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     
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当时其他视角的观察D.近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3-04-28更新 | 1392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詹姆斯·费尔格里夫《地理与世界霸权》

注:1915年詹姆斯·费尔格里夫的《地理与世界霸权》出版,他从陆权与海权的角度探讨英国所面临的现实和潜在威胁,他在书中指出,欧亚大陆的中部和北部是"心脏地带",“海上强国”指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等;“破碎地带”指的是在“心脏地带”和海上强国间的小国或古老文明的残片。其中德意志已经崛起为海上强国之一,中国、印度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在未来可能发展为控制“心脏地带”的中枢地区。


(1)提取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并指出该图绘制的依据。
(2)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对图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你认为他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请说明你的理由。(要求:任选两个方面进行修改,说明理由,观点正确,条理清晰。)
2023-03-22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21世纪初联合国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的徽标。下方的人形代表社会公平、中间的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方的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地球形状。该徽标蕴含的理念是(     
A.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B.文化多样性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可持续发展与地球之间的密切关系D.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壬戌,霖雨甚,顿营于贾胡堡……西京留守代王(隋恭帝,617年—618年在位)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帝(唐高祖李渊)闻而笑曰:“亿兆离心,此何为也。……我若缓以持之,彼必以吾为怯。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吾无忧也。”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帝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遣羸兵往太原,更运一月粮,以待开霁。

——摘编自(唐初)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材料二     秋七月壬子,高祖(李渊)率兵西图关中,以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癸丑,发自太原,有兵三万。丙辰,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隋武牙狼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旬,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李世民)切谏乃止。

——摘编自(后晋)刘昫《旧唐书》

材料三     代王侑(隋恭帝)遣虎牙郎将宋老生帅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渊。……渊(李渊)与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且诟之。老生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渊即命登城,时无攻具,将士肉薄而登,遂克之。

——摘编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分别指出上述材料对李渊和李世民在霍邑之战中表现的历史书写的不同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在史料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张择端,北宋绘画大师。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其留世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作由城郊、河桥、街市三个部分组成,把熙攘纷繁的人物、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就表现形式而言,指出材料一所示画作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而从现在出土的汉代荆轲刺秦画像石看,秦王左右配有武器(见下图)。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司马迁借史书讽刺秦国严刑峻法B.画像石为出土文物可信度更高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D.运用不同史料首先要辨别真伪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 图2 孔子像拓片   图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1)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据此,指出图1、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
(2)任选图1至图3中的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所示文物或人物进行介绍。(要求∶内容包括时空信息和历史价值,叙述逻辑清晰。)
2022-12-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战国时期,①商鞅由魏入秦。②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③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等,④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5世纪,意大利学者布鲁尼批评古罗马时代希腊人普鲁塔克的《西塞罗传》,认为它对罗马人充满偏见。布鲁尼对各类原始材料逐一鉴别考订,重新撰写了《西塞罗传》。这主要体现了(     
A.历史解释的个体差异B.史学研究的实证方法
C.启蒙运动的时代需求D.文艺复兴的地域特点
2022-12-01更新 | 6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证“王嗣宗手搏得状元”

王嗣宗是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的状元。当时的殿试有以才思敏捷、先交卷者为状元的做法。有学者依据文献记载考证“王嗣宗手搏(徒手搏击)得状元”的史事。

材料一 司马光所著的笔记《涑水记闻》载,王嗣宗和赵昌言在殿试中同时交卷,于是“太祖乃命两人手搏,约胜者与之。昌言发秃,嗣宗殴其幞头(包裹头的软巾)坠地,趋前谢曰:臣胜之。上大笑,即以嗣宗为状元,昌言次之”。《宋史·王嗣宗传》载:“开宝八年(975年),中进士甲科……嗣宗就试讲武殿,搏昌言帽,擢首科。”

材料二 《宋史·赵昌言传》载:“昌言少有大志,赵逢、高锡、寇准皆称许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举进士。”依据档案编辑的《宋会要》记载:“太平兴国三年十一月,以新及弟(第)进士胡旦、田锡、赵昌言、李并为将作监丞(官职名称)。”

材料三 宋朝王明清所著笔记《玉照新志》载:“开宝八年(975年)廷考,王嗣宗与陈识齐纳赋卷(同时交卷),艺祖(宋太祖)命二人角力以争之,而嗣宗胜焉。”


(1)该学者对“王嗣宗手搏得状元”推敲之后,认为疑点颇多。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嗣宗手搏得状元”的疑点。
(2)如果像学者一样研究历史问题,使用史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