……今录出东西南北四至明白。今且因为年老,日食缺乏用度,遂将上项铺后等山出卖。今托得本里王文禄,引到本都方彦诚前来出头就买,三面与买主引进人议定,情愿将上项山定价宝钞捌百贯文,其买价钱钞就时交讫,别无留寄。所卖山段系自己物业,与房分伯叔兄弟侄无干涉,亦不曾重张典挂外人财物。如有此情,别路良业赔,罚银壹拾陆两抵还买主无词。

建文叁年玖月日

立卖契人江十郎(花押)

中人王文禄(花押)代书人池九才(花押)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

材料三   日前发现的契约文书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价值大等特点,是中国历史变迁最生动的载体,它们就像一个个的点,是古人经济交易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日本学者寺田浩明认为:只要接触过明清时期民间文书史料集的人都会认为,当时的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或日常的社会关系都是依靠这些相互性“契”或“约”来支撑的。就契约文书的内容与格式而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此出发可以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有更为深层的理解。

——摘编自仲伟民等《契约文书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1)写出材料一中反映白银使用情况图例的序号,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提炼明朝土地买卖的相关信息。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概述契约在经济与社会中的作用。契约文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反映出中国文化有何特点?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②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莉,……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

克蚕、克要说明:1986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的西周青铜器。 两件青铜器都内铸铭文,款式有差异,但内容完全相同。铭文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蚕、要来纪念这一事件。

从制度的角度观察,隋唐大一统的基础是南北朝的制度遗产。各项制度的渊源虽然不同,但隋唐王朝的基本态度是予以继承而非否定。除了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之外,③省六部制、州县制、府兵制、均田制、④租调制等,均得到较好的承袭与实行。贞观之治、元盛世的施政精神是对既有制度予以严格实行,而非轻易推行制度改易。

——摘编自李磊《试析南北朝至隋唐历史阶段的连续性》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所学,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西周历史中的价值。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③④中任选一种制度,简述其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及历史作用。
2023-10-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 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官署牌坊),照耀井同,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 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呜呼!何其盛也。

——《明火·列女传一》

隋唐
12232152271419482
192912286882841
合计141612743582912323

材料二:自明代中期以后,妇女生活出现了重大的转向,从当时浙江水嘉县的实例来看,妇女不但“行鬻于市”,即公开在市场从事买卖活动,而且轻率出入官府公庭,涉足诉讼案件。 在广东的琼州,“妇女出往市行走买卖”,亦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转向》

材料三女主人公周胜仙偶遇樊楼酒肆的小老板范二郎,“四目相视,俱各有情”,周胜仙心想,“若还我嫁得一个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 今日当面挫过,再来那里去讨?”于是她主动向男方传递爱慕之情。

——据《醒世恒言·阎奥楼多情周胜仙》

白娘子爱上许宣,在向许宣表明心迹时,说道:“小官人在上,真人面前说不得假话。奴家亡了丈夫,想必和官人有宿世姻缘,一见便蒙错爱。正是你有心,我有意。烦小乙官人寻一个媒证,与你共成百年姻眷,不枉天生一对,却不是好。”许宣听后欣然接受。

——据《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明代妇女状况是否矛盾?请予以说明。
(2)指出材料三在研究明代妇女问题时的史料价值。
(3)除了明代妇女问题外,上述材料还可用于研究哪些问题?
2023-10-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3——1936年间中国铁矿石的出口及钢铁进口

年份

铁矿石

铁及钢进口

产量

(公吨)

出口量

(公吨)

出口值

(元)

出口量占产

量百分比

(公吨)

(元)

1933

1154641

593175

2397231

51.37

534324

81617088

1934

1178190

857566

3161635

72.79

617093

86072202

1935

1650441

1316045

4809849

79.74

627744

74347369

1936

1839830

1302704

5008661

70.81

646474

92455772

——摘自《中国矿业纪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表格内容的史料价值。
(2)结合上述表格内容,以近代钢铁领域为例说明近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境遇。
2023-06-01更新 | 31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新高考冲刺卷(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3年何平山王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费村慎,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平的文字记载,何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记录了天于对于臣子何的训语之师,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高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神辞,即“宅兹中国,自之又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达是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


材料二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未的中央基权制度加以展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四家元首制;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常等主端《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据韩愈记载,“岭之南,其州七......外国之货日至,珠、青、象、犀、联项、稀世之珍,滋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马机构市舶司,并在长安、杨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葛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1)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史料研究的价值。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构成秦朝制度“三个环节”的名称。说明该制度建立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开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记述文献
史料一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后汉书·东夷传》
史料二自出发地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船行约五个月,至都元国(今越南岘港);又船行四个月,至邑卢没国(今泰国叻丕)……又船行两个多月,至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纳姆),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
史料三九年(公元97年),徼外蛮及掸国(今缅甸)王雍由调遣使重译奉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紫绶《后汉书·西南夷传》
史料四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武帝)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支、身毒国《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中国丝织品的西传,在元代又出现了一个热潮。早在蒙古西征时期,就把一些中国织匠带到伊斯兰世界。元朝初年,我国就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专门掌管海外贸易。元朝政府于1284年在杭州和泉州设立市舶都转运司,由政府出船只和本钱,招人前往海外经商,然后分成。14世纪上半叶,大旅行家汪大渊从泉州出发,两次乘海舶周游世界。元代中西往来活动的高峰,当推马可·波罗的访华。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国人头脑中的“西方”概念,已从两汉与唐宋时期的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实实在在地扩展到了欧洲。欧洲使者不断东来,蒙古也派使者西去。

——摘编自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各文献记述蕴含的有关汉代对外交往的历史信息,并具体阐释这些文献记述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其成因。
7 . 古云“善事父母为孝”,汉代经董仲舒的合理改造,孝悌观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成为以后中国社会的一种伦理信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出土于甘肃威武的木简有文载:制诏御史曰“高皇帝以来至本二年(公元前72年),朕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鸠,始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市卖复毋所与。”“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注:汉低级官职),入宫廷不趋……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

——甘肃省博物馆藏文物王杖简

材料二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范晔(南朝)《后汉书·礼仪志》

材料三   “赐物存问”为汉文帝首创,文帝认为不对老者“赐物存问”是造成子孙不能孝敬长辈的原因,因此这次诏令将“赐物存问”制度化,使之成为一项更具稳定性和权威性的政策,官吏必须执行。具体规定如下: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史料价值上的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汉代治国思想。
2023-09-2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记忆·抗战精神

材料一

1937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进程中,中国人民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不同地区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留下的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封家书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请任选图中两处,围绕“民族记忆·抗战精神”,举出一条与该记忆所蕴含历史信息密切相关的重要史实,并加以阐释。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清朝近代企业结构示意图


——根据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制

材料二   19391017日,日本特工机关就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写了一份秘密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这些存款主要存于上海的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大通银行、启丰银行、友邦银行、运通银行、麦加利银行等。

序号姓名法币存款(万元)约合美元(万元)
1蒋介石6639809
2宋美龄5230637
3孔祥熙5214635
4陈立夫2400292
5宋霭龄1200146
6合计206832519

——根据《中国四大家族》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这种企业结构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两个角度,论证1939年日本特工机关秘密调查报告的史料价值。
2023-10-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稳派教育)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200卷,后晋刘啕等历时4年撰成。编修者以唐代国史、实录及朝报、吏牍、家状等为主要编撰材料,但对材料缺少剪裁和整理,“敷衍成帙”。纪传中大量抄录唐代皇帝诏敕和臣僚奏疏、表章、诗赋等,屡现“本朝”“今上”等文字。因其保存很多原始材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纪事多取自《旧唐书》。

北宋时,仁宗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书中创设4表,增加3志及列传331人,列传部分还参考了碑志、家谱等新材料。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大删《旧唐书》所录诏令、奏疏等,或直接将骈文改写成散文,总字数比《旧唐书》少约16万字。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旧唐书》与《新唐书》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唐书》的编修原因及其编纂原则。
2023-09-15更新 | 191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