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战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减弱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B.推动了雇佣关系的逐步普及和发展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2 .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九月,诏曰:“天下百姓,口分永业田,频有处分,不许买卖典贴(将田产抵押以偿债务)。”如果执行不力,导致“贫人失业,豪富兼并,宜更申明处分,切令禁止。”据此可推知,当时(       
A.法律的执行比较严酷B.土地买卖是非法行为
C.政府的土地比较充裕D.租庸调制出现了危机
2024-04-26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通典·食货七》所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与唐肃宗乾元三年户口数的变化。它反映出当时(       


天宝十四年(755)

乾元三年(760)


管户总数

89141781

1933174

课户

5349280

758582

不课户

3565501

1174592


管口总数

52919309

16990386

课口

8208321

2370799

不课口

44700988

14619587

A.地主豪右公开隐匿大量人口B.赋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C.众多藩镇迅速摆脱中央控制D.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780年,唐政府推行两税法时规定“户税交钱”,但由于农民手中无钱,因而实际交纳户税时,广大农民或出售农产品以获取现钱,或采取折钱纳物(即将税钱折算成绢帛等实物)方式进行交纳。由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重了农民的税额负担
C.导致了赋税征收的混乱D.扩大了国家财政的税源
2024-01-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载:唐“武周以后,事实上已无田可授”,“开元之际,均田制已等同瓦解”。唐代这一现象(       
A.削弱了中央集权B.增加了政府收入C.减轻了农民负担D.促使两税法出现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白居易的《无名税》诗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这主要反映了(       
A.均田制被破坏B.租庸调制废止
C.土地买卖盛行D.两税法的弊端
2024-0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据此可知(     

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
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2024-01-24更新 | 34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8 . 某学生梳理隋唐历史知识时,记录了“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度”“两税法”四项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制度变化与创新D.国家统一与发展
2024-01-22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     
A.改变了旧有的赋税征收标准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使人民的税收负担大为减轻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10 . 下图为天宝六年(747年)在今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一份文书,据此可知(     
户张阿苏剩退壹段壹亩永业常田城西拾里武城渠   东至渠   西张伯   南至道北靳阿惠
查段叁亩永业常田                   城东肆拾里柳中县屯续渠   
范西至渠   南至渠   北至渠
(后   缺)
(大谷第二八五四号退田文书)
A.均田制已经崩溃B.两税法效果明显
C.政府掌握土地不足D.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