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唐初进士科主要考时务策、经义,唐高宗时加试杂文(诗赋),唐玄宗时改为考诗赋为主。这一演变(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实现了考试公平公正C.增加了考试科目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023-09-16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科招考,不论门第、地域、行业等出身,开创了选人不论出身的传统。这(     
A.开启了以才选人制度B.避免了任人唯亲的腐败
C.扩大了统治的基础D.消除了怠于政事的弊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如表体现了主要朝代科举制度的概况。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朝代科举制度概况
隋朝始建进士科
唐朝增加考试科目,提高考试地位
宋朝扩大科举规模,完善考试程序,增加取士人数
元朝确立考试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明清实行南北分卷,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从儒家经书中命题
A.受当时政治与经济状况影响B.不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C.选官主要依据是家世与才能D.不断提高官员的执政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     
A.宗法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
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
2023-07-23更新 | 325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迁的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处在急剧的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唐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首要标志。唐代的犁已由直辕犁改进为曲辕犁。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图1 隋朝“三省六部”制            图2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隋唐时期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些诗句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察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吏部尚书崔亮说:“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尚书据状,量人授职,此乃与天下群贤共爵人也”。可见九品中正制是由州郡中正负责推荐,将各品第人物的详情上报吏部,再由吏部授予职位。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是对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B.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央集权
C.使人才选拔制度趋于完善D.使选官用人之权脱离了君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朝代某一群体在当时入仕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该群体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寒门子弟B.南方士人C.少数民族D.世家大族
2023-06-01更新 | 91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人才选拔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朝代选官制度选拔方式
察举制推荐
魏晋南北朝地方品评
隋唐科举制考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3)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