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初、政府对逃散浮寄的人户追索回原籍,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       
A.居住地落籍的实施B.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C.两税法改革的推行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
2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2023-11-12更新 | 837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通过革除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创造富有生机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帝以问宰相陆贽,贽上疏请厘革其甚害者,其一曰:赋役旧法,行之百年,人以为便。……陛下初即位,宜损上益下,啬用节财,而摘郡邑,验簿书,州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常规也。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

——欧阳修《新唐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的发起者及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3-10-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唐代部分时段全国总户数的变化示意图。图中全国总户数最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生育率的增长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C.国家户籍管理放宽D.新赋税制度的推行
2023-09-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9月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据此可知欧阳修(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2024-02-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海南鲁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唐律疏议·户婚》规定:“田无文牒,辄卖买者,财没不追。”唐玄宗重申此制:“凡卖买(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年终彼此除附。若无文牒辄卖买,财没不追,地还本主。”这种做法(     
A.活跃了商品经济B.表明契税制度日益完善
C.维护了均田制度D.促进庄园式劳作的兴盛
2023-08-14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均田制规定,因军功而获得勋位的人,最多可以获得3000亩土地;五品以上的官员和贵族最多得永业田1万亩;在职官员的职分田,最多可达2000亩。此外,中央朝廷所占有的大量专供军队粮食补给的屯田和营田,也没有分配给普通失地农民。可见,唐代均田制(       
A.无法杜绝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B.受到世家大族的强烈抵制
C.没有改变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D.推动了土地的私有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安史之乱”是唐朝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此后.朝野剧变,户口逃逸,民不聊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情形之下,唐朝(     
A.加强了地方藩镇势力B.革新了国家征税标准
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D.变革了封建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代前期,租庸调制的主要纳税对象是农民,中后期的两税法不仅把几乎全国人户作为纳税对象,且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据此可知,两税法(     
A.减轻了农民纳税负担B.体现了税负公平原则
C.抑制了土地兼并速度D.以人丁为主进行征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每户按人丁资产多寡缴纳户税,按田亩多少缴纳地税,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国家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新法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大商人必须纳税抑制了土地兼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财产转为人丁
2023-10-04更新 | 15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