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通过考试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授官。吏部考试的科目分为博学宏词和拔萃。《新唐书》记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保障了吏治清明与高效B.选官的标准趋向严苛
C.冲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D.重视官员的实际才能
2023-04-13更新 | 166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老高考)
2 . 《唐六典》记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唐代屯田(     
A.有利于稳定均田制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主要基于边防军需D.导致了藩镇的崛起
2023-05-28更新 | 53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
2023-05-21更新 | 302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一先秦至秦汉: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尚书·盘庚》中有“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的记载;武王伐纣檄文《牧誓》中指责纣王信任“多罪逋逃”之人,放任其“俾暴虐于百姓”;《尚书·周书》有“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等记载。这可以说明(       
A.早期国家已有民本思想的实践B.商周统治者敬天保民思想
C.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D.施行仁政规范了社会秩序
2023-04-06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古代的家训起源甚早,如《尚书》中记载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并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晚年的《诫子书》倡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20篇,其训诫以家庭整体为对象,分修身、治家、处世、为学4个部分。家训文本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并不多,至北宋开始大量增加。家规在唐宋时代已经多见,如唐代韩愈说“能守家规”。宋人很重视家规,强调“为子孙者尤当善守家规,翼翼以诚身,兢兢以保业,进修不已”。明清时代,在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推广下,家训家规的普及达到了新的阶段。

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

——摘编自陈来《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训家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家训家规的作用。
2023-04-03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据出土汉简记载,汉代乡里居民如需外出,应先去乡开具无“官狱”的证明,方可办理通行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A.基层管理制度严格B.法家思想成为主流
C.人口流动趋势加快D.文书传送系统完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梭伦周游列国期间曾拜访被称为最富裕的人一一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国王问他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梭伦认为是雅典人泰鲁斯,因为他有出色的子孙且为国战死沙场而获国葬。这种幸福观体现了(     
A.城邦利益至上原则B.家族优秀的期许
C.美德即知识的理念D.追求财富的思想
2023-03-26更新 | 500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典籍记载,如表是先秦时期被征服者向征服者承担义务的变化过程。这反映了(        
时间义务的名称义务的内容
商代以前藩属部落贡以方物
商代强制代耕公田
十一而税,天下通行
A.国家组织形式日渐紧密B.铁器牛耕逐渐推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D.宗法观念日益增强
2023-05-09更新 | 221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明清时期华南宗族文献记载:“无争辩文书之繁,而有登眺嬉游之乐。士尚气节,矜取与……各村自为文会,以名教相砥砺。乡有争竞,始则鸣族,不能决则诉于文会,听约束焉。再不决,然后讼于官,比经文会公论者,而官借以得其款要过半矣。故其讼易解”。这一记载反映出当地(     
A.契约精神的盛行B.商业经营环境宽松
C.深受礼教的影响D.票号业务得到发展
2023-06-04更新 | 203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四地2023届高三模拟(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记载:平民擅杀子,处以黥刑并且要终身服劳役;人奴擅杀子,同样要处以黥刑,然后交还主人。奴隶的“同罪不同罚”反映出在秦朝(   )
A.政府维护奴隶主利益B.豪强地主的势力强大
C.平民的实际地位最低D.奴隶的人格遭到物化
2023-03-23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