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新唐书》、《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该现象反映了(     
朝代望族公卿子弟占比小姓子弟占比寒素子弟占比
唐朝71%13.1%15.9%
A.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特权B.科举制之下考试风气不正
C.科举制选官模式尚待完善D.科举制极大促进阶层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东晋时期更有“王与马,共天下”等谚语流传。与此现象密切关联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唐的选官制度及相应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材料中的制度盛行于(       
A.三国两晋南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中国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部分资料。据此可知(     
科目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转》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贴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转》之一及《尔雅》,每经贴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A.进士科考试难度低于明经科B.科举制提升了社会的流动性
C.科举制与儒家思想联系密切D.科举制选官打击了世家大族
2023-11-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开放、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材料二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1)请列举材料一中“唐初诸帝时代”两个盛世的名称。材料一中“中……威力远被”,请写出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影响日本的任意两个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唐太宗盛赞的是哪一-制度?材料三中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请列举一个他统治时期与西南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事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继位后,随着治国思想的改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了。所谓“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对朝臣的控制;二是加强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这两个层次的控制加强的结果,自然是一切大权统归于至高无上的皇帝。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隋唐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官僚体制的录用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削平了世族的残余,促进了官僚群体的更新,稳定了国家编户齐民。隋唐开创并实行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科举的实行也使官员选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摘编自伦宁《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023-11-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论家庭出身和品级等第,只要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就能跻身官僚阶层。这样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士庶天隔”的九品中正制有天壤之别。据此可知,科举制(     
A.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B.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C.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同化D.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2023-10-27更新 | 287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岳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
2023-10-27更新 | 22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017.224.5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2023-10-25更新 | 700次组卷 | 7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