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战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减弱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B.推动了雇佣关系的逐步普及和发展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2 . 唐初的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即使农民分配到的实际土地没有达到法定授田标准,每丁每年也要纳定额的租调。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地亩纳粟,但丁额不废(以便临时差发力役)。由此可见,这一改革下(     
A.货币开始成为主要税收形式B.赋税原则由税丁变为税产
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D.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此赋税制度的实施(     
A.推动了均田制继续实行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使农民的人身控制加重D.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4 .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该赋税制度的要义是(     
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B.“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D.“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780年唐德宗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赋税制度改革,下列选项描述了一这变化的是(     )
A.废除井田制B.颁布均田令C.推行租庸调制D.实行两税法
2023-11-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关于两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均田制被破坏后,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为增加财政收入而改行两税法
B.两税法实行后,唐政府收入增加,但农民所受剥削仍然很重
C.以土地和财产多少为收税标准,分夏、秋两季征收,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完成了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
2023-1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2023-10-20更新 | 1075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北魏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与布两种形式;而同一时期的南朝,政府已转向以铜钱为主要的征税形式。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北方经济优势不复存在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比较明显
C.北方社会分裂局势动荡D.南北方商品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9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29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某学生探究唐朝赋税制度,整理知识,据表格可知(     
租庸调两税法
纳税人范围农民是缴税的主体。不课税者包括贵族、官员及其嫡亲、太学生、僧侣、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老残笃疾等农民是其中的一部分,缴税不分主客户,除鳏寡独孤不支济者,其他一律缴税
征税项目以人丁为主,分租庸调三种分地税和户税
征收物品以实物缴纳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缴税时间缴税时间不一分夏、秋两征
①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古代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
②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一定程度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是基于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22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