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唐朝柳宗元指出,按资产的户等征税时,富人往往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白居易在《赠友五首》中也写道:“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这些反映了(     
A.编户制度亟待改进B.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
C.土地兼并非常严重D.两税法实施后存在弊端
2024-05-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八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1970年西安市南郊出土的“怀集庸调”银饼。银饼正面刻有铭文:“怀集县(属岭南道广州),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注;这是唐朝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

材料二   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新唐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怀集庸调银饼”对研究唐代历史有何史料价值。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两税法确立了“支留合送”的税收分配方案,将地方税收总额分为留州、送使、上供三部分, 且采用“以支定收”的原则,严格核定州、使两级的分配额。由此可见,两税法(     
A.削弱了藩镇需据的物质基础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名目D.保障了封建经济的良性运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两税法规定“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无定所的商人也要交税;还规定交纳两税后“其租庸杂徭悉省”,纳税项目减少,省去原来“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些规定(     
A.兼顾了公平与效率B.得到土地所有者的认同
C.增加赋税征收成本D.加重了基层治理的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在缴纳庸调时,由地方官府折纳成银饼上交朝廷。该图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怀集庸调银饼
A.货币税取代了实物税B.赋税征收方式灵活
C.百姓赋役负担被减轻D.白银进入流通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代廉相陆贽曾上书评价当时的赋税制度:“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每岁色目颇殊,唯计求得之利宜,靡论供办之难易,所征非所业,所业非所征,遂或增价以买其所无,减价以卖其所有。”他认为此赋税制度(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未形成完备的体系
7 . 下表为敦煌户籍残卷中所记载的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A.土地兼并的加剧B.安史之乱的爆发
C.中原人口的迁入D.税收政策的调整
2024-03-14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初期实行名为“诸色旨符”的财政预算程序,即在各地户口、田地、课丁上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和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州县的具体税收品种和数量指标。这一做法(     
A.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B.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C.标志着两税法改革的实施D.精简了税收流程提高效率
2024-02-29更新 | 40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适应性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陆贽(754—805)认为两税法的实际效果有限,造成“务轻资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这一现象的出现,客观上(     
A.放松了基层社会户籍管理B.固定了每年分夏秋两季收税
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D.加重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