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1 .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A.实行禅让制B.实行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实行郡县制
2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西周(     
A.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B.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
C.解决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D.完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形成了什么样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
2022-10-2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西周的社会结构关系示意图。据此可知,西周社会(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
C.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建立D.确保了贵族继承秩序
2022-10-25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利于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大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文缛节,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之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主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体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是大宗、小宗示意图,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2022-10-0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州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周王在分封土地的同时,还以族为单位把人民分封给诸侯。例如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些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以往的国都是因氏族聚居而形成,偏重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国就有了地域概念。这表明分封制下(     
A.早期国家日益发展B.国家垂直管理地方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贵族政治日趋衰落
9 . 下表所示是春秋初期周王室对部分诸侯的赏赐情况。这些赏赐行为(     
时期诸侯国事由赏赐
周平王时护平王东迁岐山以西之地
周惠
王时
平王子颓之乱
虎牢以东
酒泉之地
伐卫赐桓公为伯
周襄王时平王子带之乱阳樊、温、原等地

A.体现出严重的血缘偏向B.使诸侯国权利与义务相统
C.客观上加速了王室衰颓D.旨在强化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022-09-2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掺沙子”(     
A.瓦解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原社会结构B.不利于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周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边疆管理区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