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战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减弱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B.推动了雇佣关系的逐步普及和发展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敦煌出土的西魏大统十三年籍帐所见土地占有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姓名年龄何时取得授田资格“授田”情况
侯老生55公元510年(北魏永平三年)麻正足
叩延腊腊52公元513年(北魏延昌二年)麻正足
白醜奴41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麻足,正未受
那雷处姬37公元528年(北魏永安元年)麻足,正未受
房英英29公元537年(西魏大统三年)麻足,正未受
白显受18公元547年(西魏大统十三年)麻、正未受
[注:“麻”指北魏至北齐分配种麻的田,“正”即正田(露田)]
A.自耕农经济大量破产B.土地交易为国家严格控制
C.均田制后期推行不力D.农业生产服务于租调征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推行两税法改革,要求地方按照国家定好的税目和税额来课税,并停止藩镇一次性缴纳辖区赋税的做法,改为由各藩镇属下的州县分别上供。唐政府此举意在(     
A.发展商品经济B.削弱落镇势力C.减轻农民负担D.抑制土地兼并
2024-06-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4 . 《资治通鉴》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体现出两税法(     
A.加强了人身控制B.简化了税收名目C.缩小了征税范围D.降低了赋税税率
2024-06-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据唐时人说法,此制与租庸调制最显著的不同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据此可知,两税法(     
A.限制了土地兼并B.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徙
C.保证了生产时间D.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诏:“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以国用急不待秋,方青苗即征之,号青苗钱”,“五年始定法,夏上田亩税六升,下田税四升,秋上田税五升,下田税三升,此夏秋分征也”对上述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A.制度变革具有渐变特征B.唐代宗已全面实施两税法
C.与王安石青苗法内容一致D.实现减轻民负的根本目的
7 .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两税法的推行(       
A.扩大了税收条目B.抑制了土地兼并
C.增加了政府收入D.强化了人身控制
2024-05-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着对唐王朝后期现实的反映,也为后人研究唐后期社会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民间素材。成于元和(806-820年)初年的《卖炭翁》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材料   

《卖炭翁》
(苦官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官市指皇家采买。

结合史实,说明诗歌中的哪些信息可以用来研究唐后期的社会状况,并阐述理由。
2024-05-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考挑战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该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10 .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A.扩大收税对象增加财政收入B.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改革收税标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D.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名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